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6-01-11刘伟武,曾伟兰,肖海燕
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伟武曾伟兰肖海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产钳术对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72例行低位产钳术及剖宫术产妇的临床资料,两种术式各186例,比较并探究低位产钳术对于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低位产钳组并发母体软产道损伤6例,尿潴留5例,均较剖宫产组显著降低(P<0.05),而并发新生儿面部擦伤5例,较剖宫产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与剖宫产比较,低位产钳术会增加新生儿面部擦伤发生率,降低软产道损伤和尿潴留发生率,总体上母婴结局良好,效果肯定,是重要的头位难产助产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位产钳助产术; 经阴道分娩; 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 719.6【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1140003B-42)
收稿日期:( 2014-12-26; 编辑: 张文秀)
The impact of low forceps operation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LIU Weiwu,CEN Weilan,XIAO Haiyan
(Yulin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Yulin537000,Guangxi)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impact of low forceps operation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372 puerpera including low forceps and cesarean section were analyzed.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and urinary retention of low forcep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esarean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facial abrasions of low forcep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esarean group (P<0.05). The remaining maternal complications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pared to cesarean section, the low forceps coul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facial abrasions, urinary retention and soft birth canal injury. Generally speaking, low forceps operation usually gets good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Key words】Low forceps delivery; Vaginal delivery;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产妇年龄日趋增加,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剖宫产所引起的并发症和对母婴的各方面影响日益显露,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讨论[1]。于此同时,围产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产钳术助产受到重视。所谓产钳术,是指分娩过程中通过利用产钳牵引胎头来协助胎儿娩出的一类手术,一般根据置入产钳时胎头在盆腔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位三种术式,并且由于高、中位危险性较高,已经基本废用[2]。产钳术,尤其是低位产钳术已经成为头位难产时减少剖宫产,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手段[3]。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在低位产钳术方面有所涉及,但结论并非完全一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结果报告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分娩的总人数为13645例,其中有186例行低位产钳术,约占1.36%。其中,初产妇131例,经产妇55例;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26.9±4.7)岁;孕周37+2~40+1周,平均(38.0±2.6)周;新生儿体质量2600~4200g,平均(3240.3±423.7)g。为了配合研究,我们还选取了与之同期的剖宫产妇186例作为对照。剖宫产妇中,初产妇138例,经产妇48例;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27.2±4.2)岁;孕周37+3~39+5周,平均(38.1±1.3)周;新生儿体质量2700~4200g,平均(3289.2±318.5)g。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并签订手术和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在初/经产、年龄、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低位产钳术入组条件。适应症:①第二产程的胎儿宫内窘迫。②第二产程延长:子宫收缩乏力、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③母体伴轻度心肺疾患、高血压及精神、心理障碍等。行产钳术助产条件:①胎头衔接。②胎先露达S+2水平以下,无明显头盆不称或胎头变形。③枕先露正前或正后位。④宫口开全、胎膜已破且胎儿存活。
1.2.2低位产钳术排除条件。禁忌症:①有严重头盆不称、产道阻塞等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情况者。②宫口未开全或胎膜未破者。③胎头位置偏高,未达前述条件者。④确定为死胎、胎儿畸形者。
1.2.3低位产钳手术方法。采用Simpson产钳法。产妇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单、导尿,后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初产妇行会阴侧切术。小心放置产钳左右叶,待扣合后立即监听胎心,并检查、确定产钳的位置。试牵引以检查产钳是否会滑脱,确定无误后进行正常牵引,至胎头着冠时将产钳撤出。胎儿娩出之后,认真检查产妇宫颈及阴道情况,如有裂伤立即进行缝合,最后缝合、消毒侧切口。对新生儿进行常规评分和检查,若有并发症,及时对症治疗或转儿科处理[4]。
1.2.4剖宫产组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步骤基本参照《实用产科学》[5]。
1.3观察指标观察新生儿和产妇的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新生儿窒息、面部擦伤、面神经瘫痪、头皮血肿、新生儿死亡等。母体并发症主要包括:软产道损伤、尿潴留、产后出血、阴道壁血肿、产褥感染等。
2结果
2.1一般资料的比较行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的产妇在初/经产、年龄、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新生儿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仅在面部擦伤方面,剖宫产组显著少于低位产钳组(P<0.05),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低位产钳组较剖宫产组软产道损伤和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其余母体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例)
表3 两组母体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例)
3讨论
产钳助产术已经拥有400余年之久的历史,作为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虽说操作起来有难度、有风险,但在许多情况下,仍是剖宫术以外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例如,要想解决胎儿窘迫迫切需要分娩者,阴道产钳术比剖宫产术能更有效地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这对一些胎头双顶径已经达坐骨棘平面以下而遭遇产程停滞的产妇来说,剖宫产会延后胎儿娩出的时间,容易导致胎儿出头困难、产妇软产道损伤等母婴损伤[6]。然而,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均报道,产钳术的使用率明显下降[7,8]。虽说二者各有优缺点,但究竟怎样取舍产钳术,尤其是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术,成为困扰众多同行学者的一个问题。
关于产钳助产术的分类和使用规范,有标准(ACOG2000标准[9])作出了界定:①出口产钳:在阴道口无需分开两侧阴唇即能显露胎儿头皮;胎儿骨质确认已达盆底;胎头矢状缝位于母体骨盆前后径线上;胎头位于会阴体上;胎头旋转≤45°。②低位产钳:胎头骨质部最低点不高于坐骨棘水平以下2cm水平,但又未达盆底。③中位产钳:胎头已经衔接但先露骨质部高于坐骨棘水平以下2cm水平。④高位产钳:上述分类以外的情况。但是,在临床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在争议中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就是废弃高、中位产钳,保留低位和出口产钳[10]。本研究考虑到低位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助产术的比较结论已经基本统一[11],故将其与剖宫产主要就母婴结局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本文结果显示,低位产钳会增加新生儿并发面部擦伤的几率(P<0.05),而在导致新生儿窒息、面神经瘫痪、头皮血肿、新生儿死亡等方面与剖宫产无异(P>0.05)。我们考虑,这是因为产钳置入阴道内,以及协助娩出胎儿过程中的操作导致,由于手术均由主治医生操作,基本排除个人技能水平影响,所以应当是产钳术自身难以避免的弊端[12]。而在母体并发症方面,低位产钳组较剖宫产组软产道损伤和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其他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我们分析,及时有效的低位产钳术,能够迅速加快娩出,减少胎儿在产道中留滞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和中转剖宫产过程中的进一步损伤,由于没有进行开放性腹腔手术,尿潴留发生率的降低理所应当。
在操作中,我们认为行低位产钳时应当注意:①较准确评估胎儿的体重。②胎头先露骨质部应达坐骨棘水平下2cm。③明确胎方位,若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需要及时徒手转至枕前位或正枕后位。④若遇产钳放置困难,或是放置后钳柄不能扣合,应当仔细复核胎方位。⑤放置产钳后注意检查是否钳夹宫颈组织或脐带。⑥牵引产钳的用力方向与骨盆轴线一致,间歇用力。⑦术前常规行会阴切开术。⑧术后详细检查软产道损伤情况。
4结论
与剖宫产比较,低位产钳术会增加新生儿面部擦伤发生率,降低软产道损伤和尿潴留发生率,其余无差异。总体上母婴结局良好,效果肯定,是重要的头位难产助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菊英.低位产钳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81-581.
[2]廖清.低位产钳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及对母儿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8):3649-3649.
[3]陆丽荣.应用低位产钳阴道助产术9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106-107.
[4]刘春艳.低位产钳术临床应用及对母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20-421.
[5]苏应宽.实用产科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75-578.
[6]曹云庚,张茗,杨永华.低位产钳术319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57-158.
[7]林斌.剖宫产与低位产钳术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95-96.
[8]Gharaibeh AM, Al-Bdour AE, Akasheh HF. The mounting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s. Is it accompanied by a drop in instrumental births [J]? Saudi Med, 2008, 29(2):267-270.
[9]王国华.低位产钳术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分析和评价[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1):73-76.
[10] 宋爽.低位产钳助产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49-1750.
[11] 韩翠珍.低位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助产的临床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7):701-702.
[12] 袁红.器械助产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3):496-497.
欢迎订阅2015年《西部医学》杂志,《西部医学》为月刊,全铜版纸印刷,大16开本,全年一套12期180元,国内邮发代号:62-243;海外发行代号:BM 2902。可在当地邮政局订购,也可汇款到编辑部订购,本刊编辑部随时接受订购、增订、补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