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对0~2月龄断奶公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01-10缪万荣杨正德罗爱平

饲料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乳源体尺犊牛

■缪万荣 杨正德 罗爱平 刘 燕

(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犊牛代乳料是哺乳期犊牛液态饲料阶段的主要日粮形式,代乳料、犊牛料人工哺育方案是促进早期断奶犊牛由以真胃、小肠消化为主的酶消化向前胃机能发育并形成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技术环节[1]。牛乳蛋白是牛属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初生犊牛最理想的食物蛋白来源,其蛋白质的营养与免疫特性及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较非乳源性蛋白更易为犊牛消化吸收和有效利用[2-5]。自20世纪80年代欧盟对牛奶生产实行配额制,乳源性蛋白供应日趋紧张,探求消除或降低代乳料中廉价非乳源性蛋白的营养抗原应激成为领域研究重点[6]。随着饲料原料工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外对犊牛代乳料中非乳源性蛋白的原料选择与饲喂效果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由于非乳源性营养抗原应激导致犊牛腹泻与生产性能低下,替代比例长期徘徊在50%左右,而对代乳料、犊牛料特定哺育方案的研究则未见报道[7]。鉴于初生犊牛早期断奶存在真胃与小肠消化酶系发育不全、代乳料中各种非乳源性营养抗原应激、瘤胃微生物区系发育滞后等生物学障碍,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贵州省清镇市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研究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替代比例代乳料中添加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外源复合酶制剂以及代乳料-犊牛料不同过渡时间的哺育方案对初生~2月龄犊牛生长发育效果的影响,为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和奶公犊的肉牛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择品种来源一致、平均出生时间1.83 d的中国荷斯坦初生健康公犊36头,按实测初生重(38.00±2.83)kg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9组,每组4头,每组1栏,散栏连槽饲养。

1.2 试验设计

以代乳料中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替代比例、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外源复合酶制剂以及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为试验因子,每个因子设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各因子的设计水平根据本研究小组前期研究基础[2-3]进一步优化确定。非乳源性蛋白替代比例设70%、85%、100%3个水平,相当于代乳中相应加入全脂奶粉25%、12.5%、0%;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设0.24%、0.36%、0.48%3个水平,其中含甘露寡糖300 mg/g,嗜酸乳杆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各3×108cfu/g;复合酶制剂设0.10%、0.20%、0.40%3个水平,其中含α-淀粉酶1 200、胃蛋白酶7 500、糖化酶42 500活性单位/g;哺育方案设为代乳料7周+犊牛料1周过渡(7+1)、代乳料5周+犊牛料3周过渡(5+3)、代乳料3周+犊牛料5周过渡(3+5)3个水平。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L9(34)正交试验设计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代乳料中非乳源性蛋白以大豆浓缩蛋白为主,膨化大豆为辅;乳源性蛋白以全脂奶粉为主,低蛋白乳清粉为辅。能量以糊化淀粉为主,植物油为辅。犊牛料蛋白全部来源于以豆粕为主的常规植物性蛋白;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参照NRC(2001)[4]犊牛营养需要设计。粗饲料以玉米青贮为主,玉米酒糟为辅。代乳料采用等DE、等CP设计,营养组成为:DE 17.17 MJ/kg、CP 22.96%、钙1.22%、磷0.80%。犊牛料营养组成为:DE 15.45 MJ/kg、CP 22%、钙1.20%、磷0.75%。

1.4 饲养管理与测定指标

1.4.1 饲养管理

犊牛于出生后1 h内真胃灌饮初乳4 L,以后哺喂常乳,日喂2次。以引入日为试验1日龄,1~3日龄哺喂常乳,日哺喂量按参试犊牛平均体重及预期增重之和的16%;从4日龄开始,逐渐用代乳料取代常乳,至19日龄全部饲喂代乳料,日饲喂量以DM计按参试犊牛平均体重及预期增重之和的2%,代乳料用温水按1(代乳)∶7(温水)的比例调制成乳状饮喂;2周龄开始随意投放少许青粗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每天饲喂2次(7:00,16:00),每次喂料前清洗奶桶,清扫圈舍及食槽;专人观察记录犊牛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按牛场常规程序免疫。

1.4.2 测定指标

体重:犊牛初生重于初生时(喂初乳前)实测,试验体重分别于试验第31、62日龄早饲前用感量1 kg的磅秤空腹称重。

体尺:按常规测量犊牛的胸围、体斜长、体高和管围。初生体尺于称测初生重后测量,另2次体尺于称重当日早饲前空腹测量。

1.5 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 P<0.05为差异显著,以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犊牛ADG正交优化分析

表2 犊牛ADG正交优化分析

由表2可知,4因子对犊牛ADG的调控效果,初生~1月龄以非乳源性蛋白比例为主效因子,以85%水平效果最佳,ADG为778 g,比100%、70%替代比例分别提高163 g(P<0.01)、90 g(P<0.05);以非抗生素调控剂为次效因子;正交优化方案为B2C2A1D2。1~2月龄以非抗生素调控剂为主效因子,以0.36%水平效果最佳,ADG为837 g,比0.48%、0.24%水平分别提高159、155 g(P<0.01);以复合酶制剂为次效因子;正交优化方案为C2D2B2A1。综合初生~2月龄整个试验期,以非抗生素调控剂为主效因子,以0.36%水平效果最佳,ADG为802 g,比0.48%、0.24%水平分别提高148 g(P<0.01)、118 g(P<0.05);以非乳源性蛋白比例为次效因子,以85%水平效果为好,ADG为779 g,比100%、70%替代比例分别提高135 g(P<0.01)、62 g(P>0.05);再次为复合酶制剂,以0.20%水平略好;哺育方案的影响相对较小,以代乳料7周+犊牛料1周过渡的方案稍好;正交优化方案为C2B2D2A1。

2.2 犊牛体尺发育

试验犊牛胸围、体斜长、体高及管围见表3。4个因子对犊牛初生~2月龄同一生长阶段体尺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犊牛1、2月龄胸围、体斜长分别是初生时的1.14、1.22倍,1.12、1.20倍;体高、管围分别是初生时的1.08、1.13倍,1.06、1.18倍。随着日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器官不断生长发育,犊牛初生~2月龄体尺的生长总体以代表体积的体尺——胸围和体斜长生长强度为大,体高与管围的生长强度则相对较小。

根据“任何物体的重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的物理学原理,以实测体重(kg)为因变量,以胸围(m2)×体斜长(m)代表犊牛体积为自变量,应用回归原理推导出犊牛体重估测回归公式[8]:

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6.08-10.80(R2=0.992 0,SE=2.70%,P<0.01)。

表3 试验犊牛体尺发育

3 讨论

3.1 4因子对早期断奶犊牛ADG的综合调控效果

降低或消除非乳源性营养抗原应激和促进包括前胃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发育,是保证犊牛早期断奶人工培育成功的技术关键。对犊牛ADG的影响,非乳源性蛋白在1月龄内为主效因子,1月龄后影响减小,初生~2月龄整个阶段为次效因子,以85%替代比例效果为好;非抗生素调控剂在初生~1月龄阶段为次效因子,1~2月龄阶段及初生~2月龄整个阶段为主效因子,均以0.36%水平效果最佳。表明初生犊牛1月龄前对乳源性蛋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随着年龄增长,1月龄后对乳源性蛋白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非抗生素调控剂不仅补充了能促进和改善瘤胃形态与机能发育为主的有益微生物,且其中的甘露寡糖能调节胃肠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消化道菌群在屏障、营养和免疫上的正常功能[9-10]。理论上70%非乳源性蛋白替代比例代乳中乳源蛋白更高,对犊牛的营养抗原应激相对较小,应比85%替代比例有更好的ADG表现,可能以大豆浓缩蛋白为主要非乳源性蛋白来源的代乳料使犊牛提早接触并适应了植物性饲料,有利于促进包括前胃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的提前发育,弱化了犊牛对乳源性蛋白的依赖,有待进一步研究。复合酶制剂在1月龄内犊牛ADG的影响较小,但1~2月龄阶段上升为次效因子,以0.20%水平的效果最佳。表明,犊牛初生~1月龄尤其3周龄内的食物由全乳(常乳)逐渐过渡为代乳,乳源性蛋白比例较高,非乳源性营养抗原影响较小,而4周龄后,犊牛的食物全部为代乳,非乳源性营养抗原摄入增加,消化酶系应激加剧,补充外源复合酶可使消化环境改善,有效消除或降低各种营养抗原应激的影响,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与利用,与赵晓静等[11]、刁其玉等[12]、王力生等[13]报道相符。本试验所用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和复合酶制剂与其他试验因子对犊牛消化道内环境的协同机制以及最适添加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犊牛体尺、体重及其回归关系

代乳料中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替代比例、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复合酶制剂以及不同哺育方案对初生~2月龄犊牛同一生长阶段体尺未见显著影响。经回归分析得中国荷斯坦公犊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6.08-10.80。但由于样本容量与生长阶段的局限,公式是否适用于中国荷斯坦公犊其他体重阶段的体重估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①在合理添加以甘露寡糖为主的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与补充外源复合酶的辅助下,代乳中使用85%的非乳源性蛋白对初生~2月龄中国荷斯坦公犊可取得良好的增重效果,最佳优化组合方案为非抗生素调控剂0.36%、非乳源性蛋白85%、复合酶制剂0.20%以及哺育方案代乳料7周+犊牛料1周过渡。

②中国荷斯坦公犊初生~2月龄体尺与体重的回归关系为: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6.08-10.80。

猜你喜欢

乳源体尺犊牛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东方红
渔舟唱晚
侗族情
君临天下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