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锦稻区稻飞虱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16-01-10江宏伟马晓慧

北方水稻 2016年1期
关键词:稻区飞虱稻飞虱

江宏伟,马晓慧*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 盘锦 124010)

稻飞虱俗称蠓虫、天蚊等,其成、若虫群集在稻丛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水稻茎秆组织内吸食汁液,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均能造成危害。同时,稻飞虱还能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等,给水稻造成很大的危害。

盘锦稻区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这3种飞虱在北方稻区经常混合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一般损失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损失超过10%。

灰飞虱在盘锦稻区以若虫越冬,而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从南方迁入,迁入时期和迁入量各年份差异很大,需要对稻飞虱进行预测预报,才能有效控制稻飞虱,避免其爆发性发生而造成严重后果。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具有几十年稻飞虱发生调查经验,积累了宝贵的科研成果;2015年,该研究室在新建基地水稻田进行了稻飞虱发生量调查和预测预报,以期为生产提供防治依据。

1 预测预报方法

1.1 调查方法

盘锦地区冬季气温低,仅有灰飞虱在当地越冬,秧田期灰飞虱即可为害;到本田插秧后,7月中旬可最早见白背飞虱出现,月底可见褐飞虱。调查主要分为越冬虫量调查、秧田虫量调查和本田虫量调查。水稻品种为盐丰47。

1.1.1 越冬虫量调查 3月初至4月底,在稻区周边选10处调查点,一般选择低洼向阳湿润草丛较厚的下水沟边或稻田附近的低洼地,每个调查点拔去或锄掉0.5 m2或1.0 m2杂草,露出地面,拨动周围杂草,调查若虫数量,7 d调查1次,计入调查表。

1.1.2 秧田虫量调查 5月的育苗期,每7 d调查1次,选代表性秧田5块,每块地调查3床,用直径20 cm的捕虫网,每次扫网约1 m距离,扫5次,观察虫量,计入调查表。

1.1.3 本田虫量调查 插秧后开始调查,直至9月底,每7 d调查1次,调查时选择插秧早、缓苗好、长势好地块3块,每块调查5点,每点5~10穴,用木杆或手拍打稻株,稻飞虱受惊后跳落水面,目测落水稻飞虱种类、数量,计入调查表。若稻飞虱数量激增或到水稻分蘖盛期,改用白盆查虫法,3 d调查1次。

1.2 防治策略

防治策略为以治虫保穗为目标,狠治大发生代。3种稻飞虱发生的时期稍有差异,结合各个时期各种稻飞虱的不同调查方法,制定压低害虫种群密度的指标,指导生产。

1.3 防治预报

根据田间调查发生量和防治指标,及时发出防治预报,确定防治地块和防治时间,并明确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2 调查结果

2.1 越冬虫量

盘锦地区仅灰飞虱在当地越冬,2015年3月至4月,笔者等人在盘锦新建基地进行了越冬代灰飞虱虫量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灰飞虱越冬虫量调查结果

2015年初,稻飞虱越冬虫量发生轻,至4月底,若虫量不高于150头/m2。盘锦地区一般越冬代灰飞虱虫量发生均不重,可不用防治。

2.2 秧田虫量

2015年新建育苗时间为4月22日前后,地点在温室内,出苗后即开始了灰飞虱发生量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秧田灰飞虱虫量调查结果

可见,在盘锦地区,由于气温低等原因,灰飞虱对苗期水稻的危害不大,近插秧时,平均5网能捕虫2头,不用防治。

2.3 田间虫量

2015年水稻缓苗后开始对本田水稻的稻飞虱种类、虫态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盘锦稻区本田稻飞虱发生情况调查

2015年对本田水稻稻飞虱调查结果显示,百穴虫量超过百头的时期主要是7月中旬至8月底。这个时期,稻飞虱混发,成、若虫均有,世代不整齐,防治有一定困难,但只要根据防治指标,进行科学防治,即可有效降低稻飞虱的危害。

2.4 防治指标

根据多年调查和防治经验,防治指标为:6月中旬和下旬,凡是调查到百穴的虫量中,灰飞虱虫量达到50头时;7月中旬和下旬,百穴虫量中,灰飞虱虫量达到1 000头或白背飞虱虫量达到50头时;8月中旬和下旬,百穴白背飞虱或褐飞虱虫量各达到1 000头时(此时由于温度高,灰飞虱寿命缩短,发生较轻),必须进行防治。但当地仅灰飞虱能越冬,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迁入时间和迁入量各年度均有差异,3种稻飞虱普遍存在世代不整齐现象,使得在调查中经常能见到成虫和各龄期若虫,此时,笔者等人的经验是:百穴总虫量达到1 300头时,就要进行防治。

2.5 稻飞虱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及预报

以百穴虫量为衡量稻飞虱发生程度轻重的指标。在稻飞虱发生盛期,百穴虫量500头以下的水稻面积占85%以上,为稻飞虱轻发生;百穴虫量达到1 000头的水稻面积占20%以上,为中等发生;百穴虫量达到2 000头的水稻面积占20%以上,为中等偏重发生;百穴虫量达到3 000头的水稻面积占20%以上,为大发生;百穴虫量达到5 000头的水稻面积占20%以上,为特大发生。应及时准确把握害虫发生情况,并将虫害情况消息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发出预警,指导水稻生产。

3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育抗(耐)稻飞虱品种;加强肥水等管理。施肥要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在施用方法上,基肥可适当加重,要早施巧施肥;合理灌溉,适时烤田晒田,防止倒伏;冬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3.2 药剂防治

盘锦地区多年防治稻飞虱的经验表明,稻飞虱发生盛期主要在7月中下旬和8月,药剂防治主要选择敌敌畏、扑虱灵和三唑磷,用药200 g/667 m2兑水50 kg/667 m2,喷雾即可。

3.3 生物防治

可人工饲养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蜘蛛是稻田防控稻飞虱的优势天敌种类,当地优势蜘蛛有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和横纹金蛛。建立蜘蛛饲养车间,采集卵囊冷藏,结合预测预报,释放蜘蛛控制稻飞虱种群密度。

4 讨论

预测预报是害虫防治重要手段,做好预测预报,能够使防治效果发挥得最好;而缺少调查和预测预报,在防治害虫的工作中,可能因受多种未确定因素的作用而使防效降低。多年来,药剂防治是稻飞虱防治的主要措施,而高毒的菊酯类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力巨大,在选择药剂时应避免高毒药剂,减少施药次数。稻飞虱发生受天敌、气候、农药、迁飞时间、迁入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天敌生物包括农田蜘蛛、青蛙、草蛉以及鸭、鸟等很多种类。天敌生物防控稻田害虫具有持续、稳定、无污染、成本低等多种优势,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更好地应用天敌生物防治稻田害虫成为科研工作的重点。

[1]马晓慧,桑海旭,刘 郁.辽宁盘锦稻区杂草地与稻田中蜘蛛动态[J].植物保护,2015,41(3):165-168.

[2]王井士,马晓慧,桑海旭.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种类调查分析[J].植物保护,2015,41(1):163-165.

猜你喜欢

稻区飞虱稻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