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2016-01-10郑成海
郑成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受到水稻科研的普遍重视和水稻生产的广泛关注[1-2]。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除了品种抗病性是内在的主要因素外,还受气象条件和耕作栽培管理技术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本试验从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播期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入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指导农业生产,保障水稻生产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空育 163、绥粳 8、龙粳 31、龙粳 29、垦鉴稻6、合00-104和丽江新团黑谷。
1.2 试验区设置
2014年试验分别在稻瘟病重发区佳木斯市东风区新民村和鹤岗市萝北县梧桐河农场两点水稻田进行。每个品种分别设3个播种期S1(4月10 日)、S2(4 月 14 日)、S3(4 月 18 日),播期间隔为 4 d,S1、S2、S3 的移栽期分别为 5 月 18 日,5月21日,5月24日。每个品种插4行,6 m行长。随机排列,重复3次。
1.3 栽培管理
地膜湿润育秧,3~4叶移栽,插秧规格24.4 cm×10.0 cm,优质稻丛栽,每丛4~5苗。稻种使用0.1%多菌灵浸种消毒,实行拱架式薄膜育秧。全程不施杀菌剂,氮肥较常规水平多施20%~50%,田间肥水管理按常规高产措施进行。
1.4 调查内容方法
1.4.1 叶瘟调查 在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期进行,每个小区定点取 5丛水稻,调查总株数、总叶数、病叶数、病叶严重度,计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直径小于0.1 mm,且为褐色;
2 级:病斑直径在 0.1~0.5 mm 之间,且为褐色,无其他类型病斑;
3级:大部分病斑为褐色,直径在0.5~1 mm;有少量感病病斑直径>1 mm,中心为灰色;
4级:大部分病斑为感病病斑,直径>1 mm,中心为灰色,无叶片枯死;
5级:大部分病斑为感病病斑,直径>1 mm,中心为灰色,有叶片枯死。
1.4.2 穗瘟调查 在水稻始穗至成熟期进行,每个小区随机定点 5丛稻,调查总穗数、病穗数、病穗严重度、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
0级:无穗颈、粒瘟和枝梗瘟;
1级:有粒瘟和枝梗瘟,瘪粒数<5%;
2级:有粒瘟和枝梗瘟,瘪粒数5%~10%;
3级:有粒瘟和枝梗瘟,瘪粒数10%~20%;
4级:有粒瘟和枝梗瘟,瘪粒数20%~30%;
5级:有穗颈瘟、粒瘟和枝梗瘟,瘪粒数20%~30%;
6级:穗颈瘟造成瘪粒数>80%。
1.4.3 计算公式 发病率(%)=[发病株(叶、穗)数÷调查总株(叶、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叶、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叶、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叶瘟表现出播期 1(S1)>播期 3(S3)>播期 2(S2)的变化规律。不同水稻品种叶瘟病抗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丽江新团黑谷发病最重,以新民S1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 16.35 和 17.28。空育 163在梧桐河没有发生叶瘟,在新民S1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5.39和4.75,龙粳29和合00-104在新民没有发生叶瘟,但在梧桐河S1期发生了较轻程度的叶瘟,病情指数分别为0.08和0.17。绥粳8抗性强,在两个调查点均无叶瘟发生。
表1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两点叶瘟调查结果
通过穗颈瘟调查(表2),结果表明,穗颈瘟与叶瘟成显著正相关关系。空育163在新民叶瘟发生较高的S1期发生了较重的穗颈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 26.18 和 25.93,S3 期病情指数最低,为3.34。空育163在梧桐河虽无叶瘟发生,但穗颈瘟发生较重,最高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6.58和 15.38。垦鉴稻 6穗颈瘟发病率最高,在新民 S1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达到了 28.19和27.79。绥粳8在两点调查均无穗颈瘟发生。丽江新团黑谷在调查时未抽穗。
表2 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两点穗颈瘟调查结果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趋势是一致的,不同水稻品种同一播期稻瘟病发病程度差异明显,不同播期同一水稻品种田间稻瘟病发生程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同一品种早播和晚播均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适期播种可以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水稻品种的田间抗病力因稻瘟病的小种、菌株、温度、湿度、日照等环境条件而异,因而在同一年份、不同地方品种的抗性水平也会有一些差异,特别是随着田间稻瘟病生理小种、菌株的改变会导致一些品种抗性下降甚至丧失[3]。因此需要加大田间生理小种的分布调查及监测工作,以弄清当前田间流行的生理小种,确保抗病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同时需要不断选育新的抗病品种,使品种具有多个抗性基因产生稳定抗性。此外,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能够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间栽后各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还具有增产的效果[4]。
[1]何月秋,唐文华.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一)水稻稻瘟病菌多样性及其变异机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6(1):60-64
[2]李文新,侯明生.水稻病害与防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国权,孟昭河,任艳军,等.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211-213
[4]吕亮,陈其志,陈茂华,等.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控制稻瘟病的田间试验[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31(3):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