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三法』

2016-01-08高燕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整合探索

高燕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整合;资源;主体作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12—01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轰轰烈烈,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师面临着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冲击和洗礼。课改既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优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思维视角适应变革的同化经历。在这一进程中,教学理念的转变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才能催生科学高效的教学行为。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有效挖掘整合资源,激活教材

要搞好中学数学教学,教师首先要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这就告诫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取舍,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的欠缺,笔者没有按照课本上的引例进行讲解,而是将引例改为:细胞每经过半小时分裂一次,一个分裂成两个,现有一个细胞,问经过一小时后、两小时后、三小时后,分别分裂成多少个,并归纳出规律。这样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经过思考,学生很容易归纳出分裂次数与分裂个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最后归纳、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

新课改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经历知识生成、发展、发生的过程。笔者是这样做的: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对于思维敏捷活泼的学生,要多鼓励,让他们多发言,给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对于不同的题目,若有不同的解法,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思考,鼓励他们寻求多种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讨论、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得到答案。这样教学,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鼓励自主探索,激活学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会自己学习。 因此,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讲解达到渗透思想方法、指导解题技巧的目的。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学生在学习中仍要练,但练习不能搞题海战术。教师要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解题技巧的掌握。

例如,教学“问题:以AB=20mm,BC=30mm,CD=18mm,DA=21mm为边,画四边形ABCD。和同学们比较一下,大家画出的四边形形状一样吗?如果使∠ABC=60°,再画这个四边形,大家画的形状一样吗?”这是一道开放型的作图题,题中仅给出了四边形的四条边的长,四个内角一个也没有给出,要画出这个四边形,不少学生感到困惑,认为这个四边形形状不确定,不知怎样画。这正是出这道题的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条件,大胆地、创造性地去作图,然后各自展示。教师在黑板上也画一个四边形ABCD,和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若将条件变一变,选定∠B=60°,让学生再画,再展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四边形的四边长固定不能确定四边形的形状,从而得出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补充当这个四边形中只要有一个角的大小固定了,因这个角的两边是固定的,所以这个角所对的对角线长也就确定了,这时四边形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学生得到了大量练习、探索、交流、讨论的机会,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激活教材、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合理选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整合探索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