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作文

2016-01-08田红玲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欣赏作文教学心灵

田红玲

【关键词】 作文教学;生活;心灵;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100—01

“言为心声”,作文是作者抒写心灵的过程,是情感释放和思想流淌的过程,是体验生命、体验生活的有情有趣的过程。小学生天真烂漫,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用一双好奇的眼睛观察着世界,凭一颗纯洁的童心感悟着生活,然而,现实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却压抑了他们的天性。那些丰富多彩的、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在学生作文中却用成人化的口吻、成人化的语言来表达,老气横秋,千人一面,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也使作文失去了情趣与灵性。那么,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流淌、充满情趣与个性的“真”作文呢?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许多惊喜与发现。

一、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激发习作兴趣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情动于中而行于文,这是写好优秀作文的前提,也是新课改倡导的写作理念。情源自于对生活的感受,源自于对生命的体验,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充满个性与活力。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笔者努力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精心设计各种有益的活动,指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体会,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

如,结合单元教学,笔者组织学生玩踩影子、吹泡泡、翻绳、打手影等游戏;结合时令开展放风筝、找春天、做书签、堆雪人等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给妈妈过节、赏月、做贺卡等活动;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开展演课本剧、小调查等活动。活动中学生自由地体验着生命的情感,享受着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学生亲自参与了,有了真情实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自然而然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

二、抒写心灵,宣泄情感,体验习作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写“自己最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当真情被点燃,情感的闸门被开启,写作便成了一种内在的需要,似有不吐不快之感。此时,我们要尽量少一些习作指导,别让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情感的自然流淌,多给学生些时间自由抒写,鼓励学生围绕话题自主拟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写,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抒写自己的心灵,宣泄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与自己心灵的对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涌现出了不少富有灵性、情趣盎然的作文。当然,让学生自由地写,绝不意味着作文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这个指导应该放在作文赏析时相机进行,这样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在欣赏作文中把技巧方法巧妙地渗透,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自然习得。

三、欣赏习作,交流情感,享受习作乐趣

习作欣赏不仅教会学生发现美,更教会学生创造美;它不仅给被赏者以喜悦,而且带给欣赏者以收获,它引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再创造,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颗不老的童心去捕捉学生习作中充满情趣和个性的词句、片段、篇章,将习作欣赏作为一个张扬个性、发展生命的舞台。

如,在完成“方寸世界”的单元教学之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喜欢的邮票,并把邮票粘贴在习作旁边。批阅作文时,在《我心爱的邮票》一文的结尾读到这样一句话:“这张邮票,我收藏两年多了,我怎舍得把它贴在本子上呢?”笔者把这篇文章作为表达真情实感的典范,在课堂上大加赞赏,小作者也备受鼓舞,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前进的动力。其他学生也茅塞顿开,发现真情的表达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响亮的口号,只要感受到了,感动过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真情自然会流露在朴实的话语中。

情到深处自然真。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情感;留点空间,自由抒写;提供展示的舞台,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情就会自然地流于笔尖,作文就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教学生写“真”作文,真的并不难。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欣赏作文教学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