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过错行为的矫正策略

2016-01-08张建强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矫正中学生

张建强

【关键词】 中学生;过错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45—01

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足当今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向学生传播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及时、准确地矫正学生的过错行为。做好学生过错行为的矫正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仔细了解学生,做到对症下药

学生过错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有故意违反纪律、爱骂人、好打架、说谎话、损坏公物等等。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有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社会的影响、自身调节行为能力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过错行为发生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其原因也可能不同。作为一名班主任,处理学生过错行为时千万不能“一刀切”,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按照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矫正方案,即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二、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消除其疑惧心理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往往经常受家长、老师的斥责和同学的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有戒心或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老师的谅解和同学的信任。为此,班主任要调整好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首先,班主任要带头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其次,要正确对待和热情地帮助这些学生。当这些学生观察到班主任的善意,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时,他们就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班主任并接受教育,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三、把握教育良机,引起学生内心震动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故班主任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不太见效。班主任若抓住某些事件引起他们的内心震动,而后给予启发引导,往往能促使过错行为的转化。比如,我班宿舍有几个学生的钱被偷了,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受到同学们的猜疑和嘲讽,他委屈不安。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真相大白后,我一方面教育大家要信任同学,不能胡乱猜测、怪罪,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充分肯定这个学生的进步,并真诚地指出,同学们乱猜疑是不对的,但也表明一个人有不良行为会造成坏影响,但只要坚持进步,不仅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自己也一定能成为好学生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名学生经过这场教育,吸取教训,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后来进步很大。可见,教育良机很多,班主任应正确把握并善于利用,努力促使有过错行为的学生转化,对其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不断给予肯定,使其进步的愿望和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

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其荣誉感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大多数缺乏集体荣誉感,有的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去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或委派其一些为全班服务的任务以表示信任,使他们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努力使他们将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感结合起来,把自尊心发展为集体荣誉感,把集体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五、提供范例,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尽管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承认错误,有时也有进步,但他本人并不一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危害性,懂得克服缺点的方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增强这些学生是非观念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改正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如,我班有个女学生很爱撒谎,经常说一些谎话来欺骗教师。经过调查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没有意识到说谎行为的危害性。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诚恳坦率地找她个别谈话,使她明白诚实是美德、说谎是丑行的道理,激励她要诚实外,还组织主题班会,讲科学家诚实的故事。通过引导、启发、讨论,使她从中领悟改正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经过这样提供范例、正确引导以及坚持不懈的教育,这名学生改正了说谎的行为,不再出现不诚实的举动。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矫正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