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认识

2016-01-08康志平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均衡义务教育理念

康志平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理念;核心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20—01

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普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教育均衡发展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建设规划、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经费保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认识。

一、优质公平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

质量和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缺乏质量的公平是低层次的均衡,牺牲公平的质量更谈不上均衡。以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义。

贫困地区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各种原因造成教育不均衡现象尤为牵动人心。教育不均衡引发久久不退的学生“择校热”、教师进城热。即县城学校学生爆满无法容纳,教师富余,没有岗位。边远山区有学生少教师,特别缺少音美体教师,教师能力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固本强基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智力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学校建得再好,没有合格的教师,教育均衡就是空谈。学校中最不容易消除的不均衡就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如何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与才干,以最佳组合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队伍建设是核心任务。因此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队伍均衡的关键在于流动。教师流动可采取单向流动。即质量好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帮助弱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全面发展。也可采取双向流动。在强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的同时,弱校选派肯学上进的教师到强校学习,学成归来把学到的经验嫁接到本校。

校长能力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培训校长是校长成长的最好方法。通过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使校长快速成长起来,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同时让校长们了解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和要求,认识当前义务教育的现状,指明未来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再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的品德修养,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甘情愿地为义务教育服务。

三、素质提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

以学业松绑拓展空间。现在学校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取消了假期、节假日补课,取消了多余的家庭作业,还要改革现有课程标准,大面积降难减负,所有课程知识点后移,,确保素质教育的推进。真正松了绑,那么让学生干什么!

以素质拓展增添智慧。为学生减负只是治标,减负后让其全面发展才是治本。提倡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少年宫等活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性的德育载体,开辟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拓宽师德建设的新路径,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亮点。

以丰富特色提升内涵。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软硬件会很快提升,像雨后春笋,最终变为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品质和办学品位。并且让各具特色的学校各得其所地共同发展,使各种利益群体的教育需求在教育公平的框架内得到合理的满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

四、科学谋发展,绘制教育均衡发展的民生蓝图

第一,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大机制。即政府的经济保障机制,校际的资源共享机制,办学内涵提升机制。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大班额,遏制择校、择班、择师现象,促进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

第二,打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品牌。学校文化品牌,全面、系统、高标准构建学校文化;教育科研品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品牌,加强教师分层培养工作,使师资队伍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

第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体系。素质教育考核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为政府发展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提供建议,促进区域内依法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质优效良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

我们深深地知道,教育的一切努力都是静悄悄的变革,不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教育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瞬息万变。我们将怀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幸福,脚踏实地、行进在这条没有捷径、更无止境的路上,如江海奔腾而不息,如江海默默而建功。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均衡义务教育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