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倡导”视域下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2016-01-08王丽伟连凯宇刘邦凡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湖北省高校

王丽伟 连凯宇 刘邦凡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传统、老化的教育机制难以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机制创新势在必行。“三个倡导”共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对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分析,进而基于“三个倡导”的视域,探索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关键词:三个倡导  湖北省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个倡导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研究”(13BKS080)

一、“三个倡导”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三个倡导”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可浓缩为24字,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角度阐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从社会角度出发,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及自由、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国民道德行为的要求。三个层次,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涵盖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涉及的各相关要素,并基于这些要素形成一个复杂系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是否良性运转,决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正常展开。以“三个倡导”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并未否定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就,反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 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4年底,湖北省共有高校129所,其中本科院校(包括公办、民办本科以及独立学院)73所,专科院校(包括公办、民办专科)56所(见图一),且湖北省有2所“985”院校以及5所“211”院校。

图一:湖北省高校状况图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http://www.gx211.com/gxmd/gx-hb.html)

(一)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状况

1. 辅导员队伍情况

高校辅导员与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扮演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和管理者角色,同时也承担着对高校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据统计,2010年湖北省共有高校学生约120万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11.5万人,研究生8.5万人,经测算,可得:当年湖北省辅导员配备数量与学生数量比约为1:147,总体来看,湖北省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1:147)已符合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比例,但是就湖北省内来看,高校辅导员在省内各个学校间的配备很不均衡:湖北省本科院校的配备比要低于教育部的规定,为1:220,反而是湖北省的专科高校要比本科好,配备比为1:172;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辅导员配备比更低,平均400多个人才有一个专职辅导员。在辅导员的政治面貌方面,党员约占80%,比重较高,团员比重为15%。关于辅导员的年龄结构,超六成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31-40岁的占两成。[1]这种年龄结构的辅导员队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过于年轻,缺乏经验,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情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如何,教师起决定性作用。截止到2010年底,湖北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约为2800人,其中包括1800名专职教师和1000名兼职教师,与以前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明显增多。总体来看,湖北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合理的:就年龄结构来看,56%为20-40岁,26%为40-50岁,50岁以上为18%;就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下、硕士和博士比重分别为43%、44%和14%;就职称结构来看,讲师及以下占49%,副教授、教授分别占38%和13%。[3]2010年,湖北省高校学生数量已经有120万,但专职思想政治教师只有1800人,师生比例为1:667,这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要求的比例为1:350-400)。在师资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大班授课”的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的听课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湖北省也不例外。当前,湖北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的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4本教材,如何将这四本教材的内容更好地教给学生是当前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授课中的难题。当前湖北高校普遍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即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法,这种纯理论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反感;另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只能将好几个班级聚到一起进行教学,每次授课都会有上百名学生,这种“大课”教学的方式,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各高校还开设一门“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特定教材,对于结课要求,大多也是随便写点作业,草草了事,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三、 “三个倡导”视域下的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一)“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先进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的价值追求,是对我国价值观的精炼总结。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就是将“三个倡导”包涵的价值观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准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湖北高校辅导员和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以“三个倡导”的理念开展学生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其次,当前国内外形势都在快速发生变化,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多样化、差别化,思想状况更加复杂;社会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而当前高校统一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法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纵观西方国家,很少直接向学生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价值观,而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以高校学生为中心,以“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原则,选取高校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利用当今便捷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做好对“三个倡导”的宣传工作,例如,制作一些相关海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以及博客等手段、通过建立师生互动QQ群,向学生阐释“三个倡导”,深化学生对“三个倡导”的理解等。

(二)“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该校并不局限于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读经典图书、看红色影片等手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讨论,畅谈感受,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以隐性的手段,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虽然不佳,但目前来看仍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有必要在“三个倡导”的指引下,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有侧重的调整,将“三个倡导”带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有四本教材,要通过这四本教材有侧重地进行“三个倡导”教育(见图二)。

图二:“三个倡导”指引下的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调整图

(三)“三个倡导”助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他们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创新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搞好队伍建设是前提。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团、政、工以及学生共同参与,多方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革。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建立多方参与、互有分工而又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方式。其次,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以“三个倡导”为指引,强化思想政治队伍的理论素养,发挥党委和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作用,搞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有效利用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继春.湖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1).

[3] 杨荣.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猜你喜欢

湖北省高校
湖北省“小个专”党建工作思考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