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弟子规》与教育的整合

2016-01-08姬学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弟子规整合

姬学峰

【摘 要】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的必修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造就“四有青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兴起,《弟子规》作为清代影响较大的教学资源,引起了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弟子规》中的语言较为简练,但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教育内容涉及到日常礼仪与为人做事等各个方面。将《弟子规》有效整合到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中,丰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明确德育教育的方向,能够推动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快速进步。将《弟子规》作为德育教学的指导,对于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中小学教育;整合;意义;方法

前言

当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成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单靠课本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课很难让学生吸收,因此,要采用新型的、让学生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弟子规》之所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指南,是因为其中所包括的伦理内容十分丰富。《弟子规》给阅读者提供了家内处理各辈关系,家外待人接物的正确方法,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与规范。《弟子规》不仅对古代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更给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弟子规》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贤人的智慧结晶,将《弟子规》应用到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品德的优化。

一、《弟子规》与教育整合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学生看待人生与处理问题的基本观念。只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中小学生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具有规范的思维逻辑。中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借用《弟子规》中的诸多观点完成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使命,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简化。只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而《弟子规》这个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观点的载体,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落实有推动作用。

第二,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合理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重要任务。一些学生在忙碌的学习后产生厌学情绪,不能理解学习这一事务存在的意义,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促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得以减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弟子规》的《余力学文》中,有着“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观点。让学生理解这一观点,能够促进他们踏实学习,促进其学科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第三,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孔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而两种思想的核心都在于一个定-“仁”。《弟子规》中的思想与孔孟思想极为相似,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也是要培养学生有仁爱之心。爱祖国、爱人民、爱老师、爱家长、爱朋友、爱自己。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敬爱自己的家长。如果小学生连自己的祖国与家长都不爱,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弟子规》将“孝”作为教育的初始点。因此,利用《弟子规》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正确的品德,成长为仁爱之人。

二、《弟子规》与教育整合的具体方法

1.利用《弟子规》,加强亲情伦理教育

现如今,很多中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全家人的“小王子”、“小公主”,这也让很多学生产生了骄傲、执拗的性格,更有甚至,认为家长伺候自己是理所应当,对长辈呼来喝去,这些都是德育教育不到位的表现。“孝悌”是《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正所谓“弟子规,对人训,首孝悌”。孝,就是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也是流传至今的美德。从小对孩子的孝道理念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正确的品格。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模仿对象。一般来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制体,孩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家长的素质。利用《弟子规》进行亲情伦理教育,需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做好学生的榜样。但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一定要先做到。优秀的父母就像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加强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合理进行惩罚与奖励,能够让孩子的成长更加科学。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父母与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不断规范个人行为。《弟子规》之所以强调伦理亲情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能保证实施万无一失的教育。但在教育中,应当将鼓励教育作为主要模式,深入落实《弟子规》中“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的教育理念。人无完人,理解与宽容孩子的错误,并反思自己的过错,能够让家庭教育越来越科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利用《弟子规》做好德育与人格教育

《弟子规》强调谨、信、泛爱众与亲人的品格,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落实《弟子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格,做好德育教育。

谨,所对应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一个人要成长,要成功,都要谨慎行事,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从教学点滴做起,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比如,在食堂就餐安排中,学校可以要求在就餐完毕之后,自己清理餐盘,杜绝浪费与无谓的垃圾制造。与此同时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在穿衣与用物上进行攀比,不要给家长增长经济负担。

而所谓信,就是要讲究诚信,诚实对人,诚实对事。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不诚实行为进行批评,引导学生反思,从中感悟到诚实的重要性。

泛爱众,则强调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弟子规》中有“凡是人,皆须爱”与“同是人,类不齐”的观点。利用这些观点,引导大家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接受每一个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也要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亲仁的落实,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重视个人学问水平的提高与人生境界的提高。学生还没有走出校门,其认知能力有限,教师用《弟子规》阅读引导学生重视个人提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3.利用《弟子规》,培养学生良好个人习惯

教育与生活是密切不可分的,将学生生活与《弟子规》教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能够让《弟子规》的德育教育意义发挥出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整体生活水平。

《弟子规》中有“奸巧语,秽污词,市景气,切戒之”的观点,重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改变一些学生爱说脏话,行为过于功利的习惯,是规范当代学生个人行为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并有效评价学生的坏习惯,让他们自觉转变个人行为观点,成为良好行为的落实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弟子规》应用于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需要当代教育工作者先成为《弟子规》的学习者。对《弟子规》进行全面阅读,并深入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教育意义与应用方法,才能促进《弟子规》教育积极意义的发挥。重视《弟子规》的教育作用,将其与德育教育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得以完整结合。

参考文献:

[1]乔冬爽.开展《弟子规》教育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167.

[2]耿红兵.谈《弟子规》教育对班级管理的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185.

[3]吴珊珊.《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才智,2010,32:169-170.

[4]保金宇.《弟子规》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1-4.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弟子规整合
弟子规
弟子规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书院文化对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