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1-08景宗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景宗胜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新时代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会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点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设有利于打开小学生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要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真正还给学生,赋予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要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新时代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会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点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做到终身学习,在思想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具备多学科、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新挑战,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必须转变角色,革新教学理念

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教师的教育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教育方式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是这场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习者、欣赏者、引导者、组织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角色,革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改革,不断探索积累教育教学的新方式。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我们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转变角色,更新教学理念,适时代要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而自信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许学生们的想法和结论很可笑、很荒唐,他们的表达也许很不规范,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只要真正能体现孩子们在那种情境下的真情实感,我们就应该为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喝彩。

二、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位专家说: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借助音乐渲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等来创设情境。情境教学,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

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比如说,“导课”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创设情境法运用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刚开始上课时,有些学生还沉浸在下课十分钟的喧闹中,心情激荡,具有这样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到课堂上来,就好像奔腾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挡路的巨石,会激起反激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巧妙的艺术疏导,让心情激荡的学生平静下来,尽快地把他们的思绪引入到课堂上来。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一开课就像吸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声夺人,一石二鸟”的功效。因此,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被吸引过来。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语文课堂都是将教师视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学习目标都是在教师设计好的范围内进行,学生往往被动学习因此课堂质量自然难以提高。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有的课堂环境过于封闭,学生和教师的学习行为都被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初中学生的思想比较简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中树立一个平等、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师生平等交流的环境,克服学生内心深处对教师的恐惧和排斥。学生本身就充满课好奇和求知欲,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容易融入到学习中来。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就要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大胆的展示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不挖苦、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特别给予关爱、帮助和呵护。让他们不再担心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讽。

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已受到了严峻挑战,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学行为既包括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外在行为,也包含动机、情感、意志等内在行为。教师既要按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程序和方法组织教学,也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而灵活地做出反应,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既要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要有其灵活性。例如,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做游戏或讲故事等,这些都是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举一反三问题教学法”和“多角度教学法”等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里所说的“举一反三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后,再要求学生对已经答出的问题加以变化和发展并整理出一些具有发展思想的问题来,然后由师生共同解答所谓“多角度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启发学生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同一问题的性质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目标,通过积极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的动力支持和情感体验,并在学习的认知活动中进行自我调整和反馈。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一个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大家明确责任分工并互相学习,各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进行直接交流,增加彼此的信息交流量,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成员之间相互依靠、通力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先从我们的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的环境或氛围,让学生通过独立地实验、操作、调整、探索、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性学习模式与接受学习相比,它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来源于探究的环境和探究的愿望,他们通过探究过程以获得情感的体验、构建知识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