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16-01-08仇盛艳王静李海霞

雪莲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高职院校

仇盛艳 王静 李海霞

【摘要】近几年,“双师型”教师发展问题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完善,对其关注度已从规模扩张方面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而且也是教师个人专业和素质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教育部在2000年3月下发的《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使用并规范了“双师型”教师与“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及其内涵。2004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并规定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除了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内涵,此文件还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及规模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专业教师结构方面的标准是,“优秀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合格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可是就我国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滿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非常匮乏,另一方面也没有采取应有的激励机制发挥现有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制度、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开创性的探讨,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十分欠缺。近几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培养模式相对滞后,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情况普遍存在,因而,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发展有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双师型”教师观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应当具有的素质缺乏准确地把握和清晰地认识,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普通高校的教师在能力和素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众多的高职教师都表现出了重视科研和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认为科研和理论教学才是自己的任务而实践教学则与自己无关,导致教师忽视了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加速和巩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但是,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且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而来自企业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又缺乏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缺乏教学实践、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须进一步强化。同时,在职教师也面临着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问题。所以要建立长效培养机制,针对自身院校情况,建立有自己学院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既立足于企业,更立足于学校自身,把“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重点放在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上,例如大力引进专家学者、积极聘请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教师进行讲座等,以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等等。

(三)建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目前,虽然关于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考核、评职称的认可等激励措施呼声很高,但未见有效实施,针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激励体系也尚未呈现,制约着教师的“双师型”转变。有效的激励体系能够激发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每一位高职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一目标是结合工作的开展而制定的,“双师型”教师一旦成为教师的人生奋斗目标,教师的自我价值就从中得以实现,所以有效的激励“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就是有效的激励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二者要统一、协调、同步。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高职院校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