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位结构视角下英语散文语篇与汉译文的对比研究

2016-01-08沈姝婧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主位结构视角下英语散文语篇与汉译文的对比研究

沈姝婧

摘要: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有益于创造语篇构形机制。本文结合英汉语篇主位结构的异同,尝试性地对英语散文语篇及其汉译语篇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但由于英汉语篇的差异,译者应该对原文的主位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就不同类型的散文而言,主位结构的变化各不相同,这很可能是与不同类型散文的语体风格有关。

关键词:主位结构;英语散文语篇;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或者受制于不同语言的差异,会变更话好语的语序以突出或强调交际意图,主位结构理论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交际时的心理过程。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了主位结构这一理论。李喆通过对英语正式演讲语篇进行研究,探讨了多重主位与语篇衔接的关系。[1]桂严捷探讨了《冰雪奇缘》中的歌词的主位推进。[2]国内译界的学者也注意到了主位结构理论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杨芳从主位结构视角下对新闻英语汉译进行了分析研究。[3]李明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再现了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4]由此可见,主位结构理论在我国译界正深入人心。

综上可见,众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位结构进行了很好的阐释。本文尝试从散文语篇角度,对英语散文语篇与汉译文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的体裁涉及记叙、抒情以及议论,其中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各一篇。首先,以Halliday的主位分析理论为基础,对选定的英语散文语篇与汉译文分别进行主位结构分析;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将翻译过程中变化的主位结构归类;最后,分析翻译过程中主位结构变化的原因,为散文翻译提出指导性建议。

一、主位结构

正如胡壮麟、朱永生以及张德禄在《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一书中提到的,就句子的信息分布情况而言,通常,主位负载已知信息,述位负载未知信息;主位总是先于述位。[5]主位结构是用来实现语篇功能的,主位是信息的开始,是说话者为句子信息的发展所选择的开始部分,常出现在句首;主位以外的部分,也就是主位进一步发展的部分,就是述位。

(一)主位和述位

主位—述位理论首先是由布拉格学派的理论语言学家——Mathesius在句子功能前景理论中提出的。根据该理论,一个句子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主位、过渡和述位。[6]主位是句子的开始,句子谈论的主题和已知信息;述位是信息的中心部分,是主位的进一步发展;过渡部分出现在主位和述位之间,又称过渡成分。布拉格学派把句子顺序描写为“主位—述位”,其中主位是已知信息;或为“述位—主位”,其中述位为新信息。由此可见,他们认为主位就等同于已知信息,述位等同于新信息。然而,Halliday在Mathesius的理论基础上把主位分为两个系统:主位结构(主位—述位)和信息系统(已知信息—新信息)。[7]本文中所分析的是句子的主位结构,即句首的主位(theme)和余下的述位(rheme)。

(二)英、汉语主位结构中主位类型的异同

英语中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位于句子的开头;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代表了讲述的内容,往往是话语的核心部分。汉语亦是如此。英汉分属于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构成小句层面上的主位类型存在异同。

1. 英、汉陈述句中主位类型的异同。在英语中,主位可以是名词词组、介词词组、副词词组以及名词化成分。下面是从William Lyon Phelps的散文To Be or Not to Be里节选的小句。

T(主位)R(述位)主位类型Aphilosopheroncewantedtoknowwhetherhewasaliveornot.名词词组Outsidethebiblethesesixwordsarethemostfamousinalltheliteratureoftheword.介词词组Unfortunatelywearesoconstitu-ted.副词词组Whatissupremelytrueoflivingob-jectsisnolesstrueofide-as.名词化成分

汉语中也有许多相似的主位结构。例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就有类似的主位类型。

T(主位)R(述位)主位类型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名词词组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介词词组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副词词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名词化成分

除了英、汉语主位类型表现的众多相似性,汉语还常用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或后置结构做主位。

a.丑没关系(T),关键要心灵美。(形容词词组)

b.站着不动(T)很难。(动词词组)

c.院子里(T)有很多花。(后置结构)

此外,英语中存在“it/there + be”结构,这种结构的主位可分为三类:一是谓化主位(Predicated Theme),即传统语法所说的分裂句(cleft sentences);二是主位化评论(Thematized comment),指说话者以评论所谈论的事情的价值或有效性作为信息的起点;存现结构(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a.It is we (T) who have sprained our legs.(谓化主位)

b.It is true (T) that 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by himself.(主位化评论)

c.There (T) is a cat on the desk. (存现结构)

以上三种主位结构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汉语中没有这样的小句结构,同样的意义汉语中的主位结构表现如下:

a.准是我那个无所事事的哥哥(T)捣的乱。

b.他竟然独自完成了作业(T)真是难以想象。

c.有个人(T) 站在门外。

综上可知,即使英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其中也存在名词词组、介词词组、副词词组以及名词化成分充当主位的结构。但是,对于主语突出的英语和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二者在小句的主位结构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2. 英、汉疑问句中主位类型的异同。疑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 polar interrogative or yes-no question) 和特殊疑问句( content interrogative or WH- question) 。就英语而言,在一般疑问句中,“作为主位的要素是表达限定( Finite Verbal Operator) 的部分,如,are,aren’t;do,don’t;can,can’t 等”。

a.Can you (T) swim?

b.Didn’t they (T) warn you?

汉语中除了“是,不是”以外,表达限定部分的成分很多,因而汉语一般疑问句的主位结构较英语更为灵活。

a.难道(T)没通知你吗?

b.船(T)开走了没有?

c.昨晚(T)有没有人打过电话?

在特殊疑问句中,充当主位的要素是要求获得信息的部分,即“WH”要素。

a.With what (T) shall I mend it?

b.Where (T) are you going to spend your holiday?

汉语中的特殊疑问句语序通常与陈述句语序相同,然而,有相当多的汉语特殊疑问句也按照与英语特殊疑问句相同的语序组织而成。

a.你怎么去学校?

b.为什么你买这个小猫呢?

3. 英汉感叹句中主位类型的异同。引导英语感叹句的通常是“How”和“what”这两个词。

a.Howbeautiful (T) the park is!

b.What a cute dog (T) it is!

汉语感叹句的主位结构与英语有所不同。

a.作为你的朋友(T)多么荣幸啊!

b.他(T)跑得多快啊!

c.我们(T)多么感激他啊!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汉小句的主位结构存在异同。因此,对英语散文及其译文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其差异对于译者的翻译具有指导性的价值。

二、英语散文语篇汉译的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在对选取的散文语篇进行主位结构的分析中,主要根据三个要素进行统计,即原语篇语句总数、主位结构不变的语句数、主位结构改变的语句数。同时,在统计的基础上,对选取的三篇散文语篇翻译的主位结构变化进行归类和具体分析。

(一)记叙性散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的记叙性散文为Shannon Hodge的A Hard Day in the Kitchen(厨房里的一场闹剧),选自《散文佳作108篇》。[8]:278-285其翻译的主位结构变化统计分析如下。

原语篇语句总数80主位结构不变的语句总数59主位结构改变的语句总数21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篇记叙性散文的原语和译文的主位结构发现,绝大多数小句的主位结构都实现了一致性,但是英语小句在翻译成汉语时,主位结构还是存在变化的,其主位结构变化归类如下。

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前置施事者前置增添衔接词疑问句主位转换It省译主位和话题转换483213

1.原语篇中小句句尾的介词词组或者副词词组被提前至句首。这种变化和语言本身的差异有关。在英语中,重要的事情往往放于句首,其他辅助性的成分放于句末;而汉语在表达一件事时,往往把诸如“时间”、“地点”、“原因”等副词短语放至句首,起铺垫作用,为了引出后面所要描述的事情。如:

Everything had gone wrong that morning.——那天早晨,所有的事都不对劲。

She didn’t know where to put herself with the rest of the customers peering at her.——在顾客众目睽睽的情况下,她感到十分尴尬。

2.原语篇中小句句首的独立主格结构,在译文中都置于施事者之后,动作的发出者成了句子的主位。英语中常常将独立主格结构放于句首来说明原因、目的以及伴随状态等;而汉语中动作一定要先有一个话题。如:

Running backwards and forwards between the kitchen and the dining room, Caroline had no time to drink for a while.——卡罗琳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前前后后地奔跑着,没有片刻时间容她思考。

Sweetly Caroline went to him and made sure that his order was right.——卡罗琳和颜悦色地来到他面前,向他保证点菜不会有什么问题。

3.原语篇翻译成汉语时,有时为了使汉语的记叙顺序更加连贯,译者往往会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衔接词,使译文更加的连贯通畅。如:

He poised with his knife and fork in mid-air, his expression a study.——忽然,他举着的刀和叉停在了半空中,带着一种钻研的神情看着它。

4.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英、汉疑问句主位结构的差异了,由于本文不是以对话为主的记叙性散文,因此疑问句并不是很多。如:

Do you think you could do it all over again for a film I’m producing?——你能考虑为我制作一部影片再重演一遍刚才发生的事吗?

5.在诸如“It seems/appears that”句型中,“it”往往省译。如:

It now appears that her boss’ reputation had preceded him.——现在看来,他的老板早已名声在外。

6.英语是主位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英语的多个小句都是同一个主位时,在译文中通常合并主位,以一个主题来展开这段话。如:

A green caterpillar was slowly crawling out from under the lettuce. It was large, fat, and apparently well-fed. ——一条绿色蠕虫正慢慢地从生菜下面爬出来,很大,很肥,显然吃得很好。

(二)抒情性散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的抒情性散文为Pico Lyer的In Praise of the Humble Comma(小小逗号赞),选自《散文佳作108篇》。[8]:374-381其翻译的主位结构变化统计分析如下。

原语篇语句总数61主位结构不变的语句总数41主位结构改变的语句总数20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绝大多数小句的主位结构都保持不变的同时,有的主位结构还是发生变化的,其主位结构变化归类如下。

主动代替被动施事者或说话者前置连接词前置主位和话题转换21062

1.为了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原语篇往往将其置于句首,而将真正的发起人放于句后;而在汉语中,动作的发起者通常置于句首,成为句子的话题。如:

The anarchy and commotion of the 60s were given voice in the exclamation marks, riotous capital and Day-Glo italics of Tom Wolfe’s spray-paint prose——汤姆·沃尔夫那种喷气式的散文体,惊叹号一哄而起,大写字母泛滥成灾,斜体字像是涂了荧光漆,无不表达了60年代的无法无天和乱作一团。

2.本文所选的抒情性散文译文中,多次出现施事者前置或者说话者前置的句式。这也许和汉语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关。汉语使用者习惯将动作的发出者置于句首;而英语则习惯将动作者发出的行为置于句首,起强调作用。如:

B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punctuation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ople using words.——标点建立起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用词人间的联系。

Small, we claim, is beautiful. ——我们好说以小为贵。

3.原语文本中多出现“NP,conjunctives,VP”的句式,但在译为汉语时,通常将连接词提前,承上启下,达到连贯的作用。如:

Punctuation, in short, gives us the human voice.——简而言之,标点给我们传来话音。

4.本文选择的这篇抒情性散文在翻译时,也出现了主位和话题转换的结构。如:

It has a music without sharps and flats. It is a martial music. It has a jackboot rhythm.——它的乐曲不分声调降调,是一首军乐曲,是长筒靴的节奏。

(三)议论性散文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的议论性散文为Samuel Smiles的Companionship of Books(以书为伴), 选自《生而为赢》。[9]其翻译的主位结构变化统计分析如下。

原语篇语句总数35主位结构不变的语句总数25主位结构改变的语句总数10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小句的主位结构保持不变,但是主位结构还是存在变化的,其主位变化归类如下。

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前置主动代替被动连接词前置Therebe句型主位转换主位和话题转换21223

1.介词词组或者副词词组前置。如:

It does not turn its back upon us in times of adversity or distress.——在我们穷困潦倒,临危遭难时,它也不会抛弃我们。

2.英语中习惯用被动突出主语,而汉语习惯用主动突出话题。如:

A man may usually be known by the books as well as of men.——通常看一个人读书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就像看他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一样。

3.英语中有时将让步状语从句尾放于句首,连接词则放于句中。但是,在汉语中,往往先说明已经发生的事实,作为铺垫,转折出下文,形成对比。如:

The great and good do not die, even in this world.——即使在人世间,伟大杰出的人物也永生不灭。

4.本文所选择的文章也存在主位和话题转换。如:

Books possess an essence of immortality. They are by far the most lasting products of human endeavor.——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是人类努力创造的最为持久的成果。

5.“There be”句型是英语特有的,因而在译为汉语时,句子的主位结构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

There is an old proverb,“Love me, love my dog.”——有句古谚说道:“爱屋及乌。”

通过比较这三篇英语散文语篇及其译文的小句主位结构,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主位结构被一致地保留了下来,但为了使译文更加畅通连贯,译者对少数的主位结构进行了调整。此外,三篇文章都使用了“主位和主题转换”,且“施事者前置”,“介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前置”使用频率也很高。

三、主位结构变化的原因

通过比较这三篇英语散文及其汉译文的主位结构发现,为了能使原作与译本达到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译者虽然保留了大多数的主位结构,但是对少数的主位结构进行了调整,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散文的语体风格有关。本文分析了三类不同类型的散文,由于不同类型的散文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质,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其主位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

就记叙性散文而言,主位结构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施事者前置”、“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前置”、“主位和话题转换”、“疑问句主位转换”、“增添衔接词”以及“It句型”;就抒情性散文而言,主位结构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施事者或说话者前置”、“连接词前置”、“主位和话题转换”以及“主动代替被动”;就议论性散文而言,主位结构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主位和话题转换”、“There be句型主位转换”、“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前置”、“连接词前置”以及“主动代替被动”。

综上可知,三篇文章都使用了“主位和主题转换”,这与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有关。记叙性散文通过“增添衔接词”以及使用“介词词组或副词词组前置”来实现主位调整,这与记叙性散文强调时间顺序以及地点状态等特点有关;抒情性散文以及议论性散文都使用了“连接词前置”以及“主动代替被动”,体现了其注重层次性以及自主性,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散文都重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之,就选取的这三篇不同类型的散文而言,主位结构变化类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散文的独特之处。 此外,不同类型散文的主位结构发生变化,除了与自身语体的特殊性有关,还可能与译者的自身经验以及策略选择有关,可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尝试对英语散文语篇及其汉译文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主位结构都被保留了下来。就调整的主位结构而言,不同类型的散文语篇在汉译时对主位结构的调整各不相同,这很可能是与不同类型散文的语体风格有关。其中,“主位和话题转换”应用频率最高,这可能与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有关。因此,译者在进行英文散文汉译时,应尽可能在不影响原文交际意义的条件下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而在不改变主位结构会影响原文意义的理解时,必须对主位结构进行调整。笔者探究了散文翻译时主位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为译者提供了一些启示。但是,本文选取的语篇数量及种类有限,望更多的学者能够深入地从其他视角来探讨英、汉语主位结构的异同。

参考文献:

[1] 李喆.多重主位与语篇衔接—英语正式演讲语篇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38-644.

[2]桂严捷.《冰雪奇缘》中歌词的主位推进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2):35-35.

[3]杨芳.主位结构视角下新闻英语汉译的分析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 (2):108-111.

[4]李明.得意岂能忘形——从《傲慢与偏见》的两种译文看文学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之再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88-92.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42-148.

[6]Mathesius, V.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 J. Vachek & L. Duskova (seleceted, translated and eds.) Praguiana: Some Basic and Less Known Aspects of the Prague Linguistic School [C]. Amsterdam: Benjamins, 1929/1983.

[7]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vers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64-100.

[8]乔萍.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9]俞敏洪.生而为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苑莉

李颖/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安徽合肥230601)。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