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流失的措施

2016-01-08晏兰萍傅川

教育界·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留人骨干教师院校

晏兰萍+傅川

骨干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减少骨干教师的流失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骨干教师的流失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适度的人才流动(8%左右的人才流动比率为最佳)也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但人才的无序流动则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高职院校可供调控的资源和手段有限,无法与重点院校抗衡,骨干教师的流失是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形式

1.调动、辞职或擅自离职,“走为上策”。为了符合评估和提升社会形象,一些学校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推荐评审正、副教授。而这些教师一旦被评上高级职称,或纷纷调动走人,或想着辞职,更有甚者什么也不要就扬长而去,到一些“三不要”的地方就职。学校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的骨干教师,一旦羽翼丰满就落到“大户”或“富贵人家”,这种“以贫济富”现象,对高职院校这一弱势群体来说不够公平。

2.考研读博,有去无回。一些院校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素质,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年轻的教师考研读博,或者派出进修,可是出去的人往往利用学校给予的学习、培训机会另谋高就,不履行合同。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3.“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青年教师过分看中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热衷于第二职业,主要精力花在校外的有偿兼职活动或经营自己的商店,没有将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无心专研本职业务。

4.出勤不出力,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对高职院校的信心不足,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备课不认真,上课没有激情,或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没有开拓和创新意识。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靠能够安心于高职教育的骨干教师来解决

为了改变高职教师不合理流动的现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多方筹资,增加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通过地方财政拨一点,银行贷一点,学校自己筹一点,走产教研一条龙的办学道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竞争实力,使高职教育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规范人才流动,完善人才市场。人才流动应该有一个健全的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流动来说,这种机制至少应包括两点:一是应该制定合理的高级人才管理办法,特别是对于危及学校专业存在的人才流动一定要慎重;二是人才的使用必须和人才培养经费的支付相联系,对利用“三不要”的办法到高职院校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坚决制止,严禁无序竞争。

3.高职院校也要注意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和提升社会形象。推进改革,加强硬件、软件建设,走特色兴院、质量立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高职院校的发展留人。政府要规范招生市场,大力打击“招生大战”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从而转变社会歧视高职教师的现象,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以便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引导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主人翁观念,树立为高职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

4.建立激励机制,出台政策留人。减少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流失的政策具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待遇留人。体现在两个待遇的落实上,首先落实政治待遇。提倡教授治校的思想,一切重大事项要召开教授会议听取意见,要鼓励教师参与管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院上下都尊师重教。其次要落实经济待遇。打破平均主义,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确定薪酬,增强教师的公平感;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摒弃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观点和做法,重视奖励在教学、科研、管理等一线岗位上突破难关、积极创新的教师。

第二,事业留人,即目标激励。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教师进行目标激励。只有让教师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才能最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教师所处的职业阶段,帮助教师确定明确的阶段目标;根据教师的学识、爱好、特长,帮助教师确定发展方向;针对教师学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欠缺,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提供生活和科研经费,并合理地提高工资待遇,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类高层人才创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三,感情留人。教师作为学识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其事业心和成就感均较为强烈,对精神的满足和受尊重感觉的要求比其他社会群体要高。管理者如果能抓住这个特点,及时充分地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即使没有给予教师更多的物质报酬,也会得到教师在工作上的巨大回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情感激励:关心教师的生活,帮助教师解决具体困难;表现对教师的热情,多赞扬教师;关心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和提升机会。

第四,环境留人。优化环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使教师真正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翁。首先,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环境。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大量宣传教师中的优秀事迹和先进人物,对教师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鼓励学习。其次,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到:采用参与型民主管理方式,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批评;创造互相信赖、互相理解的工作氛围,加强上下级之间、教职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指导、帮助、教育教师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使教师的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了以上几点,就会赢得教师的依赖,在学校中形成团结、民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发挥出更大干劲。最后,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令老师神清气爽地投入工作,文化设施、体育活动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设施都有助于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猜你喜欢

留人骨干教师院校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县级医院怎样留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