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效率提高之策略
2016-01-08车英杰
摘要: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对一个教师意味着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从成功的名师来看,虽然个有各的优秀之处,但他们还有共同的长处,那就是读书。教师的天性是读书。书海茫茫,自有善读者,才能不断的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教育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教师;终身;读书;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81-01
读书要持之以恒。许多教师说,现在小学教师的负担过重了,一般每天要上三四节课,还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下班回家为学生判作业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的琐事,令人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其实读书只要做到三点:一要"静",二要"挤",三要"用"。静是读书的前提,忙中求静,只有静下来,才能读的进书。才能好好思考。才能有所收益。这就需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整天浮躁焦躁不行。还要学会挤,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老师们确实很忙,但人再忙,只要有心读书,时间总是有的。宋代诗人陆游有句:"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现代文人梁实秋曾将它贴在墙壁上,鞭策自己不要浪费"待饭未来"的那段时光,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之功。人们倘若如此自觉,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呢?鲁迅说它是把把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的,因此, 只要教师忙里偷闲,挤点时间给自己充电。读书还是可以持之以恒的。教师的天性是读书。书海茫茫,自有善读者,才能不断的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教育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如何提高效率呢?
鲁迅先生认为:如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到多久都不懂,所以,跳过去,在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疑问都明白了。他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有的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其实这一段的美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我不管;有一段让我欢喜两天,我就感激不尽。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后"。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就是"由薄到厚"。即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的认真分析,就会感到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是由薄到后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把读书分为三部曲:即"总"、"分"、"合"。所谓总,就实现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基础上,认真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的掠度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已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研究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的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各个领域,必然别有洞天。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会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效率。
胡适谈读书只有两个字:"精"和"博"至今这两个字还是很多读书人的主张。理想中的教师,既能精深 ,又能博大。博大又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为他独尊,无人能及。
名人读书经验不胜枚举 ,但是,好的读书方法没有唯一。应该是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在实践中尝试认为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其一,重经典,少走弯路 。我们面对的书籍可以说多不胜数,不可能也没必要每本书都读。教育经典是通向美好教育境界的直达车,阅读经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智慧,是自己站在教育大师的肩膀上攀登教育高峰,避免在书海里长时间苦苦的寻索。
其二,抓要点,把书读薄 。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既能抓住要点,能提纲挈领,汲取精髓。在看一篇文章后阅读一本书时,把文章或书本的主要意思拟定成提纲,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抓住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了。
其三,时习之,温故知新。对于其中精彩的论述、关键的词句等,要反复咀嚼,真正做到读懂,读出味道到来;还要时时翻阅,细思熟记,内化吸收。著名作家巴金非常推崇这种读书法。他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懂,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他在回忆他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他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一点美好的东西。"
其四,善运用,激发激情。要有意识的灵活运用阅读所得,在实践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掩卷沉思,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对文章中的观点加以分析,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受到的启迪或由此想到的东西,抒发自己的情怀。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留学法、英、学过文理科不少专业的功课,他尤为喜欢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科。他在学生时代就写出了《文艺心理学》、《美学》、《悲剧心理学》等多种专著。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朱先生后来在向青年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时,总是提倡边读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也营养"
总之,教师只有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不断的强化终身学习,就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时刻牢记: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
作者简介:
车英杰(1963.10-),女,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2007年8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银州区第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