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大背景下改革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2016-01-07陈君
陈君
摘要:在高等教育互联网化的大背景下,对现有的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势必产生影响。剖析了当前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与提供的教改契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培养专业英语思维为导向的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新途径。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78-02
一、引言
1.慕课。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延承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的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成功高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创新了学习方式和方法,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革命。以Coursera、edX、Udacity等为代表的慕课平台,旨在进行大规模学生交互参与、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资源获取。慕课平台上的课程大都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结构完整。不同于一般的精品课程,慕课除了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支持在线答疑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2)学习路径导航清晰明确。学习资源以学习过程的纵向需求进行分布,课程材料以周为单位进行发布。(3)学习过程反馈及时。通过基于视频的嵌入式测试、利用机器的单元测试,及时反馈测评教学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有利于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慕课必将对国内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其革新、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与一般的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透明性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慕课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除了搭建平台建立自己的慕课课程,高校也应在既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承认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经历;以满足终身学习社会个人知识的适应性与发展性要求组织课程内容,不片面追求课程内容系统性、完整性而倾向于个性化、碎片化;在教学方式上,可尝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向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它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翻转课堂将课堂时间用作更深入的学习活动上,将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转换为主动学习者。得益于OER运动,慕课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并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
3.工程类双语课程。国内,继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已经十几年。国内各大高校均努力创造条件开设了专业双语类课程,其中大部分为工程类双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工程类双语课程与文科类双语课程不同,课程内容通常与业内最新技术进展和成果等联系紧密。以英语为载体,教师、学生可更为直接地、及时地了解专业相关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对工程类双语课程的价值、效果却不断有质疑。
本文将以工程类双语课程为对象,剖析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慕课大背景下,应如何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现有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二、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偏差。大部分工程类双语课程都采用了“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英汉双语教授专业课”的模式,试图藉此培养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强调了教材及对主讲教师的要求,使得课程容易“走样”为又一门英语阅读、翻译课程。而开设工程类双语课程,实质是为了接轨国际,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增强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信心,最终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和英语思维为目标。要改革工程类双语课程,就要跳出为符合培养方案规定而设置双语课程的桎梏,回归双语教学的本质,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教学目标。
2.教材适用性低。原版教材的价格高昂,国内高校通常选择对应的影印版作为教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工程类课程都能匹配到合适的、最新的影印英语教材。比如笔者讲授的《多媒体技术导论》双语课程,就没有最新的、适合本科层次教学的英语教材可供使用。目前课程选用等影印版教材,更适合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内容理论性较强,且成书时间较早,并不适用于培养应用型、工程型本科毕业生。
3.授课方式单一。一般地,将双语课程按使用语言的比例,划分为三类模式:MIC全侵入模式、双语混合模式和汉语为主模式。但每一种模式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与一般非双语课程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大都以教师讲授主导课程,辅以各类诸如教材、大纲等的英语资料,很难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专业英语能力的目的。同时,由于现实原因,难以实现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一同修课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层次,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环节。
4.学生学习被动。受前述原因的影响,学生在选修工程类双语课程时更多的是学分驱动,学习时采用“海绵”式的学习方法。学生被动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即使教师讲授时采用全英语授课,也只训练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读能力,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此外,由于学习被动,一旦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理解困难或语言障碍,学生容易消极厌学,并导致恶性循环。
三、改革既有教学模式的举措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及好的学习态度,更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乐在其中。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lbert教授,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了“线性代数”、“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等课程中,提出了适用于工程类课程的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结合慕课的大背景,本文将细述改革现有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四项举措。
1.设定以培养专业英语思维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专业英语思维能力,是一种以专业为载体的,学生主动采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能够阅读英文版本教材,能够听懂教师课堂的英语讲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自觉地在英语语境下去寻求解决途径的能力。举例而言,遇到某个技术问题,学生能在英语语境下通过搜索引擎,筛选、整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通过社交平台或电子邮件与相关的技术人员沟通、讨论。
2.慎重选取教材,自编讲义,有机整合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纵观慕课平台的大部分课程,大都没有固定一本教材进行讲授。课程内容的筛选、组织,以授课教师的研究、教学经验为基础进行凝练,辅以恰当的参考资料。在无法匹配到最适合的英语教材的情况下,国内的工程类双语课程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编写即融合最新技术进展,又涉及专业基础的讲义,并设计与学生能力相符的练习、测试和实验项目。在讲义编写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慕课平台上已有的、开源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的知识点视频讲授片段。讲义的编写过程,也是对工程类双语课程授课教师的自培训过程,使得教师不出国门也能了解到专业相关领域教学的最新内容、理念,并为我所用,并逐步积累经验,为以后自行开设慕课课程奠定基础。
3.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利用课堂内时间。国内双语课程课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难以在“大班”教学环境下,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与进度上取得平衡。这里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周为单位提前将相关教学内容在课前提供给学生,并设置恰当的自测、课外项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能力,按自己的进度需学习课程主要内容,并通过自测环节明确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环节,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激发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引领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高效利用课堂内时间,形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
4.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互动,激发学生潜能。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听说读写能力,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听讲者。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设置合理的环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课程中,学生只有保有一定的参与度,才能够真正融入到课程学习中,也才有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即慕课,分析了它的特点;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既有课程改革的影响。对现有的工程类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慕课、翻转课堂,提出了以培养专业英语思维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途径。在后续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细化提出的改革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为工程类双语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矫,赵炜.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正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