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及重构路径探究

2016-01-07解荣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高校教学德育

解荣鑫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遇到了“生态危机”,在精神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面对当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危机,高校如何化解,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的现状及表现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化解路径,希望能在高校德育创新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生态危机;化解路径;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54-02

生态危机本意是指人类生存的大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在生存和发展方面受到威胁的一种现象,这是由于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导致恶性循环的结果。当前大学生德育方面由于精神贫困或精神缺失导致高校在德育方面出现价值取向和思维、行为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失调,并在不断循环,结果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出现了“生态危机”。当代大学生富有朝气,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喜欢挑战,但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精神上又时常出现困惑与茫然。如何有效化解当代大学生德育危机,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教育者研究的重点。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现状

1.诚信意识缺失,投机意识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经济利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不诚信的作弊行为的时常发生,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在诚信和道德养成方面出现缺失。例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屡屡作弊,手段高明;有些学生在论文中采取剽窃的做法,诚信缺失严重。这些做法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不利的。同时,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复制的群体,不良作风和诚信缺失在大学生群体内复制,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在德育方面的“生态危机”。另外,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求学阶段,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对自身正当权益缺乏维护意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但同时有些大学生又对于投机这一行为乐此不疲,甚至有些学生还深谙其道。例如,有些大学生假冒贫困学生,冒领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导致大量学生投机造假。

2.理想信仰缺失,功利意识增强。市场经济形势下,竞争机制使得大学生更加看重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精神层面逐渐淡漠,情绪无法控制,理想信念不断缺失,而理想信念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方面出现偏差,从而出现类似“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大学生因为感情而跳楼自杀”等新闻的出现。同时,由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一部分高校更加注重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片面追求就业率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训练和提升,导致一些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在行为上随波逐流,甚至遇到事情都要索取回报,对于没有利益回馈的事情都不屑于顾。例如,当前以大学生为主力的志愿者活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目的和动机却并不单纯。志愿者的本质是自愿参加,但是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更多是为了增加自己综合测评的分数,进而为获得奖学金增加筹码。功利意识的增强正在侵蚀着当地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3.理性爱国意识缺乏,极端心态增强。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都应该做到的,是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近些年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之后,各民族人民更加团结一心,抒写了一篇民族爱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这其中当代大学生作为热血青年更是将自己爱国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不可否认,有些学生在这其中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表现了自己狭隘的一面,甚至有些极端的表现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感情。例如,在抵制日货的爱国行为中,有些学生走上街头打砸店铺,烧毁日货,打砸日产汽车,甚至在网络上表现浮躁和骂人等等,这些都是缺乏理性的爱国行为。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缺失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意识的缺失,纵容了极端心态和狭隘爱国热情的发展。狭隘的爱国行为对于理性的爱国见解无法理解,心态也极为极端,这种行为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误导,也与当地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称。

4.集体主义意识缺乏,个人意识增强。当前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在家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对于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相对单薄,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得失和个人利益,在遇到利益问题时,个人主义则更加突出。同时,由于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一个共同现象,即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于无论是学校的还是班级的集体活动都充满热情,当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个人利益方面的事情,集体活动有了选择性,大三学生对于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已经很少参与,专注于个人生活的学习,集体意识逐渐缺乏,个人意识逐步增强。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正在逐步迷失自我,德育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蔓延,高校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的原因

1.社会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社会风气浮躁,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加大压力。残酷的现实使得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感到茫然,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一些社会媒体为了利益或市场需要,对学生发展也起到了不好的影响和引导。

2.家庭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大部分学生家长疲于工作,不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从而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90”后的独生子女时常感到孤独,再加上父母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人格成长方面不够健全,无法正确判断周围影响的正确与否,在精神层面逐渐迷失自己。

3.高校原因。当前各个大学在不断扩充自己占地面积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建设。虽然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大肆修建图书馆和体育馆等设施,但是当代大学生在物质文化的背后却感受不到高校精神文化的意义,忽视了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

三、当代大学生德育重构的路径探究

1.营造德育校园文化,增强德育的感染力。高校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良好载体。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校园文化时,高校可以利用各个社团和学生组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又具有较高品位的文化形式,把握其内涵,紧扣其主题,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节这一特殊形式,让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陶冶大学生情操,提升当代大学生品质。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节典礼和仪式的把握。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融入其中,提升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凝聚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缓解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生态危机”。

2.提升高校师德师风,增强教师榜样力量。高校教师是当代大学生的引路人,高校教师的素质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因此,要化解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生态危机”,就要不断提升对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增强高校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榜样力量。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及时了解和发现当代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使他们不再感到“精神孤单”;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在精神层面的认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规划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远大的奋斗目标。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包括学习如何做人。良好的学风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促进大学生积极利用学习充实自己,有效遏制大学生精神缺失的出现。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在充满动力和紧迫感的学习氛围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标。有了环境的感染,有了追求,精神上就有所寄托,学生就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化解德育“生态危机”。因此,要多管齐下夯实学风建设的基础,真抓实干地开展好职业规划教育。

4.加强正面的引导教育,发挥好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强化媒体的正面宣传与引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媒体要认清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认清一些负面报道可能对当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发挥引导作用前先要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客观理性地评价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尽可能地不去营造投机、走捷径的社会氛围,以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客观地呈现新闻,不要擅自强化个人的主观色彩,有选择性地选择材料,不盲从市场的低价需求,起到正确引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驱者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金远,任为民.大学生德育教学插曲的来龙去脉及思考——中国梦的坐标法解读与畅想[J].吉林化工学院报,2013,(12).

[2]何毅亭,高柳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杨金远,孙浩楠.一般工科院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5).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高校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