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浅析
2016-01-07王海波王亮亮崔璐
王海波+王亮亮+崔璐
摘要:受助困难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以致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符合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受助困难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研和产生原因的分析,从人文关怀、优化环境、感恩意识培养、感恩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感恩教育方案。
关键词:受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050-02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尤其是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的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随之而增大。据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控制在30%左右,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比例接近10%。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日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但在资助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困难生不懂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淡漠的不和谐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高校定向贫困、定向农村学生的成长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
一、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及原因分析
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感恩意识,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且在毕业之后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困难生认为获得国家、社会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意识淡薄,更有甚者还因受助名额有限伪造困难生各种证明;有的毕业后不主动偿还助学贷款;还有的获得资助后存在挥霍浪费的现象等。分析目前困难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困难生自身心理和个性上的原因。高校困难生感恩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层次上不报恩。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心态与自卑感。困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冲突,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意识和回报社会的想法。同时,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与个性追求,缺乏责任感,难以正确看待自己的社会角色。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内在因素。
2.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各种新旧体制和观念混合交错,导致人们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影响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行为方式、手段及结果的选择,使得很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再者,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占用着青少年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大学生沉迷于网游、玩手机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感恩意识的培养无形中被压缩了空间。同时,市场经济导致的两极分化,再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型高端消费品的出现,也加剧了困难生对金钱利益的渴望,感恩意识也随着对金钱利益欲望的追求而逐渐削弱,同时,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冷漠和势力,进一步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转变。
3.家庭原因。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使得父母们不管经济有多拮据,也要维持孩子在物质上的“高消费”,对他们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这往往会养成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目前,许多家长总会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智力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主要抓手,而忽视了孩子做人、做事等方面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只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等情况漠不关心。不少家长往往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子女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更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感恩意识,没有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模范和榜样,如最基本的赡养老人、尊师重道问题。这些家庭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4.学校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但在高考入学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从小学入学之初,就成为考试的奴隶。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仍以论文发表、科研成果的数量、学习成绩的高低等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略德育的教育和引导;同时,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德育课,但内容陈旧枯燥,形式单一呆板,且忽视了身体力行的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有一些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相关活动缺乏实践性,不能建立长效机制因而起不到活动育人的作用;另外,很多高校在开展困难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感恩教育的环节,使得困难生只知受恩,不知感恩。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加剧了学生的发展畸形化。
二、感恩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通过“以情动情”的教育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待任何一种事物都以感恩的眼光去面对,从而形成一种无时无刻不感恩社会的情怀,进而外化为感恩的实际行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进一步唤醒民族传统美德,在受助学生身上得到践行,使他们摒弃自私、冷漠等不良思想,有助于其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感恩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高度责任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前提,实现德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感恩教育能够让更多完成学业的困难生投入到社会资助事业中来,有利于促进困难生资助体系的良性循环。
三、高校受助困难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1.加强学生教育,提高人文关怀。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其有效实施就要切实做到以情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侧重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把感恩教育渗透其中。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一线工作者,他们年轻活跃,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与学生密切接触,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同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接受其好的观点,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余,辅导员经常聆听困难学生的心声、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互动,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自身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感化困难生,使得学生自觉树立感恩回报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强自立意识。
2.营造氛围,优化感恩环境。高校把大学生感恩教育列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感恩讲座、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演讲比赛、感恩征文比赛等,营造感恩氛围。要通过创设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创造环境方面,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开展广泛性的感恩的内涵和意义教育主题活动,树立典型,以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
3.在资助过程中加入感恩教育环节。在接受资助的困难生中,增加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环节,开展感恩专题讲座、主题教育、爱心志愿者服务、劳作教育以及捐赠仪式等活动,使他们在得到资助和奖励的同时,能够自愿参加美化环境、服务社区等爱心活动,还可以在资助环节中加入先进典型表彰会,并举行优秀榜样宣讲会。感恩教育要做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尤其是要在受助困难生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先进典型塑造出来,并作为感恩教育的不错形式来开展。因为他们是相同的学生群体,彼此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明显。此外,高校可以倡议困难生在接受资助前需有勤工助学经历,并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发布与选聘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困难生在自强自力、自力更生中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要得到先要付出。
4.建立长效机制,将感恩意识自觉化。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中来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升华提供保障平台,就需要将感恩教育要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同时内化为其自身的品质,持续并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将感恩意识长效化,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他们的内在品质。
首先,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纳入辅导员的工作范畴,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体系,并在“两课”教学中增加感恩教育内容。再次,把感恩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从而量化为若干可以量化考核指标,通过评价体系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最后,建立有效平台,为困难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高校可以建立困难生专项基金,倡议每个受资助的困难生从收到资助开始一直到毕业工作以后,每年为该基金捐献50~1000元不等,为受助困难生提供平台,让他们从受助者变成资助者,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工资、困难生临时补助、困难生奖助学金等等。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长期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困难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良性循环。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受助困难生感恩教育是推进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有力抓手,同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实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把困难生经济资助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大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报恩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勤春.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方法探析[J].黑河学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