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职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16-01-07张晶夏海萍陆璐姚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张晶+夏海萍+陆璐+姚婷

摘要:生物化学因其内容抽象枯燥、概念复杂、知识点多且分散等特点,造成高职医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实践发现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对高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和学习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化学;高职医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167-02

引言: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是医学各学科的“微观基础”[1]。对医学生来讲,掌握好生物化学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同时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但是,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枯燥,概念复杂,知识点多且分散,因此,常常有学生反映,课堂上听得懂,课后却又感觉什么都不会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丧失学习兴趣。鉴于此种情况,我在课堂中多用思维导图法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实践发现,思维导图法对高职医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大脑先生”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著名的思维工具,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能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有效方法,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这种方法倡导将想法画在纸上,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隶属关系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区分以颜色图形等,图文并茂,辅助大脑进行有效思考从而形成清晰的思路。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目前,有很多用于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如Mind manager、Free mind等,但从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手工绘制的教学效果最好。手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参照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尹丽[2]老师的制作方法,首先准备好空白的纸和彩笔,然后开始绘制:(1)绘制主题:主题作为整个思维导图的核心,应放在纸的中心位置,然后从中心开始发散思维。(主题最好以彩图形式表现)(2)绘制分支:由主题发散出的每个次级主题都可以树形格式画出,最好不同次级主题之间有色彩上的区分。一般分支不易太多,另外如果某两个或几个次级主题之间存在相关性,还可以箭头相连。需要强调的是,越重要的次级主题越要靠近中心主题。(3)内容填写:用关键词在分支上标明其内容,做到语言最少表达最准、一目了然、中心突出。(4)完善分支:如果次级主题仍然有下一级分支的话,则要继续绘制分支,并添加关键词,各级分支共同构成思维导图的整体框架。(5)总体联系:各级分支绘制完成后,要用箭头讲相关的各个分支进行连接,使其相互联系,增强整个思维导图的整体性[3]。

三、思维导图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物质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糖代谢、脂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代谢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并且互相之间存在逆向或者重叠,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每一种物质代谢可以做思维导图,三种代谢之间因存在共同的代谢途径且代谢调控方面存在相关性,因此同样可以做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从而掌握所学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通常先分章节独立讲授每一种代谢的知识点,如《糖代谢》。对于高职医学专业学生来讲,《糖代谢》中重点内容是糖的分解代谢、糖异生及血糖的相关知识。在每一次课或者每一章节讲授完成以后,要带领学生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如《糖代谢》一章的思维导图(见图1),在某几部分相关联内容讲授完以后,还要带领学生对整个这一系列内容做思维导图,如物质代谢部分思维导图(见图2。)

四、关于思维导图法的几点体会

1.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课程,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以其简介、清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抽象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用在每堂课或每章节课后的复习总结中效果突出。它不仅是教师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职医学生的培养以增强其职业技能为主,因此,面对生物化学这样基础理论性强的课程往往表现出兴趣不强,特别是生物化学中大篇章的理论讲授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以思维导图的贯穿连接,使得生物化学课程变得简明易懂,学生兴趣不断增加,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3.鼓励学生独立绘制,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大多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关联及系统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关键点,同时建立合理的知识网。要建议学生课前预习并将预习内容做成思维导图[2,4],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思路清晰。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对整个章节内容做出思维导图,以便于对知识进行系统掌握。长此以往,学生自学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

4.师生互动、完善思维导图。由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所做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思维导图中的错误。另外,对于学生所做的那些思维活跃、创新有个性的思维导图教师要积极引入自己的教学中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得教师可以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它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值得在高职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中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凌,徐世明.生物化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

[2]尹丽,于海英等.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4):571-573.

[3]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实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8-20.

[4]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8):258-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生物化学计量学原理在离散生物动力系统的应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