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①

2016-01-07李存,宋宣玉,谌启斌

物理通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大学物理物理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①

李 存宋宣玉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谌启斌

(信阳市第九中学河南 信阳464000)

冯一兵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①*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JYZD-021

摘 要: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和中学物理有效衔接的途径.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高等数学的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方面来适应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衔接学习衔接

收稿日期:(2015-03-31)

作者简介:李存(198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及其教研工作.

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非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这门课除了提供理工科专业学生必备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严谨的、系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基础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影响着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1~3],关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如何进行有效衔接,也就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4~6].在大学物理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内容与中学物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因此产生了懈怠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生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习惯上依赖老师的课堂引导和课后练习,这与大学物理目前的教学现状存在矛盾冲突;此外,大学物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与中学物理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不是很多学生简单认为的大学物理仅仅是中学物理的深化和延展[7,8].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物理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笔者认为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区别,以及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面提出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学生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以顺利完成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学习的过渡.

1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区别

1.1教学内容的区别

1.2教学方法的区别

中学物理的课堂组织一般包括教师的详细讲解、例题分析、学生的演板、教师总结等环节,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加深学生对每一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每一小节后都编有相应的习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而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多且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加上课时一再压缩,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信息量比较大,无法像中学学习那样进行大量课堂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大学课堂更注重于传授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知识整体结构而不仅仅是传授某个物理知识点.此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穿插了不少的演示实验,这样有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物理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某些现象有效地结合起来而加深印象;大学物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不会进行演示实验,而是专门开展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而该门课程中所进行的实验操作大多并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演示,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中学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与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产生的错位,给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1].

2大学物理学习与中学物理学习的区别

2.1学习目标的区别

素质教育尽管已经被提倡了一二十年了,但是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内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其目的是在高考中这一科能够取得好成绩. 因为目标明确,大多数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自觉,课堂上会认真听讲,遇到疑难问题会主动请教老师,乐于与同学们讨论;课后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会自觉参考其他学习资料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刚从中学的高度紧张迈入轻松的大学生活已经模糊了自己的目的,甚至于学习的目标也变得不确定,他们认为大学物理与专业毫无关联;有些学生学习大学物理仅仅为了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拿到该科的学分,对待这门课只是应付了事,不认真听讲,随意旷课,甚至于个别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没露过几次面.这种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得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连续性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2.2学习方法的区别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必要手段,对物理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物理学习方法的高度灵活性及其在知识体系中的隐蔽性,很多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挖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掌握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总结出的诸多方法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有着不同的体现.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学好物理的通用“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实践应用、复习总结等.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正因为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在逐步地改变着各自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便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因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训练加上课余时间教师布置大量作业的训练,他们依然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大学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课堂上,当教师讲授时要求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并针对在听课中的质疑能够及时析疑、答疑;课后能够根据课堂笔记对所学内容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能够运用所学规律熟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要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学习意识.

3实现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措施

3.1教师教学的衔接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物理课程一般情况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或者是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而这个时段一些适应能力稍差的学生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生活模式,很多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上投入的精力就会非常有限,加上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的偏差、不重视,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关键前提.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学中的新发现、新成就、新的应用前景等有效地与物理理论结合起来以及介绍一些物理趣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角动量守恒时,可以让大家思考,“走路时为什么在迈出左脚时甩出右手,迈出去右脚时甩出的却是左手?”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究其原因却发现与物理规律存在着这么密切的联系.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类似情况,比如运动员跳水,直升飞机上升以及猫从阳台上摔下一般情况不会受伤等,这样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之美,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这样的授课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忘的,记忆非常深刻的.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于物理的学习,很多学生习惯了慢节拍、少内容、多训练、量变到质变的中学学习模式,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进度,给学生适当的缓冲时间,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模式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使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古板单调的课堂生活.由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间的很大差别在于大学物理课堂没有办法进行课堂演示实验的操作,这使得很多学生觉得大学物理抽象、深奥、难懂,适当地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上述缺陷以便使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变得具体生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及时、适度地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单一地把大学物理的教学当成高四、高五年级的物理教学.教师应该及时、准确、适度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既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先进性,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师还要系统梳理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物理概念、定律、定理以及理论应用的基础上做好知识体系、知识层次、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在处理一部分大学物理课程中重复出现的中学物理内容时,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全新地、更深入地理解具有更为普遍意义的物理规律.

(4)突出重点,适当强调

物理的学习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连贯性,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提高,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因此在从中学物理教学到大学物理教学的过渡过程中,要特别突出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区别之处.例如,尽管在中学物理中也提到了很多物理量是矢量,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关于矢量性往往都是先定性,而在定量计算过程中解决的大部分是关于同一方向上物理量变化的问题,关于矢量变化的广泛性则涉及的比较少;大学物理中所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一般性,涉及到任意的矢量变化.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适当强调矢量性,为了使学生尽快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可反复强调使用不同坐标系来表示同一个矢量物理量,这样一个矢量可以分解为一个坐标系下几个分量,使学生在接触这种表达方式中慢慢过渡过来.实际上,物理规律并不是很多,但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却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感觉到困难的原因.大学物理的基本内容与中学物理内容并无太大出入,只是在中学物理的基础上难度和深度适当提高了而已.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之外,还要使学生掌握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学生学习的衔接

(1)注重高等数学的应用

数学是物理学习的语言和工具,数学为物理学提供定量的计算方法,使物理学得以从定性分析的学科发展成为定量分析的精密科学.物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推理论证过程都离不开数学,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高等数学的应用才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才使得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适用性的物理规律.

(2)培养自学能力

大学教师和学生平时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很少向教师反馈相关学习信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也仅仅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以及章节结束后的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学习中,抄袭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教师得到的信息反馈有失真的可能.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除了通过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能够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进,课后通过教材以及其他参考书来总结、归纳各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外,还要及时、认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尽可能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教师以便教师调整课堂教学.

(3)打破思维定势,灵活运用

很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思维模式的惯性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成果.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由于中学物理知识层次的局限性,很多物理概念、物理模型很难用复杂的数学形式来表达.而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所研究的知识体系是大致相似的,很多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地停留在中学阶段,习惯性地用中学的物理概念和思维方法来解决已经提高和深化了的大学物理问题.这种基础教育下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必然会给大学物理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就要求学生多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常问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类现象,只有养成勤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随着生活常识的丰富,学生才能逐渐积累更多的经验.教师要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加强练习,增强训练的新颖性,增强题目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切实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方法,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克服想当然地按头脑中已有的思维套路来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

4总结

在基础物理教学课程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物理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如何有效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探究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以及大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宋国利,梁红,苏春艳.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有效衔接方式的研究.物理与工程,2012,22(1):56

2江涛.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探索.科技信息,2008(21):569

3王东,邓燕.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探究.教育咨询,2010(8):202

4黄熙.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有效衔接.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4):104

5梁金荣.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探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6):103

6李斌.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研究与实践.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6

7赵晓峰.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的研究:[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8李艳红.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的研究:[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12

DiscussionontheEffectiveConnectionbetweenUniversity

PhysicsandHighSchoolPhysicsinTeachingandStudying

LiCunSongXuanyu

(CollegeofPhysicsandElectronicEngineering,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Henan464000)

ShenQibin

(NO.9MiddleSchoolofXinyang,Xinyang,Henan464000)

FengYibing

(CollegeofPhysicsandElectronicEngineering,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Henan464000)

Abstract:The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ge physics and high-school physic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make some refor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physics courses, such as,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employing different teaching techniques flexibly, upda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etc. And students should make changes to adapt to the college physics courses, for example, improving the ability for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utting some importance on the learning mathematics, breaking the Regular thinking tendency, and so on.

Keywords:collegephysics;high-schoolphysics;connectioninteaching;connectioninstudying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大学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处处留心皆物理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