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6-01-07张秀敏,王雅娟
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观察
张秀敏,王雅娟
摘要:目的 探讨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36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应用温阳逐瘀针刺疗法及美多巴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给予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 加用本针刺疗法后美多巴用量减少1/ 2以上,副反应发生率下降,症状减轻,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UPDR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 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能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降低美多巴用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良方。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温阳逐瘀针刺疗法;美多巴
中图分类号:R743 R25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33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2-1442-02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No.2013118)
收稿日期:(2015 01 09)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E mail:xinminzh64@126.com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 VP)是由脑血管病及相关因素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VP占所有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3%~5%[1]。VP对左旋多巴类药物的敏感性不高,用量较大,副反应更为明显,如开关现象、晨僵、剂末现象、睡眠障碍、精神症状等,使多巴制剂治疗增加了很多困难。本综合征属中医脑病“颤证”范畴,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多由脾肾阳虚,血瘀动风所致,应用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VP患者36 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5岁~73岁(62.5岁±6.3 岁);病程3年~10年(6.5年±2.4年);服用美多巴3 年~9年(5.6年±1.4年)。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85年户村则昭(日本)提出的诊断标准[2],同时根据中华神经内科学会1985年提出的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3],中医诊断标准依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4]:患者证属阳虚动风型,四诊症见肢体或头微颤日久,少动,肢体拘痉或颈背僵直,表情呆板,语言謇涩,失眠健忘,汗出畏寒,体倦肢冷,舌质淡黯或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高血压病、发作小卒中或卒中病史;③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或病史3个月以上;④一般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呈阶梯性进展;⑤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基底节区或(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性腔隙梗死灶;⑥左旋多巴、复方多巴制剂疗效欠佳,出现症状波动、伴有明显并发症。纳入标准原则:必须至少符合①+②+③+⑤。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或>80岁。②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肾、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病变,全身衰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或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及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明确判断者。③原发性帕金森病、其他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其中包括中毒性、药源性、外伤性、脑积水、肿瘤等)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病变。④肢体肌张力折刀样改变: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⑤不能耐受针刺等治疗方法者。
1.5 病例剔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试验期间合并其他非针对基础病治疗的中西药物。
1.6 治疗方法 温阳逐瘀针刺疗法,①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舞蹈震颤区。头针采用28号2寸~2.5寸毫针,以30°角迅速刺入帽状腱膜下1寸~2寸,进针后沿刺激区迅速捻转,捻转200次/min~300次/min,每次持续2 min~3 min,间隔5 min~10 min,共行针3 次,留针30 min。②眼针:下焦区、肝肾区、脾胃区。眼针采用0.32 mm×40 mm毫针沿表皮斜刺,不采用手法,留针30 min。针刺治疗1次/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③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内关、关元、命门、肾俞、肝俞、太冲、阴陵泉、绝骨、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气海、血海,痰瘀互阻者加丰隆。体针用1.5寸~3寸毫针,关元、命门、肾俞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根据体重及一般情况有计划地将美多巴用量降低至1周内使用0.125 g,每天3次~4次,其他治疗不变。
1.7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每个疗程完成后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治疗前后观察加用针刺疗法常见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
1.8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常见副反应和并发症采用Logit模型趋势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加用针刺疗法后临床症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渐好转,UPDRS评分逐渐下降,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和治疗前相比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36例VP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x±s) 分
2.2 治疗前后并发症比较 美多巴的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并发症及副反应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及睡眠障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因病例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晨僵、精神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病例经半年以上随访,病情仍有所减轻。详见表2。
表2 36例VP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表现例
3 讨 论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因脑血管病和相关因素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本病的发病率亦日趋攀升。大多数VP患者对左旋多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VP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难治性疾病。美多巴是左旋多巴与苄丝肼4∶1的混合剂,为目前治疗帕金森病较有效的药物,也是治疗VP的常用药物。但用药数年后常出现疗效降低,且长期应用出现左旋多巴综合征如晨僵、开关现象、睡眠障碍、剂末现象、精神症状如幻觉、抑郁、多动等,使患者难以忍受,不利于继续治疗。因此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减少美多巴用量及其副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热点。
本病属祖国医学“颤证”范畴,既往中医对本病病机及治疗多从阳亢化风之肝风阳证入手。但本病患者群为中老年人,人到老年,脏腑功能已衰,脾肾阳虚多见,肾为先天之本,元阳所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津液,筋脉失于温煦濡养,则异动生风,阳虚生风症见微颤,异于阳亢之剧颤,符合本病之症。且本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久病气血运行不利,瘀血内阻,血滞脉中,筋脉失养,以致血瘀生风。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脾肾阳虚,血瘀动风”为VP主要病机,临床采用温补脾肾、逐瘀定风法,以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本病,有效提高疗效,降低美多巴用量,减少副反应。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命原动力,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温阳逐瘀针法取穴关元、命门,针用补法,以温阳养阴、平衡阴阳,肾俞、肝俞、太冲、阴陵泉、绝骨以温肾疏肝、熄风定颤,足三里、合谷、中脘、曲池以调补后天脾胃。针刺百会、内关四神聪、风池以醒神开窍,气海、血海以行气养血、活血祛瘀,兼有痰邪阻络,加穴丰隆。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不同脏腑对应眼周相应区域,故眼针、头针可通过针刺不同区域达到治疗目的。王玲玲等[5]认为针刺四神聪对大脑血流有着显著的作用,可增加脑血流量,进而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头穴对脑血流的影响迅速而持久。姜雪梅等[6]研究发现电针刺激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额旁3线、枕下旁线、顶旁2线,能减少患者多巴胺转运体的丢失,继而可以增加多巴胺转运体的生成。故头针以舞蹈震颤区、运动区、感觉区为主。眼针选区以下焦区、脾胃区、肝肾区为主。温阳逐瘀针刺疗法,共奏扶正祛邪,温阳养阴,逐瘀通络,熄风定颤之效。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应用温阳逐瘀针刺疗法联合美多巴治疗VP,减少了美多巴的用量,降低了美多巴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能延缓疾病进程,有效减轻症状,提高VP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艺东,邢治刚.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5):354 356.
[2] 户村则昭,玉川芳春,加腾敏郎. Vascular ParkinsonismのCom puted Tomography所见[J].脑と神经,1985,37(10):1007 1012.
[3] 王新德.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8(4):255.
[4]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
[5] 王玲玲,何崇,赵玫,等.针灸对帕金森病脑部血流状态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2):115 117.
[6] 姜雪梅,黄泳,李东江,等.头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区DAT显像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6):427 429.
(本文编辑郭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