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脑钠肽及左室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6-01-07张艳玲,左希宏,徐金兰
综上所述,血清炎症因子TNF α、IL6及hs CRP不仅与E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更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随着对炎症因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防治或延缓左心室肥厚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锐,黄佐,赵君.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5456.
[2] 朱焕亮,陈练.血清hs CRP、IL6、TNF α水平与不同程度高血压病的关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2):220 221.
[3] 迟小伟,刘杰. hs CRP、IL6、TNF 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9(3):5051.
[4]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5] 潘晖.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397 4398.
[6] 郭小平.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9(8):6162.
[7] 王均生,刘地川.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27(6):417 418.
Buckling Impact Analysis of Cylinderial Shells with Opening and Reinforcement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HU Fuquan,LI Pengfei,HE Zheng(60)
[8] Xu T,Ju Z,Tong W,et al . Relationship of Creactive protein with hypertension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on hypertension in Mongolian people,China[J]. Circ J,2008,72(8):1324 1328.
[9] 吴晓红,赵新,孙江丽.中心性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798 800.
[10] 孙绍贤,李海涛.肿瘤坏死因子α与高血压相关的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2):187 188.
(本文编辑郭怀印)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脑钠肽及左室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张艳玲,左希宏,徐金兰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脑钠肽(BNP)及左室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分别进行了PWV、BNP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杓型高血压组与非杓型高血压组的PWV、BN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非杓型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杓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与LVMI呈正相关(r = 0.61,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往往伴有外周血管及心脏靶器官损害,PWV值及脑钠肽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的异常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高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脑钠肽;左室质量指数
收稿日期:(2015 01 16)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18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2-1407-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南250010),Email:zy-l ing0001@163.com
正常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是白昼上升,夜间下降,呈两峰一谷。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或无明显下降者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1]。血管损害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基础,而血管功能的下降早于血管结构的改变,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能准确反映动脉功能异常的早期指标[2]。血压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刺激心脏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的合成与分泌增加,血ANP、BNP 浓度可反映心脏负荷过重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1]。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PWV、BNP及左室质量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47 例,女53例,年龄60岁±5岁。全部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的高血压定义,即: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排除肾、脑、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及伴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动态血压(ABPM)测得的结果,将夜间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较昼间下降10%~20%者纳入杓型高血压组,将下
降幅度<10%者纳入非杓型高血压组。杓型高血压组47例,男23例,女24例;非杓型高血压组53例,男24 例,女29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名,男28名,女22例。3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ABPM监测 采用MOBIL无创式、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测量,昼夜血压的划分时间为白天为06:00~22:00,晚间为22:00~次日06:00。主要观察以下参数: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舒张压(nDBP);血压夜间下降百分率=(白昼均值-夜间均值)/白昼均值× 100%。
1.2.2 PWV的测定 使用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进行检查。要求患者仰卧,输入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静息15 min,使用高精度的双层袖带,四肢同时测量血压,通过自动波形分析仪记录肱动脉和踝动脉的波形。
1.2.3 血BNP含量的测定 测定方法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购自美国BIOTECH公司,全部步骤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1.2.4 心脏超声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进行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心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Devereux公式[4]计算左室质量(LVM)。LVM= 0.8×1.04[(IVST+PWT+LVIDd)3-LVIDd3]+ 0.6,体表面积(BSA)= 0.006×身高(cm)+0.013×体重(kg)-0.153,左室质量指数(LVMI)= LVM/BSA。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杓型高血压组、非杓型高血压组的PWV、BNP、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非杓型高血压组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 <0.01)。3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3组PWV、BNP、LVMI比较(x±s)
2.2 血清BNP浓度与LVMI的相关性 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血清BNP浓度与LVMI呈正相关(r = 0.61, P<0.01)。
3 讨 论
血压昼夜节律有两种临床类型:杓型和非杓型。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10%~20%;非杓型血压为夜间血压较日间下降不足10%,甚至高于日间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或无明显下降,使心、脑、肾等靶器官在更长时间内处于高血压水平的冲击,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并且夜间/日间血压比值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大,且这种相关关系独立于血压的平均水平之外[5]。PWV是一项能准确反映动脉硬化度的重要指标,Inoue 等[6]、Terai等[7]报道的大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是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较正常人PWV明显升高,且非杓型高血压组较杓型高血压组升高更明显。PWV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早期预测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对于早期干预血管壁病变、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8],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死率是无左室肥厚者的8倍,死亡原因多为与心室重塑及心室肥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