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试题的解答及其思考

2016-01-06钟劲松

中学教研(数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棱锥思考问题顶点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试题的解答及其思考

●钟劲松(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长沙410007)

美国数学天才选拔赛(USAMTS)是一项针对美国初、高中学生进行的免费的数学竞赛,该项比赛分3轮——初赛、复赛和决赛.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在1个月之内独立完成,学生可查阅资料,借助计算器和计算机等.该项比赛主要训练参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对学生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毅力都有很大帮助.本文选取第26届(2014~2015)第2轮比赛的第3题加以分析,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最后总结思考,旨在说明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审视题目,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目已知四棱锥P-OABC底面四边形的4个顶点坐标为O(0,0,0),A(3,0,0),B(3,3,0),C(0,3,0),顶点P的坐标为(1,1,3),另一四棱锥与{P-OABC}共底,其顶点Q的坐标为(2,2,3),求2个四棱锥公共部分几何体的体积.

分析1(解析法)求解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2个四棱锥公共部分的几何体形状,已知条件所给的图形是学生熟悉的几何体,但公共部分不是学生所熟悉的几何体形状,学生不知如何套用公式,也不知道套用哪个公式求体积.

图1 图2

所以

评注解法1通过空间中坐标的运算得知点P,Q,O,B共面,推知PB,OQ相交,从而得知相交的几何体为一四棱锥.在解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论证平面POB与底面OABC垂直,否则不能够直接使用h1+h2=3.

图3

分析2(不等式法)通过平行于底面的平面{z=c}(其中0≤c≤3)来截2个四棱锥,分别与2个四棱锥的8条棱相交于8个点,通过2个四棱锥公共部分点的坐标所满足的不等关系求解.

(1)

评注本方法思路新颖,通过简单的不等式运算,即可得知“临界”状态下z的值,从而求其体积.

分析3(向量法)由上面的分析可知,2个四棱锥相交部分构成一个新的四棱锥,新四棱锥的顶点为直线PB和QO的交点P′.

设M为线段PB上的任意一点,则

(3-2 λ,3-2 λ,3 λ),

因为点P′既在直线QO上,又在直线PB上,所以

评注本解法使用了向量作为运算的工具,前提是已知2个四棱锥相交部分为一个新四棱锥.通过向量的简单运算,可以直接求出新四棱锥的顶点坐标,避免了解法1中繁琐的论证和运算.

由此,笔者有以下4点思考:

1)立体几何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推理能力.除了常规的考查(如点、线、面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简单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异面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计算)外,笔者认为应增加一些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2)立体几何与不等式,看似关联度不高的知识点,只要勤于思考,它们之间也可以嫁接,产生美妙的解答.我们在平常的解题训练中,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去发掘优美的解答,每一种解法都代表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3)高考和自主招生作为选拨人才的一种考试,势必会在题目的难度上设置一定的梯度.笔者认为,以后的考试会逐渐增加一些不常规的题目,“多考一些想,少考一些固定套路的算”.

4)数学的思维过程是“观察—抽象—猜想—论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遵循数学的思维过程,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思考问题.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有“懂而不会”的现象,实际上学生不是真的“懂”,而是被迫地接受和记忆知识,没有探究的过程.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参与,去探究、发现数学的美.

猜你喜欢

棱锥思考问题顶点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上)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棱锥的体积计算话思想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按图索骥
把“根”留住
对正棱锥角的研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