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音
2016-01-05
声 音
Voice
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推动军工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科学的探索实际上没有军用、民用之分,而是用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使它更好地发挥效率。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对一个大国来说,军民融合的最高境界不是节约资源,而是通过军民协同创新,使本民族登上世界先进技术自主创新的神圣殿堂。
——国防大学姜鲁鸣
军民深度融合最根本的标志应该是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技术基础、统一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也就是原本相对分离的科学技术基础必须根植于国家科学技术基础之中,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必须根植于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之中。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游光荣
必须加大法规建设力度,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具体规范,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
——《学习中国》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需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合力。就我省而言,这个“特色”体现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上。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动军民优势资源、先进技术双向流动、相互转化。
——《四川日报》评论
当前世界各国科技和军事的竞争,实质是对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是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博弈,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
美国军力底子雄厚,双方军力的平衡至少要过很多年才会实现。至于长期来看美中军力谁强谁弱,更多取决于两国经济实力,尤其是中国改革成不成功。
——兰德公司军力报告首席作者何理凯
民参军不是一蹴而就,民口企业要早做准备、多练内功。民营企业不能为了“参军”而“参军”,也不是所有民营企业参军政府都要扶持,所谓民参军企业的“门槛”,根本还在于企业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
要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工作格局。实现规划融合,坚持资源上整合、力量上共用、项目上共建、成果上共享,加强论证设计,搞好供需对接,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
——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
把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打破军民产业之间相互分离的现状,使民用技术服务于国防建设,军用技术服务于社会大众,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率运行。
——微信公众号“战略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