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年画中的民俗特征
2016-01-04江秋红
江秋红
【摘要】年画,是发生在民间年节习俗里的艺术,是围绕着年节文化信仰的艺术。年画的出现、发展与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民众普遍的文化信仰和习俗的心理需求。年节中的习俗信仰心理需求,也是滋生中国年画的土壤。很多古老的年画题材还体现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导致乡村习俗生活的淡化和改变,依附于年节的年画艺术也随之衰落下来。
【关键词】民俗;年节习俗;年画;避邪;祈福;心理需求
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传统中,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文化特征,还积淀叠加了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的文化信息。民俗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民族地区都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世代流传。它具体表现在社会组织、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农耕习俗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习俗,其他习俗大多由它派生而来。节令习俗中的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中秋节等都是以农时的忙闲以及普遍的农耕心理为基础的。节令的庆祝活动大都是以满足农民特定心理需要为主的礼仪活动,其中也融合了人生习俗以及各种崇拜或禁忌习俗。中国各民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源于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及各种祭祖活动,且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汉族的春节为例,年画、窗花、门笺对环境的装饰,花炮、灯火及游艺活动对气氛的衬托,崭新的服装、丰盛的饮食等,一并构成了春节民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年画,是发生在民间年节习俗里的艺术,是围绕着年节文化信仰的艺术。对一个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民族而言,“年”既是主要生产周期的记忆,也是农耕生活节奏的体现。古老的年节是敬奉神祈先祖的节日,也是祈求丰收富足的节日。年画是年节民俗意义上对画的称谓,表现了民众对年节的心理需求和美好愿望。
年画的出现与中国远古时代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丰收的祭祀活动是“年”的最初起源,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成为新旧时间交替的社会仪式。西周初年,年的周期交替过程得到重视,便形成了庆祝的固定节日。据文献记载,人们对年画题材中两个重要门类——“门神”和“灶神”的崇信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门神”即画在门户上用以祛邪的神荼、郁垒、神虎、金鸡等形象。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上古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人,能捉鬼除邪。他们带着神虎在百鬼出入的度朔山桃树下捉拿害人之鬼以饲虎,而且在大桃树下有一支金鸡,迎着太阳高歌鸣叫。因此,人们在新年来临之际,就把神荼、郁垒和神虎的形象画在门上以祛邪,把金鸡画在门上是表示对阳光幸福的向往。汉代的门神可能直接绘于门上,今固不存。但在山东、河南、辽宁等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砖石上还得以窥探久远的汉代门神——“神荼、郁垒”的艺术形象。“灶君”始于春秋战国,与门神一样都是年画流传的重要题材。隋唐时期,古老的门神题材中融进了释、道、儒等宗教文化色彩,如药叉、天王、力士等形象出现,显露出世俗化的倾向。唐代“钟馗”形象的出现,从统治者上层普及到了民间,成为民间禳灾避祸的崇信对象。与此同时,源于远古宗教信仰观念的民间诸神,随着中国道教和西来佛教的盛行,通过雕版捺印或刻印的方式得到传播和普及,并逐渐演化为后来的民间“纸马”艺术。
年画的发展在宋代形成一定规模,并广泛融入世俗生活中。宋代经济的恢复、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定,促使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而世俗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基础。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年画艺术广为传播的技术条件。这一时期,经营民间绘画的画市,以门神、灶君、钟馗、纸马等为主要题材的“纸画儿”和专门生产纸画的作坊出现,年画的内容和品种也更为扩充,还增加了表现社会现实和日常民间生活的内容,如庆新年、美人、戏曲、杂技等,并出现了着色和套色的年画品种。宋代的年画已由自发的民间信仰形态转化为世俗生活必备的日需品的商品形态,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明代中后期商业手工业的长期发展,至清朝前期一百多年的长治久安,农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为年画提供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和巨大市场。水印套色技术的成熟运用不也为年画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持。题材的不断扩充,形式丰富多样,促成了年画大普及大繁荣的黄金时代。
年画的出现、发展与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民众普遍的文化信仰和习俗的心理需求。年节中的习俗信仰心理需求,也是滋生中国年画的土壤。春节是中国古老隆重的节日,又是一岁的开始,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安泰、灾病不临等愿望,都寄托在岁首的春节。因此张贴年画成为祈福迎祥、驱灾辟邪、欢乐吉庆的象征,古老的年画图式中遗存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的生存记忆。年画为终年操劳的平民百姓享受短暂的年节欢乐增添光彩。而年画的民俗功能与文化内涵又是多样丰富的,既能体现出传统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等习俗文化观念,也有社会伦理教化和传播的实用功能。“最有学问”的“戏曲年画”成为人们审美和教育的重要工具。年画艺术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为民众所熟知和喜爱。所以年画艺术长期在中国漫长的以农耕文化生活中,成为普通百姓寄托生活理想和美好愿望的精神替代品,成就了乡土中国的民间“读图时代”。
很多古老的年画题材还体现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演变,如门神的题材。门神最早期是神荼、郁垒一类的避邪形象,起着驱邪护佑的心理作用。宋代以后就出现了以“门丞户尉”为代表的文门神和武门神。他们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辟邪,也是祈福的门神。这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活富足美满的幸福要求提高了。明代以后,门神分成了四类:将军、福神、仙子、童子,而且还装饰宝马、蝠喜、瓶安、爵鹿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这里门神已经不只是避邪和祈福的作用,而是想把一切美好的祈愿都在新年里体现出来。清朝以后,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门神形象的品类更多起来,吸入了许多民间文学、民间戏曲中的角色人物。
在规定的时间将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也是一种传统的民俗行为,是民间文化的记忆方式。年画的体裁形式大致分为贡笺、中堂、对屏、屏条、门画、窗画、墙画、案子、历画、斗方、纸马、花纸等等不同的类型。而在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不同,年画得需求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年画。如山东杨家埠冬天寒冷,墙体很厚,年画中便有专门贴在窗口的“窗顶”与“窗旁”;河北一代农村喜好灯彩,武强贴在花灯上的“灯方”便很是盛行;山西风沙大,就有在橱柜与门首垂挂年画的习俗,叫“拂尘纸”,既可以装饰,又可遮土。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视觉艺术和审美方式影响着市井文化审美趣味的喜好。如今,乡村文化的发展正和都市世俗文化接轨,传统的年画产业正在经历着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导致乡村习俗生活的淡化和改变,依附于年节的年画艺术也随之衰落下来。而生活方式的变迁和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普及,带来的是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倾向,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年节的文化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传统年节艺术的衰落。如何在今天的年节中,延续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艺术,是一个文化自省与文化创造的双重命题。
【参考文献】
[1] 胡俊涛. 中国民间美术[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 乔晓光. 中国民间美术[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