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供给不均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016-01-04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公共产品均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供给不均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栾博琳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101312

[摘要]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新医改的工作重点之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够保障城乡居民最基本,最有效、最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但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两大问题。作为理应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却呈现出了不公平的现状,因此亟需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和分析。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会公平;公共产品

前言

近年来,我国将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是广大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关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由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的五个“统筹”概念,排在首位的便是统筹城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自然也包含在其中。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均问题的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较快增长,居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的问题日渐凸显,公共卫生服务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国家投入不足且城乡差距大

(1)政府卫生总体投入不足并且结构失衡。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过低: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中国目前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1%,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比重6.2%。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比例也不断在变化,“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和环境卫生等方面”i。其中个人支出所占的比例过大,但近年来始终保持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58.98%下降至2011年的34.8%,而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的比例较低。在农村,卫生总费用中这种比例失衡更为明显。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就现状来看,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仍需努力。政府卫生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也不利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虽然公共卫生支出中公费理疗保障经费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其受众并不局限于政府行政事业职工,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使参与其中的农村人口也也能享受公费医疗,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仍主要是大病保险,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展十分受限。

(2)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在城乡间有明显差距

农村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过低,2012年,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居民,卫生总费用仅占全国的23.7%。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院、卫生院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三大主要承担机构ⅱ,而在新医改实施之前,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在各项上都明显向城市倾斜,总量上更可以看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如表1),城市卫生费用增长率也远高于农村(如图1)。

表1 2002年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城乡列表

数据来源:王晓洁,《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图1 卫生总费用城乡分配

2.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设施分配不均

在资源配置方面,农村远远不及城市,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由于农村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硬件设施上发展滞后,农民大多选择在最近的卫生机构,如村卫生室,来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疫苗接种等。我国行政村的数量在建村支合并浪潮中不断减少,但行政村的地理范围也由此相对扩大了,进而从居民住所到村卫生室的距离也变得更远,加之交通不便,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减弱,居民就医难度大;另一方面行政村的人口也因此增加,村卫生室的承载量增大,其设备、人员逐渐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要。相比之下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可以较好地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可及性较强。

3.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差距

2008年底,我国卫生人员总数为616.9万人,其中农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为93.8万人,同2007年相比,总量上增加了26.2万人,而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增加量仅为6552人。在质量上,我国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中拥有硕士学历的仅为1.3%,具有博士学历的仅为0.3%,并且高学历和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卫生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医生中,具有中专学历的中游21%,具有大学学历的只有1.4%,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乡村医生甚至并不具备国家规定的从业条件。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均的原因分析

(1)公共服务制度上的城乡二元化

虽然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但一直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始终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各种壁垒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资源分配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影响到了医疗保障制度:在城市,居民享受着各型各类的保险待遇;而在农村却只有水平较低的医疗救助,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免于“大病致贫返贫”,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强调的只是“大病统筹”,并没有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障。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时间不长,使得这一差异更为明显。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于城市,导致这一不均等现象愈发严重。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虽然同比去年增长13.5%,但对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6959元仍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倍多。农村居民对于不能像医疗服务一样迅速产生疾病的治愈等明显成效的公共卫生保健本就不够重视,更不会在较低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去进行公共卫生消费。这就导致了公共卫生产品的经营不善,投入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物力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符合条件或者水平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向城市聚集,一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二来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再加上城市生活环境的优越,使得农村更加无法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

(3)地方政府并不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建设

尽管今年来国家一再指出基本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性,但许多地方政府仍对其采取放任态度,交由市场调控。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进行主导提供,交由市场必然会使公共卫生服务市场混乱。市场定价会导致许多贫困家庭由于无法支付服务费用而被拒之门外,失去了其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无法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

5.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体现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因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人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三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要评估及制度建议[J].湖南社院学报,2009(2).

[2]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1).

[3]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2007—01—31(09).

栾博琳(1992-)女,黑龙江大庆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14级审计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公共产品均等化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山南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公共产品消费视角下边缘地旅游剥夺及其应对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公共产品性质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上海体育游憩空间扩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