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多少兴亡事 独怆然而涕下
——“怀古咏史”诗鉴赏技巧例谈
2016-01-03四川窦银强特级教师
四川 窦银强(特级教师)
古今多少兴亡事 独怆然而涕下
——“怀古咏史”诗鉴赏技巧例谈
四川 窦银强(特级教师)
“怀古咏史”诗历来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点题材之一,由于“怀古”与“咏史”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上有许多重合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没有关注“怀古”与“咏史”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上的差别,在理解和答题时不够准确,造成丢分。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感情基调多含蓄沉郁。
一、怀古诗
一般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其内容侧重于:①仰慕先贤之敬意、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建功立业之渴望。②昔盛今衰之感慨、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慨叹、人民疾苦之同情、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抨击。③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鉴赏怀古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作者“怀”的什么“古”?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感情,作者为什么怀古?再次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另外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品味技巧。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感叹自己年过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无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面对小朝廷苟且偷生的现状,抨击社会现实,抒发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有的咏史怀古诗或对历史做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或做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并不在诗中,其感慨只是借史抒怀的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比、直抒胸臆、借古讽今、用典等。
1. 怀古伤己
答题指向:①建功业志向,抒对古人缅怀之情;②悲年华消逝,叹壮志难酬。
(1)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型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析:遭遇相似,同病相怜
昭君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 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 环珮空归杜甫 才华横溢 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 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2)遭遇不同,对比失落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遭遇不同,对比失落
周瑜 年龄:34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苏轼 年龄:47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本诗从思想感情看: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对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从表现手法看:对比;以景衬情,寓情于景
总结:只要抓住历史人物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联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2. 怀古伤今
答题指向:①抒昔盛今衰感慨,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借古讽今;②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1)前车之鉴,以古讽今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采用前车之鉴,以古讽今手法:古有刘义隆,仓皇北顾;今有韩侂胄等人,草率出兵。今昔对比,物是人非。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现在一片神鸦社鼓。从思想感情看,揭露了草率北伐的必然失败。批评百姓忘记国耻,朝廷苟且偷安。采用了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
(2)物是人非,昔盛今衰型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晚唐诗人,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解析:这首诗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于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总结:从内容看,抒昔盛今衰之感慨、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慨叹、人民疾苦之同情、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抨击。从表现手法看,多用直抒胸臆、借古讽今、用典等。
3.理性反思
作者置身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借鉴历史教训,表达独特观点,启迪后人。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解析: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首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二、咏史诗
诗常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有的委婉地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有的借以抒发愁情幽愤,有的寄予政治仕途感慨或个人操守情怀,有的讽喻某人或某社会现象。从结构上: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从思想内容上,一般多抒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或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鉴赏咏史诗首先要弄清作者所咏之史实,即“咏”的什么“史”?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感情,即为什么要咏这个“史”?再次要领悟感情,作者借史表达了什么感情?另外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写景技巧与手法。同时注意看清标志:标题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咏怀”。
艺术表现手法多采用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语言多含蓄沉郁。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表达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从古至今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解析: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 “空城” “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解析: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台 城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解析: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伤己。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