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的影响
2015-12-31柴存社
柴存社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中心卫生院 宁夏石嘴山 753400)
痔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目前对脱垂性痔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有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等[1],本研究对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对肛管口径变化的影响是否不同,以为临床治疗脱垂性痔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中重度脱垂性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脱垂性痔分度为Ⅲ-Ⅳ度。痔核个数≥2个。(2)年龄在18-60岁之间。(3)未合有手术禁忌症,同意进行手术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TST组与PPH组,每组各40例,TST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6(43.28±4.22)岁,病程3-23(16.84±5.20)年,痔分度Ⅲ度18例、Ⅳ度22例;PPH组中27例、女13例,年龄25-58(43.76±4.15)岁,病程2-34(15.17±5.29)年,痔分度Ⅲ度19例、Ⅳ度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常规术前进行清洁灌肠,禁食水8h,术区进行常规备皮,采用腰麻。麻醉满意后进行手术。先手指扩肛然后用导管配合肛门镜进行扩肛,肛门镜根据痔核分布及数目选择双开式或者三开式。TST组拟切闭的痔上黏膜位于开环式的窗口内位置,在痔上黏膜采用可吸收线进行分段荷包缝合,两个痔核分别进行缝合及牵引,荷包在齿状线上3-4cm位置,将吻合器进行旋转使其头部和体分开,头部在直肠内将荷包线从吻合器体上孔导出,旋进吻合器完成击发、切割及吻合过程,20s后取出吻合器,有出血可进行缝合止血,两个吻合口间有搭桥时可直接剪断后进行缝合止血即可。PPH组插入肛门镜后,在齿状线上3-4cm处行黏膜下荷包缝合,将缝合通过吻合器体上孔导出,持续牵引顺时针旋紧吻合器使得脱垂黏膜通过肛门镜窗口被牵进吻合器钉槽内,完成击发、切割及吻合过程,30s后取出吻合器,有出血时处理采用缝合止血。
1.3 观察指标及临床判定标准: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肛管口径变化及排便通畅程度。肛管口径测量时由助手帮助暴露肛门,将肛管口径测量器插入肛门内将黏膜完全撑开后进行读数。术后1个月时排便通畅程度评分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相关文献[2],总有效=痊愈+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肛管口径及排便通畅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肛管口径及排便通畅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治疗前后肛管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治疗后肛管口径较治疗前稍有缩小(t=2.45,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通畅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16.66、t=16.23,P<0.01),TST组较PPH 组评分更低(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肛管口径及排便通畅程度评分比较(x±s)
2.2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TST组治疗后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2例,PPH组治疗后痊愈3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3 讨 论
脱垂性痔较为严重时患者排便不畅,并且会出现疼痛感,对严重的脱垂性痔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共识,如采取痔动脉结扎、PPH术等,相对来说术后大多数患者均症状得到缓解,但是部分患者在进行PPH术后由于切除了痔上黏膜,因此对肛管正常生理形成一定破坏,导致术后排便不畅、肛门下坠等并发症发生[3]。TST术式时在PPH术式基础上形成的,与PPH术式差异性在于不切除痔上黏膜,采取分段切除只是对痔核上黏膜和痔核本身进行切除吻合,正常黏膜得到了保留,避免了痔上黏膜被大范围切除导致的术后肛门坠涨等并发症发生,因此既能减少对肛管直肠附近黏膜和肛垫的损伤,又使得肛门周围的精细感觉及舒缩功能得到了保护,起到对痔体的悬吊、减积和减流作用,因此更注重了微创的理念。本研究对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TST组治疗前后肛管口径比较无明显变化,PPH组治疗后肛管口径较治疗前稍有缩小,这主要是由于PPH术式对痔上黏膜切除方面更广,导致术后出现少缩小,两组治疗后排便通畅性交术前均明显得到改善,但是TST组较PPH组改善更加,这也说明TST术式对肛管保护是优于PPH的,同时观察治疗疗效两组均无明显不同,表明两组术式在治疗疗效方面是无明显差异性的,治疗脱垂性痔疗效均肯定。
综上所述,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TST在术后肛管口径变化及排便通畅性方面优于PPH。
[1] 翟敏,张永安.痔脱垂的手术治疗现状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8):102-103.
[2] 王艳,王业黄.开环式痔微创吻合器治疗脱垂性痔病术后排便通畅程度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68):551-553.
[3] 马存林,鲍聚喜,冯作鹏,等.PPH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111-112.
[4] 成川江,王启,吴韬,等.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4):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