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诊断的运用
2015-12-31黄仁树
李 娟,黄仁树
(四川省什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什邡618400)
目前兽医实验室诊断主要分病毒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细菌学诊断三类。细菌学与病毒学诊断在基层实验室开展得不多,应用最普遍的是血清学诊断。
1 血样采集、保存和运送
1.1 血液采集 血清学诊断的样品主要是血清。家禽采用翅下静脉采血,小猪采用卧式采血,中猪和大猪采用立式采血,奶牛采用尾静脉采血是造成应激最小、最方便的采血方法。血清学诊断中应注意在畜禽抗体高峰期进行血样采集。
血样采集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针头、容器、采血部位均应消毒。采血人员应熟练掌握采血技术,并选用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进行采血。采血前应做好保定工作,并选准进针部位,猪的前腔静脉越往头部越浅、越细,越靠胸部越粗、越深。采血过程中应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对家禽进行采血时针尖应顺着血管向前推进,若推偏则会引起血肿。
1.2 血清制取 血清制取方法:自然析出法,采血后将注射器活塞向后拉1~2cm,留出血清析出的空隙,并将血液呈30°左右夹角静置,让血清自然析出,通常温度高血清析出快,夏季一般静置1h血清即可析出;离心法,即将注射器内的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不能用力推,也不能震荡,否则易发生溶血),待容器内的血液凝固后,用离心机离心,离心的血液上层即是血清。采用离心法需凝血后再离心,否则离心出的是血浆。
1.3 血样保存和运送 血清制备后应置于4℃条件下冷藏,并在24h内送检,如24h内不能送检,则应将血清置于-20℃条件冻存,注意不可反复冻融。
血样运输过程中,避免容器破损,样品装入冷藏箱前应铺设衬垫。
需注意的是所有盛装送检样品的容器应贴上防脱标签,同时应填写采样单,标明采样时间、采样地点、编号和样品名称、畜禽品种、免疫情况等。
2 血清学诊断
2.1 试剂和器具 进行血清学诊断的试剂应有批文批号,使用时应注意试剂的有效期,诊断试剂的有效期通常比较短,有的有效期只有3个月,化学试剂主要选择分析纯。
另外,移液器量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选用适当容量区间的移液器误差会更小,如ELISA实验中,样品的稀释倍数都较大,样品加样量很小,故移液器应选用与之较为接近的量程。在血清学检测中经常会用到96孔血凝板,通常猪瘟的间接血凝试验选用110°V型板,而禽流感和新城疫的血凝试验选用90°V型板,因为在同等时间内不同型号板的血沉降效果不同。
2.2 实验室仪器校正 在血清学诊断中,常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水浴锅、酶标仪、纯水器、灭菌锅、移液器和恒温箱。
电子天平在第一次使用、长时间未使用、移动位置及气温变化时都要进行校准,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水浴锅应经常检查水浴箱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和实测温度是否一致,一般允许有±1℃的误差。对酶标仪应经常维护光学部分,防止滤光片霉变,并定期检测校正。纯水器应注意器滤芯、反渗透膜和纯化柱子是否超出使用寿命,如果失效应立即更换,否则会影响纯水的质量。灭菌锅的安全阀、温度表、压力表要定期校验,以确保设备正常。移液器可用分析天平辅助校正取液量。恒温箱的电动轴承每半年应加油一次,并经常检查恒温箱所示的温度和实测温度是否一致。
2.3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血清学诊断中,一是所用的器皿应洗净,配好的溶液都需进行灭菌处理,并注明溶液名称和配制日期,配好的溶液应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或冷冻保存。二是所用的电子仪器在用前10min应打开预热,以达最佳工作状态。三是使用移液器时,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应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吸液时应保证枪头无气泡,每次实验后应将移液器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复原,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四是所用溶液和试剂应取多少用多少,未用完的溶液或试剂不能倒回瓶中。五是控制好实验室温度,通常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特定的实验要控制到相应的实验室温度。
2.4 生物安全措施 基层兽医实验室一般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但进行人畜共患病等检测(如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仍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潜在威胁。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提高防护意识,了解生物安全措施对自身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实验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用紫外灯或消毒剂消毒。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室、实验台面进行消毒,废弃物应消毒后做统一处理。个人应戴好手套、口罩,穿好鞋套和实验服,实验结束后应洗净双手。
3 实验室记录
采样记录一式两份,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采样单位备案。
通常采样记录应包括:畜主姓名、畜主电话、畜禽场地址,动物种类、数量、日龄和免疫情况。采样记录单一定要填写详实,它对分析实验结果有重要作用。
血清学诊断实验也应做好原始记录,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样品名称、检测项目、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环境温度和湿度、检查结果、检查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