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进科技创新交流重视商品生产效率——南非的农牧业发展与经验

2015-12-31杨昌明刁运华段利君邝声耀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牧业南非农业

杨昌明,刁运华,卢 军,段利君,邝声耀

(1.四川省农业厅,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省阿坝州畜牧兽医局,四川 马尔康 624000;4.四川省阳平种牛场,四川 洪雅 612360;5.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应南非、肯利亚政府的邀请,笔者一行5人组成的四川省农牧业考察团近期赴南非、肯利亚两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农牧业访问考察与交流。考察团在南非开普敦、约翰内斯堡等地考察了南非鸵鸟养殖场、牛羊家庭牧场以及农场主经营的大面积小麦、玉米、柑橘和葡萄生产加工情况。通过走访与交流,笔者对南非农牧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他们在农牧业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1 南非农牧业的概况

南非国土位于东经17°~33°,南纬 22°~35°,面积122万 km2,人口 4 760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左右。据统计,农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尽管农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高,但是在南非经济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南部非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非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开普敦平原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国有耕地1904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6%,人均耕地面积0.4hm2,灌溉面积不到100万hm2,农作物多数是一年一熟。农牧业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加上天时、地利的优势,其农牧业产品充裕,而且质量优良,特别是南非经济在非洲名列榜首,其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农牧业市场化程度高,农牧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蔬菜、水果、肉蛋奶类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及援助非洲其他国家。

2 南非农牧业发展的特点

2.1 农牧业具有鲜明的二元结构 南非国内存在两种不同的农牧业生产机制。一种是少数白人农场主经营的发达大农场,是高度市场化的农牧业,占南非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另一种是非洲黑人仅能维持生计的传统农牧业。农场主的农场约有6万个,规模一般在1000hm2以上,集中了全国86%的土地,而71%的传统农业人口只经营14%的土地,人均占有耕地0.1 hm2,生产水平十分低下。

2.2 农牧业商品率和生产率高居非洲之首 由于南非经济开发比较早,钻石、黄金开采业的兴起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对农牧产品需求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和生产率。2010年南非农业拖拉机拥有量为15.6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7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谷物8700kg,生产肉类860kg。粮食、肉类自给有余,并大量出口。

2.3 地域特点明显 南非农牧业因为地区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玉米集中在西北部,水果、小麦集中在西南部,棉花集中在北部,畜牧业集中在中部山区和半山区等。由于集中连片形成大规模生产的产业带,所以产业化经营程度高。

2.4 重视适度开发和生态保护 南非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国家一方面支持有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项目,另一方面特别重视资源的适度开发和生态保护,决不允许盲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环境,防止化学制品危害人们的健康,南非政府很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尽量采用豆科作物秸秆、牲畜粪肥、有机废物等来保持土壤肥力,对病虫害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笔者考察了南非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占地3.95km2,完全按照自然生态方式保护野生动物,大量的角马、羚羊、斑马、蛇、豺狼、狐狸、野兔和非洲草原、灌木融为一体,体现了大自然的良性生态循环。

3 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南非农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占非黄金出口额的30%左右,每年创汇18~20亿美元,较好的年份可达30亿美元。

3.1 农业 玉米是南非居民的主食,也是南非最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在1 000~1 300万t,总产量为非洲第一。

南非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葵花籽和花生。南非是世界第十大葵花籽产地,主要分布在马普马兰加省高草原、西北省和自由州。花生集中于北方省、马普马兰加省、自由州北部和西北省。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蔗糖产区及出口地区。播种面积常年在30万hm2以上,年产量达到210~240 万 t。

园艺业分布比较集中,近些年来发展较快。水果常年产量在420万t以上,蔬菜产量在210万t左右。

南非政府已开发了多处大型水利设施。正在建设中的奥兰治河流域水利工程建成后可增加30万hm2灌溉面积,使全国灌溉面积增加40%。在耕作技术方面,南非在农牧场中大力推广了轮耕制,对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2 畜牧业 南非畜牧业相当发达,商品性畜牧业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区域。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所需肉类85%属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种植业。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养羊国,养羊业超过养牛业。2012年绵羊的存栏数为3 490万只,山羊970万只,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所产羊毛90%以上供出口。南非引进了卡拉库尔新品种,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卡拉库尔羔羊皮的供应地之一。

南非养牛1640万头,主要分布在北开普、东开普、自由州和夸祖鲁-纳塔尔部分地区以及北方省。南非全国乳牛场分布很普遍,主要集中于自由州东部、北部,夸祖鲁-纳塔尔的草原,东西开普、豪腾省大都市区以及马普马兰加的南部地区。

3.3 渔业 南非渔业也很发达,海岸线长达6 000多km,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3.4 农牧业对外贸易 南非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玉米、蔗糖、羊毛、食用油、花卉、果汁、葡萄酒、肉类等。农牧产品拥有广阔的地区市场。1994年,南非加入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为推动南部非洲地区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为其农牧产品顺利进入邻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非农牧业在国际、地区间的合作前景是比较广阔的。南非有自身的科技优势,有条件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农牧业部门之间的广泛合作,也有助于南非与共同体各成员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南非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委员会(ARC)在布鲁塞尔、巴黎、罗马、日内瓦、华盛顿、布宜诺斯艾利斯都设有代表处,主要是为国家提供国际农牧业发展、农牧业政策方面的最新信息,以及就共同关心的农业问题寻求国际合作。

4 南非农牧业发展的经验及问题

4.1 主要经验

4.1.1 南非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的措施。如:政府颁布了扶植农牧业的法令,增加了对农牧业的投入,重视水利建设,提高农牧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牧产品的运输价格,制定保护农牧业的关税政策等。此外,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教育,许多中小学都设有农业专题课程。

4.1.2 重视农牧科学技术的研发。农业研究委员会(ARC)是南非的国家级农业研究实体,由农业部和工艺科学部共同领导。ARC有17个研究所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个试验站,ARC和各省农业研究机构及大学的农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国农业研究体系。研究机构的装备先进,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条件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媲美。

4.1.3 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业部大力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农业、园艺、兽医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ARC的很多研究都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紧密联系。南非政府在改良农作物和牲畜品种,预防病、虫、害方面已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使农业科研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4 广泛应用现代农牧业技术,重视农牧业教育培训。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许多农牧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高产品种,实现了农作物和禽畜的良种化。南非通过引进优良的美利奴羊和卡拉库尔羊,培育了多种肉用牛。因常常受到干旱的威胁,为保证饲料供应,南非开发了新型饲料,受到世界的普遍重视。兽医部门还研制了几十种疫苗,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牲畜的多种疾病,现已向非洲许多国家出口。

4.2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4.2.1 土地问题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南非现在的土地所有制结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新南非政府成立后提出的“发展与重建计划”提出在农业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到1999年将30%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也有人主张通过发展农业-工业土地,扩大甘蔗、烟草、水果、林业等方面的就业能力,以此来解决土地问题。

4.2.2 农牧业的二元结构和不平衡状况将长期存在。南非绝大多数农产品来自白人拥有的私人农场,这些农场仍是南非发展农业的基础。但是,广大黑人地区人多地少,缺少资金和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下,许多黑人地区所需的粮食还得从白人农场中调运。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南非农业的整体发展。南非政府虽然也开始扶持黑人发展农业,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但要根本改变这种局面,不是短时期能完成的。

4.2.3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南非荒漠和草原多,加之降水量小,干旱是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因此,南非需大力发展水利设施。

5 寻求途径 开拓南非市场

鉴于南非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市场的辐射力和发展农业的良好前景,我们应当重视从以下几方面开拓南非市场。

5.1 寻求与南非进行农牧业合作和开发的机会南非降雨量有限,水资源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可以从流域的角度帮助南非制定实施区域重点开发的计划,兴修小型灌溉设施,发展灌溉农业,提高农牧业产量,以利于增加南部非洲国家的粮食供应,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建立国外农牧产品生产基地。

南非农牧业存在二元结构,很多地区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一些农牧业技术较我国落后。但是,南非有着方便的交通运输,充足电力供应,及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并且有农作物保险制度,又是整个南部非洲的购物中心,市场前景良好,因此我国的企业可以到南非广大农村地区兴办各种养殖、加工企业,如养鸡场、农产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

5.2 积极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 在农畜产品贸易方面,我国向南非出口很少,而从南非进口的主要是烟叶和羊毛,贸易额都不大。四川同南非进出口农产品的业务更少,因此,有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潜力和空间。

5.3 增进农业科学技术交流 南非的农牧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加强与南非农牧业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丰富我们的生物基因资源,学习他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的经验,改进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提供技术成果,帮助他们加快农业发展,为互利互惠的投资、专业技术分享、合作项目以及技术转让等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同南非有计划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5.3.1 四川农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含量,走质量效益增长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南非农牧业产量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技术含量高,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因此,四川农牧业发展必须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走质量效益增长型发展的道路,才能确保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5.3.2 南非对农牧业的投入,都是有国家政策作保证的,特别是重点优势项目的投入比较集中。四川省对农牧业的投入还需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牧业需要从多渠道增加科技和生产投入,改善农牧业科研、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建设,按照十八大要求,努力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重视农牧业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在努力提高农牧业产量的同时,加快优质、特色农牧业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5.3.3 人口承载力过重是四川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考察中笔者注意到,南非的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比较是协调的,生态、环境、资源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比较也是协调的。而四川现有人口已经是资源人口承载力的2.5~3.2倍。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四川人口增长的主体。人口过快增长,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过度垦殖和掠夺性开发严重破坏了四川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大量透支,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保证四川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3.4 重视农牧业立法。南非的法制健全,各项事业均依法办事。目前,我国在农牧业立法方面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加强农牧业生产发展保护性的立法,确保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发展;加强对农牧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标准的立法,确保农牧业生产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法律基础;加强农牧业投入的立法,确保农牧业发展得到应有的支持;加强对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的立法,确保农牧业发展得到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支持。

猜你喜欢

农牧业南非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非的多彩暑假
完美再赴南非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