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为何这么难?
2015-12-31杨骞
杨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校长
在教育家办学过程中,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都在探索的问题。
十几年前,在我国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我从大学的理论研究者转身为中学校长,开始了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当时,我就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校长的管理视野中“教师第一”,校长不仅要研究,更要大力做好教师发展工作。同时撰文指出,教师成长有三个责任主体:政府要为教师成长提供政策性支持,为教师职业成为专业创造条件,要为全面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而努力;学校也要为教师成长承担一定责任,毕竟“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教师个人是自身成长的责任主体,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主体,教师自身没有发展意识和行动,没有发展动力和意志,那么教师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在学校办学中总是遭遇重重困难,倡导教育家办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折射出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在更高的层级上强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成长,学校责无旁贷;教师成长,学校如何尽责?
把“教师发展”作为办学目标之一
因为学校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充分发展”,所以教师发展不仅应是办学的直接目标,而且也是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重要间接目标(或称作过程性目标)。
由教师管理观转向教师领导观
在学校管理视域中,学校的各级领导是管理者,而教师主要充当着被管理者的角色。这是一种传统教师管理观,更是一种不利于教师成长的教师管理观。教师只有成为学校组织的主人、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人、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才有可能成为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活的主体。
实施指向教师发展的促进措施与激励政策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由几十名甚至几百名教师组成,需不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理”?答案是肯定的。但学校这种管理行为,其重点在于对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的管理,这种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了促进教师成长。比如学校的听评课制度,最终要落实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一方面帮助上课教师分析教学、改进教学,听课教师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另一方面,学校一定要有旨在促进教师成长的激励政策,因为教师也需要鼓励,鼓励是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策略。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以及相关教师发展都应该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也一定要与教师成长紧密相连。
学校要唤醒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引导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
遵循教师在个人实践中成长的根本规律
通常认为,理论学习、同伴交流、课题研究、自我反思等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殊不知,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就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正所谓“教学相长”。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既是把学习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际、重建自己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剖析教材、二次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探索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的实验过程,也是体验职业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管理学生的工作,既是认识学生特点、研究学生成长规律的探索过程,也是建构师生关系、增加育人经验的过程……凡此种种,不都是教师成长的应有之义吗?所以,我强调教学管理,它不只具有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指导职能。通过检查教案,指导教师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听课,指导教师如何有效教学;通过考核评价,明晰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另外,即使是教师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同伴交流,也不可能脱离教师的实践。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是教师学习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主要形式,同伴交流更不会离开个人教育教学实践。
为教师成长提供分类培训
不同教龄、年龄,不同职称、职务的教师,他们的需求不同、身份不同、经验不同甚至工作压力也不同,所以分类指导和分类培训势在必行又至关重要。比如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这几个不同的群体需要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对于全体教师,重点在于做好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指导教师做发展规划时,我们要重视教师在学校承担的多重角色,教师既是教育者、指导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还是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每一名教师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规划自己短期和长期的发展。
为“教师成为自身成长主体”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把教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留给他们更多自由的时间;为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外出培训的机会;为教师搭建更多展示才华、发表成果的平台;为教师创设自己培训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氛围……诸如此类工作,学校要理所应当地承担,竭尽全力地做好。另外,学校要唤醒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引导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比如,引导教师进行“每日十问”:上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准备好?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了吗?课堂上我尊重、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了吗?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课堂上我恪尽职守、投入激情了吗?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得怎么样?今天我的“得”与“失”在哪里?明天我还有哪些工作和任务?今天我快乐吗?
每一位校长、教师,要想成为教育家,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特质呢?我认为一个教育家应该是懂教育、有思想、善于创新的人;是一个有追求,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是一个具有时代感、全局观念、战略思维的人;是一个关注社会和谐,心系教师发展,致力学生成才的人;是一个公正、坦诚、守信的人。教育家成长必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自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要经历实践磨练的过程,是一个要受到各个方面制约和影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