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功能探讨——基于功能映射视角*

2015-12-31张红芹赵乃瑄

图书馆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图书馆

张红芹,赵乃瑄

1 问题的提出

传统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对象主要是纸质图书与连续出版物。 在e- first、 e- only 大趋势下,图书馆电子资源日趋增长, 图书馆逐步介入机构知识库建设、 科研数据管理等领域, 使得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范畴扩大到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教学课件、 科研数据等全媒体资源。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LS)无法适应多类型资源管理需求, 从而出现ILS 系统与电子资源管理系统(ERM)、 机构知识库系统(IR)等多平台并存但独立运行的现状,一方面对图书馆资源的统一管理提出挑战, 另一方面也对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提出了要求。

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有多种提法, 如“ 全网域级管理解决方案”“ 统一管理系统”“ 服务平台”, 美国马歇尔·布利汀(Marshall Breeding)将它们统称为“ 图书馆服务平台”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 LSP)[1]。 根据国内外文献检索及网站搜索, LSP 研究要集中在: (1)国外现有产品 的 功 能 介 绍, 如 包 凌[2]、 鄂 鹤 年[3]、 Yang,Sharon[4]等分别研究Alma、 Sierra、 Kuali- OLE、WMS、 Intota 和Open Skies 等系统, 介绍系统功能模块包括资源的采选与流通、 电子资源管理、 许可证管理、 用户驱动的订购、 统计分析等。 通过对比分析各系统的功能设计, 为图书馆选型提供参考; (2)国内开发LSP 的理论探讨。殷红和刘炜[5]、 王新筠[6]等分别结合云计算、 知识组织、 社会网络、 关联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未来研发趋势。 赵乃瑄等[7]基于传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要素的网络映射视角以及工作业务流程重组等理念指导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功能设计。 胡振宁、 陈大庆等[8]通过CALIS 组织的用户调研总结图书馆群体密切关注的LSP 的功能依次为与其他系统开放互联、 统计分析功能、 管理所有资源、 兼容多种元数据、 面向用户的松散架构、 异构系统的互操作、 支持用户参与、 联盟协作等。

国外已投入使用的LSP 产品有Alma、 Sierra、OLE、 WMS、 Intota 和Open Skies 等, 但还没有国内图书馆引进国外产品, 因此无法验证系统的详细功能。 从文献介绍可了解其基本整合ILS与ERM 的系统功能, 实现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一站式管理, 但在用户与图书馆的交流与互动方面有所欠缺。 以使用统计功能为例, 电子资源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依然是源于数据库商的统计, 忽略了用户主体的评价因素。 国内研究主要是理论探讨, 如从技术角度、 功能重组与映射角度、 用户需求调研等角度展开, 目前还没有LSP成型产品。 因此CALIS 和JALIS 纷纷启动专项研究, 希望研发出符合国内图书馆需求的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

传统图书馆在纸质资源的收集与编目、 整序与收藏、 服务与评估等领域形成了一套理念和方法体系, 使图书馆较好地体现了四大职能, 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映射是运用传统图书馆学管理与知识交流原理, 让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流程一一对应于新一代图书馆系统中[9]。 赵乃瑄等基于网络映射视角, 从宏观上将传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要素映射到LSP 设计研究中。 本文则基于功能映射视角, 重点探讨LSP 资源管理功能的设计, 即在概述传统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要素及功能基础上, 将传统图书馆资源管理要素映射到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管理模块研究中, 结合当前资源管理需求, 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资源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 希望能为国内相关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2 传统图书馆资源管理要素研究

传统图书馆的职能在于结合服务定位, 采集合适的资源、 进行科学的管理、 为用户提供服务, 并实现资源保存与资源共建共享等目标。 概括起来, 图书馆资源管理要素主要涉及管理对象——资源类型研究, 以及资源的加工目录体系、 组织与分藏、 保存与评估。 鉴于江苏省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占有率较高, 下文中资源管理功能的描述过程中若涉及管理系统或平台, 则以该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为参考, 概述传统ILS 系统下图书馆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管理对象

在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中, 管理对象主要是印刷型资源, 包括图书和连续出版物。 随着电子资源增多, 图书馆通过增加856 字段实现对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编目与发布, 从而基于该平台实现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少部分电子资源的管理。 但出于种种原因, 国内仅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启动了电子资源的编目与管理。 因此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 传统ILS 系统中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2.2 资源目录体系

目录体系是指图书馆确立编制目录的种类及其目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所形成的整体, 通常运用于资源的存储、 处理和检索。 传统图书馆资源管理目录体系中主要包括分类目录、书名目录、 著者目录和主题目录[10-11]。

在传统ILS 系统中, 资源加工主要是以分类法和主题词表为知识组织工具, 以MARC 为基础描述和组织数据[12]。 在该目录体系中, 分类目录、 题名目录、 著者目录的著录与应用很广泛,而主题目录的优势与特征并未显现出来。

2.3 资源组织与分藏

纸质资源的组织与分藏和其纸质资源的物理存在的属性密切相关。 其组织模式包括总馆- 分馆、 图书馆+ 院系资料室、 流通书库+ 样本库,从而实现资源的分藏。 分藏依据基本是根据传统编目系统组织(如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或按学科类别分设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及某专业分馆, 又或按文献类型分藏于图书馆藏地、 期刊馆藏地等。 这种分门别类的分藏方式在实体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样本库与馆藏数字化

传统的图书馆通过样本书库建设实现馆藏文献保存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以藏为主的管理模式, 如单独设置样本书库, 图书长期保存不外借, 仅供教师、 学生馆内查阅。 然而,由于馆藏资源数量的激增与图书馆空间不足的矛盾凸显, 图书馆纷纷取消样本书库模式, 实施全开架借阅。 针对部分有机构特色或特殊价值的文献, 图书馆通过设立特藏室实现资源的收藏与管理。

近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 多个图书馆开始启动馆藏资源数字化工程, 通过对所有纸质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实现资源长期收藏与保存的目标。

2.5 资源使用与评估

在传统图书馆环境中, 所有资源在ILS 系统中都有编目著录, 资源流通基于系统的流通管理模块完成, 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ID, 每次借阅都有详细的记录。 图书馆ILS 系统可统一管理馆藏资源、 用户信息及流通统计。 以江苏省汇文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其使用统计模块可完成馆藏文献统计、 资源利用率分析、 用户成分分析等。 因此图书馆可实时准确掌握馆藏资源数量、 读者信息、 馆藏的借阅使用等统计数据, 从而准确评估馆藏。

3 下一代图书馆资源管理需求

3.1 全媒体资源管理的需求

在当前的混合图书馆环境中, 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体系发生巨大变化, 表现在: (1)文献类型多变, 除图书与连续出版物外, 还包括专利、 标准、 期刊论文、 博硕士论文、 实验数据、 视频;(2)载体形式多样, 分为实体纸质资源和虚拟电子资源, 且电子资源的比例日益增大; (3)资源来源广泛, 包括商业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 OA 资源、机构知识库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解决图书馆面临的全媒体资源的管理是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首要和必备功能。

3.2 资源多元化需要多角度的分类与揭示

资源的多元化和海量性特点使得用户更希望能快速、 准确得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因此传统的分类目录体系失去了其优势, 用户更希望能获得个性化、 特定主题范围的所有相关资源。 因此要求图书馆根据用户群体属性、 细分学科领域、 主题特征等进行资源的虚拟分藏, 为用户提供精确、 全面、 深入的信息服务。 资源的分类与组织除了依靠传统的分类目录、 著者目录、 题名目录等, 主题目录的应用性也亟需提高, 且需要引入新型知识组织工具如RDA、 RDF 等进行资源的多角度揭示。 另外, 网络社区环境中, 用户通过评论或标注对资源进行个性化描述, 这也为资源的组织提供依据[13]。

3.3 资源长期保存的需求

纸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除了通过密集书库保存纸质图书外, 目前已有图书馆通过馆藏资源数字化的方式实现资源电子版本的保存。 而当前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 其订购获得的是资源的网络访问权或名义上的永久访问权, 资源其实保存在数据库商的服务器上, 一旦图书馆停止订阅或数据库商破产等, 图书馆有可能丧失之前订购资源的访问权限。 这类资源的长期保存一直是图书馆界比较关注的热点。 当然, 部分图书馆通过自主建设然特色馆藏数据库、 机构知识库、 资源本地化建设等推动并实现少量电子资源的“ 藏”的目标。

3.4 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呼唤数据重用与数据关联

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发展过程中, 各图书馆纷纷启动特色资源库建设、 机构知识库建设、 教学课程与课件资源平台建设等,然而大多数图书馆是基于某一个平台实现单一的功能, 导致系统多样、 功能分散、 资源元数据格式差异、 数据重复加工、 同样的数据重复存储导致的数据冗余、 系统相互关联性弱等等问题。 迫切需要基于一个通用数据格式解决资源加工问题, 并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重用与数据关联。

3.5 资源评价功能的完善

传统ILS 系统可以实现资源、 用户及流通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评估等, 图书馆可全面掌握与主导资源的使用评估分析。 然而在混合图书馆环境中, 纸质资源依然可以通过ILS 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而电子资源的分散管理现状, 导致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估主要依赖于各数据库商提供的统计数据。 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数据分散在各个数据库商的服务器上, 图书馆无法实时获取, 且无法甄别数据的真实性, 等于是图书馆对该类资源的评估管理失去了控制权。

目前图书馆逐渐重视将资源使用过程中终端用户的评价纳入资源评估体系中[14]。 而如何及时处理、 收集用户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评价数据,以及评估数据的完整、 实时、 真实、 可用, 是图书馆关注的重点与实际需求。

4 传统图书馆与下一代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功能分析

基于以上传统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要素归纳,结合全媒体环境中图书馆资源管理的需求分析,重点考虑资源类型的多元化及载体形式的电子化, 从资源管理对象、 资源加工、 资源组织、 长期保存、 使用评估5 个角度构建传统图书馆与下一代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功能映射如表1。

表1 传统图书馆与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功能映射表

5 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之资源管理功能

5.1 总体目标及框架

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中, 实现全媒体资源管理是其首要功能, 资源的统一编目管理、 科学组织、 长期保存、 准确评估等是迫切需要满足的业务需求; 通过加强资源管理与服务的互通互动, 推动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 进而提升图书馆职能与价值实现; 通过扩展图书馆管理资源管理范畴, 推动数字资产建设。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整合、 重组技术, 做到与外部相关平台具有友好的联接性, 与全网域信息交流具有融合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大数据时代信息关联、 信息交互需求。 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功能设计示意图见图1。

(1)面向管理需求: 实现全媒体资源管理、 用户管理, 方便实时获取各类资源的使用统计评估。

(2)面向馆员业务: 基于一个平台实现所有类型资源的评估与遴选、 加工处理, 通过数据重用或关联数据完成资源建设与多维组织揭示, 减少重复劳动与数据冗余, 实现资源长期保存与数字资产建设。

(3)面向用户: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定位于图书馆馆员业务处理, 不面向用户提供资源检索服务, 但通过开放互联, 资源管理模块可以从资源发现系统或学科服务系统等用户服务平台自动采集用户对资源的评价, 或提供接口方便用户向馆员推荐资源、 与馆员互动等, 从而为馆员遴选资源提供参考。

图1 下一代图书馆系统资源管理模块设计示意图

5.2 功能模块设计

5.2.1 资源信息采集模块

馆员结合学科发展和用户需求驱动, 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资源, 完成资源采购。 模块功能要能满足馆员与供应商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动需求, 适应PDA(用户驱动采购)模式。 该模块不仅可以处理馆员的业务流程工作, 同时面向资源供应商、 用户服务平台及其他图书馆等提供开放互动接口, 如供应商可以自动推送、 推荐相关资源; 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过程中发现尚未订购资源, 可以自主提交资源推荐表单或图书期刊荐购信息给图书馆等。 另外, 系统自身也可以定期从学科服务系统、 教学服务平台等外部平台自动采集与资源相关的评价、 推荐信息, 为资源采访提供参考; 图书馆馆员之间可以便捷地围绕特定资源评估与订购等进行信息互通与交流。

5.2.2 统一资源编目

实现全媒体环境下, 多类型资源的统一编目、 加工处理。 资源管理系统处理的资源类型涉及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 常规的图书与期刊、 镜像资源与远程数据库、 正式出版物与灰色文献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资源管理需求采用可以兼容多种资源描述需求的元数据规范或一系列规范集合, 而且还要能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新型资源处理需求。

关于资源的描述与著录规范, 鉴于XML 结构化语言在数据互操作和信息呈现方面的优势,数据描述标准可以采用XML; 资源的著录规范可以采用自定义元数据标准或采用已有的都柏林元数据、 MODS 元数据标准等[15-16]。 又如, RDA作为一种资源描述体例, 其规范化、 语义化和网络化能够满足图书馆描述、 著录多语种、 多资源类型的需求, 同时又可为多应用系统的数据互操作提供基本的支持[17]。 当然, 具体元数据标准需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综合权衡。

5.2.3 资源组织与关联数据应用

资源类型的多元化及载体形式的电子化, 使得除基于主题与分类的资源组织方法外, 还需要增加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与信息需求的学科虚拟分藏、 个性化分类描述等, 实现资源的多角度描述、 多维化组织。

可通过新型知识组织工具的应用或挖掘分析用户服务平台中用户利用资源过程中对资源的个性化描述、 标签等为资源的分类提供依据。 资源描述框架(RDF)技术可用于表达关于任何可在Web 上被标识的事物的信息, 而关联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到语义网时代、 提供对任何网上资源和数字对象进行“ 编目” 和“ 规范控制” 的基础技术[18]。 “ 资源描述框架” (RDF)和“ 关联数据” 技术的组合应用, 可以实现对图书馆管理的各种资源进行描述处理与数据重用, 并可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外界信息系统的可见性, 向开放关联数据方向迈进。

5.2.4 长期保存

(1)资源本地化建设。 纸质资源的本地化建设可通过数字化实现, 在此主要探讨的是电子资源的本地化存储与长期保存。 纸质资源可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所有资源的电子化保存, 但电子资源的海量性、 异构性、 动态性等特征让资源本地化保存成为奢望, 但可以通过将电子资源的本地化存储与学科服务相结合, 实现用户参与资源本地化建设, 实现保存用户有需求的资源等, 进而带动图书馆的资源长期保存建设工程。 如利用NoteFirst 的知识管理- 学科服务工具, 在实现用户统一认证的基础上, 对用户自行检索、 下载的文献自动实现文献的摘要信息提取与全文下载的本地集中化管理。 一方面, 充分利用图书馆订购电子资源的权利, 实现电子资源的长期保存目标; 另一方面, 用户自主检索文献的存档, 相当于完成了存档资源的挑选与筛选工作, 缓解了图书馆自行存档、 本地化建设的工作压力。

(2)机构知识库建设。 完成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包括机构内教职员工的公开发表文献、 教学课件、 视频、 非正式文稿等。

作为图书馆未来重点建设领域, 机构知识库需要长期、 不间断的积累建设。 基于用户服务平台, 结合用户资源库建设, 自动在所有可用资源库中(包括订购资源、 自建资源)抓取用户发表的文献, 形成机构知识库基础数据[19]; 并提供入口鼓励用户自行上传研究成果; 提供服务空间和平台帮助用户存储实验数据、 教学视频等文档, 推动数字资产建设。

5.2.5 资源评估功能

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面评估分析, 包括订购的纸质与电子资源、 自建资源及用户资源的评估;统计数据则综合源于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 流通管理系统、 数据库商的统计信息及用户服务平台的用户使用评价等。 比如, 资源评估数据基于多个途径实时采集, 包括资源的实时使用统计数据、 用户检索和利用资源过程中的评价内容、 学科服务平台的用户交流评价、 其他图书馆的使用评估报告等。 图书馆馆员或管理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评估数据进行实时汇总、 挖掘与分析等。 资源评估功能模块的资源评价数据也可以通过互操作协议等与资源信息采集模块实现互通, 为资源的采集与选择提供参考。

5.2.6 用户资源库建设

用户资源库建设是未来图书馆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目前部分用户远离图书馆, 用户的资源使用行为图书馆无法实时掌握, 而未来图书馆事务需要用户积极参与, 因此需要推动建立涵盖用户基本信息、 学术背景、 研究项目、 知识产出等图书馆用户资源库建设。 基于用户资源库, 可辅助完成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等使用统计数据的关联分析, 挖掘用户在利用数据库资源和享受学科服务过程中的资源选择与评价信息, 完善资源评估体系提供保障。

6 结语

以上基于传统图书馆功能映射角度探讨了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 但在研究具体模块功能时则结合了当前全媒体资源管理需求。主要原因是用功能映射的理念虽然可以避免各业务流程环节穷举的遗漏, 但也存在功能滞后、 无法与时俱进的缺点, 尤其是资源体系的变化、 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资源管理与服务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技术的发展重新考虑系统功能, 以保证性能的全面和适用。 本文抛砖引玉的探讨, 希望能为国内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1] 陈武,王平,周虹.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初探[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82-87.

[2] 包凌,赵以安. 国外下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实践与发展趋势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 (9):58-65.

[3] 鄂鹤年,Jane Burke.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未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69-73.

[4] Yang,Sharon. From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s to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s:time for change?[J]. Library Hi TechNews;2013,Vol. 30 Issue 2,1-8.

[5] 殷红,刘炜.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功能评价与愿景展望[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 (5):26-33.

[6][12]王新筠. 图书馆集成系统发展趋势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13(6):19-21.

[7][9]赵乃瑄,王正兴.映射重组全关联———新一代图书馆系统设计理念探讨[J]. 图书情报工作,2014 (4):5-10.

[8] 胡振宁,陈大庆,丁培,等. 普通高校图书馆集成系统问卷调查及启示[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 (3):64-68,79.

[10] 陈卡佳. 图书馆目录体系现状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85-88.

[11] 侯汉清. 当代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研究[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13] 林小娟.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4] 刘磊,余洁,王贤.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模式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13-17.

[15] 朱本军,聂华.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 下一代图书馆服务解决方案-Alma 为例[EB/OL].[2015-03-18]. http://cceu2012.uic.edu.hk/Resources/Report/11.8/

[17] 刘炜,胡小菁,钱国富,等.RDA 与关联数据[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34-42.

[18] 刘炜. 关联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展望[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5-12.

[19] 钱建立,李鹏,李若溪. 机构知识库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情报杂志,2012 (11):176-180,160.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资源管理图书馆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图书馆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去图书馆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