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阅读鸿沟调查*

2015-12-31王彩虹薛龙彦

图书馆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鸿沟留学生图书馆

王彩虹,薛龙彦

0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 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扩大。 2003 年我国接收7.77 万名来华留学生, 2013 年增至35.6 万人, 接收留学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从353 所增至746 所[1]。 来华留学生作为特殊群体, 面临阅读鸿沟困扰。 阅读鸿沟不仅使留学生难以实现阅读目标, 也影响其阅读心理, 导致焦虑以及挫败感的积累与传递, 进而影响其在华学习和生活[2-3]。 本文分析来华留学生阅读鸿沟现象及其原因, 提出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 高校馆” )的应对策略。

1 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 浙江科技学院来华留学生。 该校的留学生工作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目前在校留学生有1200 余人, 来自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的留学生培养历史、 分布较广的留学生来源、 较大的留学生规模使得该校留学生群体具备调查对象的代表性。 (2)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回答、 当面访谈、 电子邮件等。 (3)调查内容:包括阅读目的、 阅读兴趣、 阅读推荐源、 阅读载体、 阅读场所、 资源需求、 服务需求、 阅读障碍等8 个题目, 每个题目下设多个单选子项。 (4)调查时间: 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5 月。 累计发放问卷262 份, 收到有效问卷215 份, 回收率为82.1%。

2 留学生阅读状况

2.1 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反映读者的价值取向, 是阅读行为的内在动因[4]。 图1 表明76.3%的留学生阅读目的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 23.7%表示无特定目标, 说明这部分留学生的阅读行为具有盲目性与随机性, 需重点关注。

图1 留学生入馆阅读目的

2.2 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阅读行为的心理倾向, 良好的阅读兴趣可使阅读目标明确, 增强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6]。 从图2 可以看出, 留学生阅读兴趣广泛, 专业学习类人数占比虽位居前列, 但总量并不突出, 这与预期并不一致。

图2 留学生阅读兴趣

2.3 阅读推荐源

图3 表明, 教师、 社会媒体、 馆员、 名人名著等外部因素对留学生阅读行为影响显著, 而基于个人发现的阅读行为占比较低, 说明留学生阅读行为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图3 留学生主要阅读推荐源

2.4 阅读形式

图4 表明, 纸本阅读、 网络阅读与移动阅读是留学生的主要阅读形式。 网络阅读与移动阅读均以电子资源形式承载信息, 二者占比合为69.3%, 表明留学生对阅读的便捷性需求较高。纸本阅读占比虽低于前两者, 但仍达27.4%, 说明纸质文本仍是留学生阅读载体的重要选项。

图4 留学生阅读形式

2.5 主要阅读场所

图5 是留学生阅读场所的分布现状, 表明图书馆仍是留学生的主要阅读场所。 一般认为阅读时的服务需求与阅读场所的环境差异会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影响[7]。 留学生对图书馆相对优先的选择意味着图书馆在其阅读过程中可发挥更大的导向性作用。

2.6 阅读资源需求

图5 留学生主要阅读场所

图6 留学生阅读资源需求

45.6%留学生表示需要汉语学习类资源,20.9%表示对母语资料有需求, 两者共占66.5%;课程与专业、 生活与文化两项资源的累计需求比例为33.5%, 见图6。 调查结果说明留学生对语言类资源最为关切, 汉语学习既是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目的, 也是阅读时的困扰所在。

2.7 阅读访问障碍

由图7 可看出, 大多数留学生表示阅读过程中存在访问障碍, 主要集中在不了解中图分类标识、 不清楚资源检索主题与条件设定、 不熟悉借阅流程与服务诉求途径等方面。 显然阅读访问障碍对留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制约效应。

图7 留学生阅读访问障碍

2.8 阅读服务需求

留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期望高。 31.6%认为需要改进阅读环境, 20.5%希望提供更好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 而期望提供导读服务以及调整开馆时间的留学生比例分别为17.2%和15.8%, 仅4.7%认为需要提供资源荐购服务, 见图8。 而在笔者以往针对国内学生的类似调查中, 约52%的学生希望提供荐购服务, 而对导读人员、 服务指南以及信息素养课程的需求比例均小于10%。国内外学生对图书馆阅读服务要求的不同说明读者背景差异显著影响阅读过程的服务需求。

图8 留学生阅读服务需求

3 留学生阅读鸿沟的表现与产生原因

阅读鸿沟是成功阅读与失败阅读之间的差异。 留学生面临的阅读挑战远大于国内学生。只有跨越了阅读鸿沟, 成功阅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3.1 阅读盲目性

调查表明, 23.7%留学生表示在阅读过程中无特定目的, 但仅有1.9%留学生表示无阅读兴趣(见图1、 图2)。 这说明部分留学生的阅读存在盲目性。 阅读兴趣紧密联系于阅读目的, 前者反映读者的阅读意愿与爱好, 后者反映读者的阅读期望。 对留学生而言, 喜欢阅读不等于知道如何阅读、 阅读什么以及如何获取期望的阅读信息。显然盲目性阅读难以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而盲目性阅读持续发展将可能导致读者阅读兴趣的降低直至消失。 对此, 应采取包括导读、 荐阅在内的干预性措施进行调整。

3.2 阅读访问障碍

阅读访问障碍制约读者获取目标信息, 实质是访问路径的阻隔与中断, 消除访问障碍是获取阅读信息的必要条件[8]。 高校馆通常在留学生入学后举办短期入馆教育, 使其了解资源分布、 访问流程、 规章制度、 服务诉求等。 但对身处异国的留学生群体而言, 短期入馆教育难以使之快速掌握访问路径, 后期阅读因此存在困难(见图7)。

3.3 阅读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阅读鸿沟的常见原因, 主要表现在文字识别、 口语表达、 信息理解、 交流等方面。 汉语既是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目标, 也是专业学习的困扰所在。 在缺乏对图书馆认知的情形下, 语言障碍将使有效阅读更难实现。 留学生对汉语学习、 母语资料、 信息素养培训以及导读等方面存在较强需求(见图6、 图8), 这既是资源与服务诉求的表达, 更是语言障碍的反映。

3.4 阅读资源限制

留学生对阅读资源的需求与其语言能力关联。 有限的阅读能力使得留学生更偏爱汉语学习类与母语类资料, 而图书馆资源建设常在此方面相对不足。 如馆藏汉语学习类书籍与电子资源多针对国内学生设定, 留学生对其的利用程度有限; 尽管外文数据库建设已相对完善, 但多以研究型数据库为主, 而留学生主体为本科及短期交换生(1- 2 年), 对此类资源需求较低。 建立留学生特色资源库, 提供合适的阅读资料, 有助于解除资源限制; 此外, 留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无疑可拓展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除资源限制。

3.5 阅读环境差异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过程, 也是读者内心世界(内环境)与阅读时的外部环境(外环境)交融的过程。 内环境对阅读质量起控制性作用,外环境则通过内环境间接影响着阅读质量。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通过感官传递给读者, 进而产生阅读舒适感、 愉悦感, 这将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9-11]。 由于文化、 习俗、 教育体制等存在差异,留学生群体对我国图书馆阅读环境认同感较低。本次调查发现, 31.6%留学生认为图书馆环境需要改进, 考虑到问卷设定为单项选择, 实际期望改善阅读环境的人数比例可能更高(见图8)。 事实上我国高校馆近年来在积极打造人性化阅读环境, 如平衡室内几何空间、 开放陈列阅读资源、营造人文气息、 采用通透性布局以及合理划分动静区域[12], 但设计思想源自中国文化, 立足点是为我国读者服务, 很少从国际学术交流角度出发思考阅读环境设计。 在现有阅读环境下, 营造适合留学生群体的局部阅读空间对弱化阅读环境差异, 提高阅读质量是必要的。

3.6 阅读服务断链

阅读是信息从载体向读者流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作为信息中介提供阅读服务, 而该服务本身是一个动态链接行为。 “ 服务链” 的完整性是保证服务畅通的前提, 这依赖于服务需求与供给两个“ 源” 点及其链接。 读者在“ 服务链” 中的作用在于提出合理的需求并通过链接传递至图书馆, 图书馆则在获取需求信息后从“ 服务仓库” 中提取产品并经链接传递至读者[13-15]。留学生阅读服务链断裂的原因一般涉及三方面:一是合理的需求未能准确表达, 即留学生不了解可以提出何种服务诉求; 二是“ 服务仓库” 中没有或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 三是链接线路不畅通, 即双方缺乏有效的联系途径。 从调查结果看, 留学生对阅读推荐源的依赖性很大, 而来自自身发现的主动阅读行为欠缺(见图3)。 在留学生缺乏对图书馆资源了解的情形下, 提出更多其它方面的服务诉求显然是困难的。 此外, 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设计主要依据我国读者需求, 对留学生群体服务需求的考虑则“ 先天不足”, 因此难以提供相应的“ 服务产品”。 留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导致阅读服务断链的重要原因。由上可知, 识别阅读服务断链的原因, 继而采取相应的补链措施是保证阅读服务链完整性与畅通性的前提。

3.7 阅读文化差异

霍夫斯坦特认为, 文化差异是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宗教信仰、 价值认同、 行为方式、 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区别的显著特征[16]。 留学生身处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 对接受到的陌生信息一般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反应, 容易产生焦虑、 茫然乃至失败的心理, 从而对阅读产生不利影响[17-18]。 文化差异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有多种形式, 包括阅读环境的不适、 阅读兴趣的差异、阅读资源的选择、 阅读信息的理解偏差、 阅读服务的不同诉求。 事实上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同于我国学生的种种表现都与文化差异直接关联。从这个意义看, 留学生群体对个性化阅读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

4 解决留学生阅读鸿沟的实践

阅读鸿沟是留学生面对的现实问题, 只有跨越阅读鸿沟, 留学生才有可能掌握想要的文化信息、 克服专业学习的障碍、 收获异国求学的成功, 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跨越阅读鸿沟不仅需要留学生努力提高汉语水平、 调整心理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也需要高校馆等外部力量的支持。 基于上述认识, 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于2013 年9 月开始全面革新留学生阅读服务, 取得较显著的效果。

4.1 图书馆-留学生联动机制

建立联动机制的目的是架设连通图书馆与留学生之间的信息桥梁, 使得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创建成为可能。 具体包括每月举办1 次面对面定期交流; 开辟联动窗口, 通过网络留言、 E- mail、 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双方信息、 促进相互交流。 联动机制一年多的成功运行使得留学生对图书馆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对阅读访问路径、 资源查找与借阅、 服务项目等已不再陌生, 留学生的图书馆利用率明显提升; 而图书馆对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等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令提供的阅读服务更具针对性与操作性, 服务满意度因此也相应提高。

4.2 设立留学生阅读专区

留学生阅读专区是根据图书馆现有空间格局, 为留学生群体划分的个性化阅读区域。 阅读专区内部环境要素考虑东西方文化融合, 在绿化、 光线、 颜色、 室内装饰、 标识等方面采纳了留学生主体意见, 为留学生营造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局部阅读环境。 此外, 阅读专区提供中英文对照版《图书馆使用指南》《 校情介绍》《 中国文化专题》 《 外国人在中国》 等电子书刊; 按汉语高、中、 低三个等级水平, 分类设置一批经典汉语教学与专业基础类学习资料; 同时, 配置英文界面电脑终端, 安装中英文翻译软件。

4.3 留学生特色资源建设

特色资源建设涉及三方面: 一是根据留学生资源需求和专业分布制定资源采购计划, 分期购置语言词典类、 汉语及专业学习类、 中国文化类等书籍; 二是与周边高校馆合作, 扩大留学生馆际电子借阅的资源覆盖度; 三是拓展馆藏资源开发利用, 通过编写中英文书籍对照目录、 健全中英文标识、 推荐经典书籍、 对网络资源分类下载等方式, 扩大留学生可阅读资源源。

4.4 留学生特色化服务

(1)强化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训。 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方式, 重点将馆藏资源分布、 借阅流程、 电子资源检索等环节以现场情景演示、 留学生试操作、 “ 问与答” 等多种形式向留学生讲解, 增强留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能力; 定期举办留学生文献资源利用讲座, 提高留学生书籍与电子资源检索能力; 组织留学生参观访问周边高校图书馆, 提高留学生馆际电子资源利用能力; 开展移动图书馆培训课程, 提高留学生利用手机、Ipad 等个人终端设备访问图书馆的能力。

(2)留学生信息推送。 通过现场定期活动、 微信/QQ 公众平台等途径推送读者培训、 资源荐阅、 经典赏析、 借阅案例、 活动征集、 服务信息等各种资讯, 借以扩大留学生群体的信息受众面, 同时亦增强留学生的阅读意识。

(3)留学生读书俱乐部。 由图书馆牵头成立留学生读书俱乐部, 成员包括图书馆员、 对外汉语教师、 专业课程教师、 留学生以及国内学生代表。 俱乐部通过定期举办读书经验交流、 学习资源介绍、 名人名作鉴赏、 中外文化比较、 优秀留学生读者评选等主题活动, 培养留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留学生阅读能力。

(4)开辟留学生寒暑假窗口服务。 针对留学生假期滞校的实际情况, 在闭馆期间开辟临时窗口, 提供借阅服务; 扩大留学生假期借阅权限,增加留学生可借书籍数量并适当延长借阅时限。

(5)馆员英语水平提升计划。 设置留学生专职服务岗位, 由外语类学科馆员负责留学生日常借阅服务; 印制日常用语类英文手册, 组织馆员进行口语服务经验交流; 制定馆员英语培训计划,鼓励馆员在职学习外语课程。

4.5 实践效果

以上举措实施一年来, 留学生阅读状况有较大改进。 留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留学生普遍反映进入图书馆的陌生感、 紧张感消失; 留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增强, 表现为书籍、 电子资源一次性查阅能力提高, 约65%留学生表示一般不需要借助馆员帮助即可实现查阅, 而此前约有83%留学生需求助于馆员; 馆际间的有效合作扩大资源可利用范围, 23%留学生有过他馆电子借阅经历, 另有57%留学生表示有他馆电子借阅计划。 阅读专区设立以来, 常满座运行; 由于座位有限, 留学生等候现象较为常见。2012 年留学生人均借书0.26 册, 2014 年留学生人均借书1.02 册; 同期的留学生入馆人次也由1.56 次/人月增加至5.71 次/人月。 留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63.7%留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 而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6.7%、 9.6%, 这说明针对留学生阅读鸿沟现象所采取的服务策略得到留学生群体的认同, 值得进一步推进。 2014 年底留学生阅读服务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图工委读者服务优秀案例, 相关经验在业内进行交流推广。

5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必将扩大, 这将为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与此同时, 高校馆面临的留学生服务工作难度也将加大, 其中阅读鸿沟问题将更为突出。 在全民阅读环境下, 高校馆如何帮助留学生跨越阅读鸿沟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挑战。

[1] 2013 年度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EB/OL].[2015-01-18].http://www.huaue.com/lx/2014310115314.htm.

[2] Janaki Sinnasamy,Noor Harun Abdul Karim. 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Library Anxiety Among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 Case Study in a Malaysian Public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Ac ademic Librarianship,2014,40 (5):431-435.

[3] 吕萍. 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D]. 南京:南京大学,2013.

[4] Catherine M. Bohn-Gettler,Panayiota Kendeou. The interplay of reader goals,working memory, and text structure during reading [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4,39(3):206-219.

[5] 耿雅津. 大学生阅读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2013(9):137-139.

[6] 李智钧.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导读工作开始[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6):102-103.

[7] 朱咫渝,孙晓. 大学图书馆的3 C 空间设计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4(3):119-123.

[8] Jessica Schomberg, Barb Bergm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use of a library’smedia collection [J]. Library Collections,Acquisitions,and Technical Services,2012,36(3-4):121-126.

[9] 袁恩培,魏超. 基于阅读心理的图书馆室内环境色彩研究[J]. 图书馆,2013 (6):126-127.

[10] 张双莲.激励读者的重要因素———阅读环境[J].图书馆学刊,2003(5):44-45.

[11] 张彬. 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28-37.

[12] 邓扬阳. 浅谈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05-106.

[13] 吴志红,翟运开,朱榕. 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矩阵模型与服务链式运行机制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1(23):54-58.

[14] 曹作华,石付恒,朱世平. 论图书馆服务链体系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7(6):81-84.

[15] 周建成. 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链脆性位点断裂的因素分析及补救措施[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193-197.

[16] 应国良. 差异与选择:文化视域中的公共领域合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9-176.

[17] 王家麟,徐珊,沈洪兵. 南京市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77-381.

[18] 周琬謦,胡椿,罗雁龙. 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J]. 大理学院学报,2013(6):70-77.

猜你喜欢

鸿沟留学生图书馆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图书馆
鸿沟为界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让学生都跨过说话的“鸿沟”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