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探索——以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5-12-31李志杰段小虎
李志杰,段小虎
1 创客空间研究概况
1.1 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状况
创客空间源于创客运动, 指的是一个集实验室、 工作室、 机械加工室等功能的开放交流的物理场所, 人们在此分享信息和资源, 交流合作,将创意变为现实。 创客空间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1981 年德国混沌电脑俱乐部的诞生可以称为世界第一家创客空间。 近年随着3D 打印技术兴起, 创客空间蓬勃发展, 目前世界上约有500多家创客空间。 这一概念也影响到图书馆界。2006 年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建立“ You Media”数字媒体实验室, 开始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结合的实践; 2011 年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创建“ Fabulous Lab” 项目, 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创客空间。 随后众多图书馆参与到创客空间探索中, 构建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 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图书馆创客空间也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热点。2012 年6 月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夏季年会专门设立创客空间分会场; 201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仲冬年会上, “ 正在发展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运动”成为研讨热点; 同年10 月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举办名为“ Make Way for Maker- spaces at the Library” 的专题讨论。
1.2 我国创客空间研究概况
2010 年创客空间进入我国, 2013 年上海图书馆“ 创·新空间” 开创我国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的首次尝试。 国内对创客空间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 分为两类: 一是介绍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如王敏等介绍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现状、 价值[1]; 李红培等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两方面介绍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成功案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2]; 王晴介绍三种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模式, 阐述建立创客空间的影响因素[3]。 二是从理论上阐述我国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的必要性、 要素和步骤, 如陶蕾论述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关系, 从影响图书馆意愿、 构建创客空间必备资源等方面说明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存在的问题[4], 阐述创客空间的发展历史,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规划内容[5];孔祥辉等论述公共馆建立创客空间的意义[6]; 王晔则将创客空间与UnLibrary 进行对比, 阐述UnLibrary 项目和创客空间模式特征, 认为它们为图书馆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元素[7]。 总的来说,创客空间进入我国时间较短, 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成果少, 且集中于对创客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介绍, 除乐懿婷具体介绍上海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情况外, 基本没有具体案例的探讨研究, 更缺少针对不同类型图书馆在引进创客空间中具体实施情况、 发展思路的研究[8]。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 西体图书馆” )创客空间的构建为例, 探索体育院校(以下简称“ 体院” )图书馆在引进创客空间, 创新服务方式上的改革, 旨在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实践提供借鉴。
2 体育院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
2.1 体育院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原则
创客空间的兴起发挥了图书馆在知识传播和创新方面的功能, 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 创客空间概念下, 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文献收藏机构, 而是智慧中心、 交流中心和创新中心。从国内外成功案例看, 创客空间的建立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 图书馆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创客空间的多样性。 体院图书馆在体育及相关聚类文献的收集上具有独特优势, 作为知识信息传播中心,除了要保障教学科研需要, 还担负着为学校的竞技、 训练提供文献信息支撑。 专业特色是体院图书馆区别其他高校馆的根本, 也是建立创客空间的优势资源。 随着近年体院的发展, 专业和生源都发生变化, 学生更具多样性,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是体院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因此, 从总体看, 围绕体育这一大的学科背景, 建设多层次的体育及相关知识共享、创新的平台是体院图书馆引入创客空间的根本方向。
2.2 体育院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策略
体院作为专科性院校, 在学生人数、 校园规模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具有一定差距。 体院图书馆一般规模不大, 资源有限,在建设创客空间过程中, 不可能引入大型机器设备, 更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模式。 针对这种情况, 创客空间的建设可采取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形式, 规模不宜过大, 既节省空间占用, 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 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微博、 微信、 博客、 手机以及一系列数字化媒体的利用, 使得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双向和多向交流变为可能。 这样的创客空间与数字图书馆不同, 它是根据特定主题或特定人群形成的或是单一的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或是物理空间为主虚拟空间为辅的平台, 通过成员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解决具体问题, 实现创意性思维发展的目的。 合作是创客空间的核心之一, 也是创客空间成功的关键。 在创客空间开展最为广泛的美国, 很多图书馆与其他团体合作建设创客空间,如德拉马尔科学与工程学院图书馆与当地社区、创客空间组织都有合作。 发展合作型创客空间更符合体院图书馆实际情况。 对外, 可以与社会上较成熟的创客空间合作; 也可以走入社区, 与社区联合开展活动; 还可以与其他图书馆合作, 共享资源, 互通有无。 对内, 可以与学生社团合作, 与系部合作。 这样既减少成本, 也有利于创客空间的推广及多元化发展。
2.3 体育院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形式
创客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 对体院图书馆而言, 引入创客空间更多的是引入核心思想, 即“ 知识、 共享、 协作、 创新”。 围绕这个核心, 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空间形式(见图1)。 而这些基本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又可以表现为多种构建模式。
图1 体院图书馆创客空间核心及三种基本形式
2.3.1 体育科学体验空间
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增强, 对健身指导的需求强烈, 体院在这方面具有专业的人才和设备。 通过体院图书馆体育科学体验空间, 可以为二者搭建平台。 体育科学体验空间是指聚合体院资源, 宣传普及体育科学知识, 提高健康意识和科学健身能力的创客空间形式, 由图书馆提供场所, 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 组织运动健身方面的专家为人们讲解如何正确锻炼身体, 并制定个体健身方案。 体育科学体验空间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体院专业资源, 学生通过参与空间活动,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 促进专业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满足社区居民需要, 成为高校馆服务社区的新形式。
2.3.2 体育文化创意空间
在进行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林业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森林抚育规程》的技术规定进行操作,从而科学的选择森林抚育技术,针对实际森林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最终确定抚育方法。并且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森林抚育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查,并且将视察结果进行准确的上报,从而让上级部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制定科学的抚育方案,保证森林抚育的有效性。
文化创意空间是一个多种形式创客空间的总称, 以交流思想、 分享知识为主, 从而促进新思想、 新创意的产生。 社会交往是人的内在需求,社会交往的核心——精神交往不仅仅是一般的信息传递, 还包括创造性的思维、 抽象思维、 艺术审美和情感意识的交流与塑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 世界观形成发展阶段, 这种精神需要尤其迫切。 基于这种需求, 体院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以“ 体育休闲娱乐空间”“ 体育学习交流空间” 等形式出现。 在创客空间里, 学生可交流学习体会,也可以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在集体讨论、 交流、碰撞与冲突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体院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理念就是使体院图书馆整合各种资源, 激发读者参与热情,在交流探讨中实现创意。
2.3.3 体育信息共享空间
教学、 科研、 训练是体院办学的三个主要方面, 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一方面随着科研任务的增多和复杂化, 随时随地解决学习、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为读者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 作为体院特有现象, 各个训练队管理科学化、 数字化, 信息需求越来越强, 都对体院图书馆服务方式提出更高要求。 将创客空间理念与信息需求结合起来, 体院图书馆可以建成一个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科研、训练信息共享空间。 这里汇集图书馆员、 科研人员、 教师、 学生, 整合各种资源, 提供一站式服务, 核心内容是提供体育信息共享和利用,推动合作研究。
3 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创客空间探索与实践
3.1 初步探索
3.1.1 重大课题研究空间
为解决科研人员文献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西体图书馆专门开辟场所成立“ 重大课题研究空间”, 以科研服务为基础, 按照课题整合图书馆的空间、 资源、 服务, 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 具体而言, 根据课题级别, 由课题负责人申请, 图书馆集中与课题有关的资源, 指派一名学科馆员负责现场咨询, 课题组成员随时可以查阅资料, 交流讨论, 完成科研项目。 这里既是科研工作室, 也可以是教学指导室。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此就课题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扩展专业学习。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开发空间功能, 由学科馆员定期组织教师、 研究人员开展学术讨论会, 或者是了解学术动态, 探讨研究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 催生新的科研项目; 或者是进行科研立项的前期论证、 准备工作, 集合团队智慧促进新项目的申请。 通过空间活动, 将课题前期申请、 论证与后期研究、 结题连接起来, 促进科研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成功申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重大课题研究空间” 按照课题将文献资源的收藏、 学科馆员的咨询服务、 科研人员的研究活动、 学生的实践活动等集中在一个区域。 在这里, 图书馆员、 教研人员、 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 讨论学术问题、 科研课题、 课题的延伸内容, 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参与空间活动, 积极参与到用户的学习、 研究过程中, 实现图书馆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形成一个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合作学习研究空间,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 专业化服务。
3.1.2 数字技术体验空间
为提高电子阅览室利用率, 西体图书馆调整电子阅览室, 设立“ 数字技术体验空间”。 这是一个融合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的空间, 以数字创意产品体验和创作为主, 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展示各类数字创意产品、 Flash、 视频、 图片;二是个人作品分享, 用户可以展示自己创作的数字产品, 也可以阐述自己的创作构思, 无论作品、 构思是否成熟都可以交流分享; 三是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的传授。 该空间引入导师制度, 由专职计算机教师讲授数字产品制作、 网络技术应用等知识; 指导成员共同进行集体创作项目, 如音乐播放器、 动漫作品。 近年电子竞技运动成为新兴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运动将游玩与体育竞技结合起来, 尤其是FIFA 等传统体育类游戏广受青年欢迎。 针对学生喜欢电脑游戏, 空间专门开设电子竞技培训班, 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 数字技术体验空间” 有80 台电脑和一套多媒体投影设备, 所有展示都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或投影呈现, 用户随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该空间既是用户交流讨论的平台,也是动手创作的场所, 吸引不少学生在分享交流中实现创意的产品化, 其中一套运动健身损伤防护视频就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该视频的创意产生于一次空间活动讨论, 具体由人体健康专业学生组稿、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设计动作、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配音,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动漫的形式表现, 充分体现了创客空间的核心思想。
“ 体育事件研讨空间” 是非常具有体院特色的创客空间, 首创特定发起人制度。 当社会热点事件(以体育为主)发生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现象出现时, 由特定的发起人召集空间成员集体讨论,分享信息、 交流心得, 形成最终的观点, 然后反馈给相关部门。 空间成员主要为学院各系部资深教授专家, 由《西安晚报》、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媒体人担任特定发起人, 面向学生开放。 空间议题主要围绕体育产业、 重大赛事、 突发事件展开。 在运作上, 采取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相结合的方式。 图书馆开辟专门区域作为活动场所, 配有多媒体设备, 并开通网络平台, 成员既可以到馆现场参加讨论, 也可以通过短信、 微信等网络平台同步参与活动。 该空间虽以研讨为主要形式, 但表达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研讨的最终目的是往更深的平台运行, 为政府部门提供对策建议。 比如, 2014 年11 月陕西省中考体育新方案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 由《西安晚报》 体育版编辑发起, 邀请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 社会体育学、 运动训练学方面的教授对政策进行解读与讨论。 成员从标准制定是否科学合理、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开展等方面进行讨论, 在肯定新方案的同时, 指出存在的不足, 提出制定一套覆盖小学、 初中、高中全过程的体育考核制度和方法。 活动吸引大量读者参与, 在线留言上千条。 最后以空间成员的名义将讨论结果发表在《西安晚报》 上, 充分体现创客空间“ 分享、 合作、 创新” 的核心思想。
3.2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将西安体育学院中国红色体育研究成果以创客空间的形式展现出来, 是西体图书馆特色创客空间构建的又一个尝试, 2013 年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
3.2.1 空间构建历程
中国红色体育是指从1921 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 共产党人为完成民族解放事业、 提高军队战斗力而广泛开展的有组织、 有计划、 有目的的体育实践活动。 近年红色体育研究迅速发展。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也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源地。 西安体育学院地处陕西, 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高等院校, 有着深厚的红色体育研究基础和资源优势。
西体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红色体育馆藏, 仅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就有七种版本。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促进红色体育研究, 2010 年10 月24 日西体图书馆举行“ 中国红色体育研讨会”,中国红色体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 回顾红色体育研究历史, 探讨红色体育研究方向, 提出建立“ 中国红色体育展览室”, 作为研究基地和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后西体馆将多媒体教室改成“ 中国红色体育展览室”, 集中红色体育馆藏, 在图书馆网站开通专栏, 配合展览室宣传红色体育文化。 同时研究人员进行文物收集复制, 展览室文献资料得到扩充。 展览室建成后, 相继举办重要的学术活动和图片展览,影响不断扩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推动红色体育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2013 年3 月成立“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旨在通过集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的群体活动, 分享红色体育信息资源, 感悟红色体育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红色体育研究。
3.2.2 主要空间活动
一是组织红色体育研讨会:“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建立在对红色体育的研究基础上, 因此, 学术研究是空间的主要活动内容。 研讨会由图书馆馆长作为发起人, 定期组织红色体育研究专家学者举办学术会议。 会议根据红色体育研究的进程确定议题, 已围绕“ 红色体育研究中的分歧问题”“ 红色体育著作编辑出版工作”“ 红色体育文物征集复制工作”“ 红色体育文献资料挖掘整理” 等议题开展活动。 研讨会促进了红色体育研究的发展, 已收集几千幅珍贵的照片, 征集或复制上百件文物, 制作三部大型纪录片, 出版一批著作和发表一系列论文, 解决了许多红色体育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研讨会在学术研究的同时, 为其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正是由于对红色体育的不断深入研究, 逐渐理清特定时期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还原历史面貌, 才能根据这些研究制定红色体育体验的内容, 举办学术讲座。
二是组织红色体育体验活动: 以观看视频和网络模拟游戏为主。 “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视频主要有三部分: 馆藏的部分珍贵照片整理而成的影像集; 通过实地走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老红军及其子女, 听他们讲述红色体育故事, 记录整理成回忆录; 红色体育研讨会制作的红色体育纪录片, 已完成三部。 网络模拟游戏则是由专业的计算机团队研发设计的3D 单机版红色体育游戏, 以红色体育开展的项目为游戏内容, 目前游戏正处在试用阶段。 用户可以在“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中观看这些视频, 了解红色体育发展的各个阶段, 老一辈革命者是如何在艰苦岁月开展体育运动。 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以模拟游戏的方式参加红色体育运动项目。 举行红色体育体验活动就是以展示红色体育、 重温革命历史、 感悟红色体育精神为主要内容, 激励参与者的爱国热情, 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目的。
三是组织红色体育讲座: 每月举办一次, 主要由红色体育研讨会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 有时也由参与者发表个人心得体会。 报告内容提前在网站上公布, 通过网站专栏、 贴吧、 微信等线上平台实时转播。 红色体育研讨会成员为知名学者, 红色体育体验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则是普通用户, 通过红色体育讲座将二者联系起来, 建立交流平台, 促进红色体育从学术研究到知识普及的发展。 讲座吸引了红色体育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创办了空间内部期刊, 专门介绍红色体育知识以及个人学习研究红色体育的经验成绩。 而交流产生最为重要的成果是提出筹建“ 红色体育博物馆” 建议, 经过专家论证, 西体图书馆开始着手筹建“ 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
3.3.3 空间活动反响
“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将馆藏资源的利用与学术研究、 创新服务联系在一起, 是西体图书馆在引入创客空间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 将创客空间的核心思想与该馆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特色, 先后接待校内外参观者上万人次, 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普及红色体育知识, 推广红色体育研究,“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在全院开展诸如“ 红色体育项目运动会”“ 红色体育知识竞赛”“ 红色体育电影展播”“ 红色体育演讲比赛” 等活动, 师生踊跃参与, 全院掀起学习红色体育精神的热潮;因为更贴近学生实际, 更容易寓教于乐, 增强了学生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受学院组织部、 团委委托, “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成为学院党课教育第二课堂, 红色体育成为党课学习内容之一。 “ 中国红色体育发展历史” 已列入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 教材编写、 师资培训工作已完成。 “ 红色体育文化休闲空间”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受到陕西省和教育部表彰。
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 空间活动逐步走向社会, 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 共同开发红色体育资源。 作为西体图书馆社会服务方式, 空间面向学院所在社区开放, 不仅社区成员可以有组织地参加空间活动, 而且走入社区, 与社区图书馆联合开展红色体育文化宣传活动, 支持社区文化建设。 西安市正大力实施“ 博物馆之城” 建设, 计划新建10 座博物馆,“ 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 名列其中, 这既是西体图书馆红色体育研究的成果, 反过来也促进了红色体育文化建设。
4 结语
创客空间在高校馆的建立顺应了图书馆回归“ 场所” 的需求, 它利用图书馆先进设备以及多元化、 个性化服务, 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协作的平台, 一个思想碰撞、 创意实现平台, 以其独特的思想理念和灵活多变的形式受到用户欢迎。 各个高校馆都有自己的特点, 实践中应该根据所服务的人群、 自身条件来具体设计和建设创客空间, 把握住创客空间的核心思想, 扬长避短, 构建特色创客空间, 才能达到创新服务、 促进发展的目的, 才能发挥创客空间的作用。
[1]王敏,徐宽.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72-76.
[2]李红培,鄢小燕.美国图书馆Makerspaces实践案例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98-101.
[3] 王晴.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行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美国图书馆界实践案例的考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5):66-72.
[4]陶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72-76.
[5]陶蕾.创客空间——创客运动下的图书馆新模式探索及规划研究[J].现代情报,2014(2):52-57.
[6]孔祥辉,孙成江.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1):85-88.
[7]王晔.从UnLibrary项目与创客空间建设看图书馆的转型与超越[J].图书情报工作,2014(4):24-28.
[8]乐懿婷.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实践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0):44-46.
[9]段小虎,张梅,熊伟.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10]郎杰斌.空间体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42-48.
[11]任树怀,盛兴军.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5):149-160.
[12]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