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的边区政府救灾述评

2015-12-30王鑫宏

党史文苑 2015年24期
关键词:灾民边区救灾

王鑫宏

[摘 要] 1942—1943年中原大地旱灾为虐,数千万民众沦为灾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包括安顿灾民、减免公粮、赈济灾民、调拨粮食、厉行节约、发展生产和灭蝗除害,边区政府的救灾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灾民度过灾荒,积累了宝贵的救灾经验。

[关键词] 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 边区政府 救灾

1942—1943年中原大地旱魃肆虐,民众苦不堪言。区别于国民政府与日伪政府无视民众之艰辛、救灾迟缓的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积极投入到对抗这场灾荒的行动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救灾效果。本文对边区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做一述评。

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与边区受灾状况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这块跨越4省份的抗日根据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不仅仅因为它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面积最大的根据地之一,更主要的是这块根据地可谓当时华北抗战的心脏和中枢,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均设在这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下辖4个行政区,分别是太行行政区、太岳行政区、冀鲁豫行政区和冀南行政区,其中,河南北部11县隶属于太行行政区。太行区下划分有6个专区,豫北的林北县、安阳县、磁武县、涉县归属于第五专区,武安归属于第六专区。就当时河南整个灾区的面积来说,边区政府控制的河南地区面积并不大。

在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晋冀鲁豫边区也遭受旱灾威胁,尤以太行边区灾情最为严重,灾民多达35万,太岳区二分区也有灾民10万之巨。1943年8月,冀鲁豫地区暴雨持续不断,导致卫河、漳河、阳河水势陡涨。日伪军人为制造决堤,造成326万亩农田受灾,灾民达120万人。太行、太岳区连降暴雨,庄稼全被冲毁。1943—1944年,太行区又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蝗灾,23县受灾。当时,“边区人民不仅要与日伪敌人作斗争,同时还要和严重的天灾相抗衡。整个边区需要救济的灾民约有一百五六十万人”[1]p37。面对严峻的形势,一些边区干部和灾民情绪低落,人心浮动。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对边区的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二、边区政府的主要救灾活动

面对灾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人心。为此,边区政府提出保障不饿死人的号召。这一号召,不仅体现了边区政府对灾民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对生命的珍视,无疑对稳定民心有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亲赴灾区视察工作,对灾民宣讲边区政府的救灾办法,帮助灾民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当然要想真的稳定人心,更重要的是开展迅速有效的救灾活动,边区政府当时主要采取了如下救灾措施:

1.安置灾民。中原大旱荒发生之后,由于国民政府和日伪政府无视灾民生命,迟迟未有救灾行动。为了生存,大批衣衫褴褛的灾民沿着美丽的清漳河,夜以继日的向根据地涌来。随着大量灾民涌入根据地,摆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安置这些灾民。经研究后,边区政府制定了《根据地外来灾民登记安置办法》。该办法要求凡是进入边区的灾民,必须到村镇公所进行登记报告,倘因报告不及时而导致发生事故,由所在村镇公所承担责任。边区政府在灾情稍轻的地区沿途设置接待站,每15—20公里一个,负责接待逃荒的灾民,为他们供给水火、住宿及饭食。政府还在垦荒地区颁布了移垦优待办法,鼓励入境的灾民积极垦荒。例如,1943年太行区的移垦优待办法规定:拨发移民口粮1500石;移民开垦荒地5年不出租,半年不支差。“对于已经入境的灾民,按本地居民百分之三的比例安插,入户籍的灾民和本地灾民同等待遇。”[2]p214这些办法,使大批灾民得到安置,大量荒地得以开垦。在此安置方法指导之下,太行区安置灾民3万人以上。灾情减缓之后,太行区动员灾民返回家乡进行春耕,并拨出300石小米和3万元作为资助灾民返乡的路费,前后动员1万多灾民返回家乡。

此外,中原大旱灾之中,河南灾民还大量奔赴陕北,当时陕甘宁边区也接收和安置了大批河南灾民。陕甘宁边区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难民的安置工作,早在1940年3月1日,就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该决定主要是针对灾民的实际困难,提出不仅赋予灾民与当地民众相同的各种政治、经济、教育等权力,还可为灾民提供住房、粮食、生产等问题上的援助,并免除灾民2至5年的土地税。

2.减免公粮。旱灾发生之后,灾区农业大大减产。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根据灾区受灾情况,为缓解灾民困难,减免了灾民应缴纳的公粮。1942年秋收后,边区政府就减免了第五、第六专区多达45000石的公粮,而1943年麦收时,边区政府再一次为第一、第五、第六专区减免了15500石公粮,两年共为灾害严重的地区减免公粮60500石。这对灾民来说,是释了一个很大的负担[3]。而太行行政区在1943—1944年之中,共减免灾民公粮达140500石,“据边区历来财政岁入计算,每人每年负担平均不超过三市斗小米”[4]p168。由此可见,在边区政府减免公粮之后,灾区农民的生活负担大大减轻了,有利于灾区的农业生产和民心稳定。

3.赈济灾民。面对灾情,许多灾民陷入生死边缘,急需救助。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减免灾民公粮的同时,还积极调拨粮款用于赈贷灾民。当时边区政府用于救灾的粮款,相对于边区政府的总体财政状况来说,数目已是颇为可观。“太行区实际用于救灾的各种贷款有两千万元,赈贷的粮食有三十八万六千石。如以太行区三百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可以得到一斗三升粮食。”[5]而边区灾民每人每年缴纳的公粮平均不超过三市斗小米,也就是说两年中人民负担的百分之二十一,都用于直接的赈济了[4]p168。太行区西部节约20万石粮食,运到东部救灾;社会互济7万石。1943年,边区政府发放救济粮、廉价调剂出售公粮共达4120万公斤,银行贷放救灾款2000万元,帮助灾民度过灾荒,恢复生产。通过对灾民积极实施赈济,暂时使部分灾民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但要解决更多灾民的实际问题,赈济只能是暂时之措施,还需要其他更为积极的赈灾措施。endprint

4.调拨粮食。灾荒发生之初,部分灾区灾情严重,例如太行区之第五、第六分区一半以上的民众陷入无粮可食的境地。面对这一问题,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紧急调拨粮食到灾情严重的地区,用于救济灾区民众,也尽力保证春耕能够按时进行。边区政府调拨的粮食总量也较大,“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四二年十月到次年六月,除了运十二万石出口调剂敌占区和游击区灾民,换回必需品外,调剂内地灾区粮食,共有八万九千一百三十三石。本地的零星调剂共六千六百五十七石,加起来共有九万五千七百九十石。同时还调剂糠面十八万斤及山药蛋和油饼等[3]。粮食的调拨对于灾情严重地区之民众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广大灾民得以获得基本之口粮和种子,对于灾民生存及灾区生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厉行节约。面对日益严重的灾情,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认为除了积极开展赈济和调拨粮食之外,厉行节约也是必须倡导的抗灾策略。因此,边区坚决呼吁进一步节衣缩食,边区工作人员、军队与灾民一起同甘共苦以达到节约救荒的目的。边区政府要求“县以上各机关每人每日节约小米半两,县以下各机关听便”,“并把节约的数量,每月结报一次”[6]p267。为节约度荒,太行区各个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自觉地同群众共甘苦,他们大都自动减少一部分口粮,并拿出自己本来为数有限的津贴,资助灾民。全区党政军民各部门,普遍开展节约运动。部队每天每人节约二两小米,地方干部每人每天节约四两小米(一段时间每人每天只吃十二两粮),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救济灾民[7]p174。边区政府呼吁边区所有党政军领导下的所有单位、工厂、学校、商店、教员学生、剧团等均要积极投入到节约度荒之中。这项活动,前后持续数月。1942年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节约126万1700多斤小米,其中边区一级党政军民直属单位节约了39980余斤,全数救济灾民[7]p174。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之上,边区还开展了捐款活动,“集团某科就节约粮食五百八十七斤,边区一级党政军民及直属单位,共节约小米二万三千四百一斤,杂粮二千四百七十斤,捐款三万元”[5]。

为节约口粮,边区政府还倡导采摘野菜,根据地工作人员和民众到山野间,采摘一切可以食用之野菜,共发现15大类、180多种野生植物可以食用,并发明了多种食法。到1943年秋,仅太行区部队就采食野菜50多万公斤。广大官兵靠食用野菜、树皮掺兑谷糠度日,每人每天可以省下0.2185两粮食。此外,为了履行节约之号召,边区军队还普遍开展了精兵简政,“白天多做事,晚上少点灯”,争取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用于救灾。

对于边区政府和军队之所为,灾民群众深受感动。河南省内黄县千口村史中也记载了这样的情节:“在这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随着响亮的鞭声,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抗日民主政府的救济粮到了!满载着豆子、高粱的一辆辆马车驶进了千口村。穷苦农民们个个打起精神,来到马车跟前。随车前来的政府干部亲切地说:‘乡亲们受苦了!这些粮食是机关、部队的同志们省下来的,先分给大家暂时解决困难,随后党和政府还要继续解决粮食问题。人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个拉着送粮同志的手,要他们转告上级:千口人民永远不忘党和毛主席的恩情!”[8]p102

6.发展生产。短效的救灾措施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面对荒情,如何使破灭的生产恢复起来,这是解决灾荒的根本问题。因此,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救济的同时,强调救灾必须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为恢复和发展生产,1943年中央提出“人人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在中央的号召之下,边区党政军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生产运动。军队在开展生产的同时,还积极帮助民众开展生产,这主要表现在帮助灾民补种抢种。补种抢种对于恢复生产极为重要,因此,边区政府号召军民进行突击补种。在军民的通力合作下,补种抢种效果相当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六专区共补种荞麦一万零八百九十三亩,补种菜一万八千九百七十二亩,萝卜三千四百五十一亩五分”[3]。在补种抢种的过程中,考虑到麦子收获期较短,边区鼓励民众大量种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灾情严重的五、六两专区,几乎每家都种有麦子,现在已经收割完毕,家家户户,都吃上白面,只有极少数户口吃不到秋收的,加上瓜菜,一般可以赶上了。”[3]

边区除了恢复农业生产之外,还把开展其他生产运动作为对抗灾荒的重要举措。边区政府发起了“男的参加运输,女的参加纺织”运动。为推动这项运动,边区颁布了《总局关于保证灾民运输赚钱的命令》,提出“凡已发动起来的运输队、脚夫或挑夫,确证其为灾难民者,每人每日必须保证要赚一斤米”[1]p524。这样一来,参加运输的民众,一方面基本解决了家庭温饱问题,另一方面也为边区度荒作出了贡献,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边区政府还发布了纺织救灾工作《须知》,要求按照突击的方式来实施这一工作,边区组织纺织指导所作为指导灾民生产的机构,不仅为灾民提供棉花、纺车和织布机,并教其技术,还回收所有纺织成品。边区政府还要求工商行政系统分局以下机构要积极与同级政权机关救联团体加强合作,组织灾民组成以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纺织团体,而对于没有条件组织合作社的,则组织纺织小组以提高民众的合作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合作社。边区政府还对纺织运动中的成品标准和工资等细节问题也都有明确的规定[3]。在此基础上,边区的妇女纺织合作社组织了起来,民众互帮互助,甚至有的男子和儿童也加入到纺织的行列之中。纺织好的布匹运往敌占区进行销售,并换回了大批的粮食。

生产救灾使边区基本摆脱了灾荒。对此,内黄县千口村史有如下记载:“群众生活得到安定之后,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运动。有的肩挑车拉,转运粮、棉、花生,政府提高高额运费;有的烫硝、晒盐,县供销社包购转销;有的用部分贷款做本金,做小生意;县供销社还帮助千口村成立了信用社和合作社,方便群众买卖,免除奸商中间剥削。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军区转到千口村一部的同时能出二十四根线的脚蹬纺线机,还派一位姓翟的同志做指导。闺女媳妇们积极参加纺线组,轮流学习操作纺线机。这年冬天,千口村的群众兴高采烈,干劲高涨,呈现出一派生产救灾的繁忙景象。……群众说,‘不靠天,不靠地,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再大困难也能战胜!”[8]p105endprint

7.灭蝗除害。在此次大旱荒之中,并发了严重的蝗灾,蝗灾的泛滥使得灾情更为复杂。蝗虫从河南省林县一带向太行边区飞来,迅速侵袭了第四、第五、第六专区,蝗虫落地,大片的田禾被啃噬净尽。面对蝗虫为害,许多灾民却把蝗虫称之为“神虫”,不仅不采取积极措施,反而虔诚地跪地祷告,祈求“神虫”保佑,实在愚昧之极。对于这种状况,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一方面教育民众要破除落后迷信思想,另一方面则带领民众采取扑打和毒杀的办法来消灭蝗虫。为了预防蝗蝻第二年继续为害,边区政府还动员民众挖掘蝗卵,并承诺灾民一斤蝗卵可换一斤小米。在边区政府的教育和号召下,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群众参加扑灭蝗蝻的战斗。据不完全统计,到1944年5月中旬,太行区本地的蝗蝻基本被扑灭,共消灭蝗蝻910多万斤[7]p216。可见,边区开展灭蝗的成绩之显著。

当然,边区政府还注意到水利事业的重要性,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兴修水利设施,到1943年,边区政府直接组织开挖的水渠增加到14条,水浇地扩大到1.3万亩,仅受灾严重的第六专区,就新增加和恢复了5992亩水浇地[7]p178。水利事业的开展改善了边区农业的生产条件,对旱灾具有较强的降灾作用。

三、对边区政府救灾活动的评价

面对这场奇荒大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积极开展救灾活动。虽然这些救灾活动均为紧急救灾措施,而且由于受当时边区政府管辖区域局限,因此其受益群众有限,但面对当时复杂的局势和艰难的环境,边区政府的表现值得肯定。

首先,对待灾民之态度。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河南出现三种性质的政权,一是国民党政权,二是日伪政权,三是边区政府。三种政权对待灾民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国民党政权无视灾民之悲苦,迟迟没有救灾行动,甚至封锁灾区消息,直至河南受灾消息被《大公报》揭露之后才被迫采取了一些救灾行动。由于其腐败已渗透至上上下下各级政府机构,有限的救灾活动还被打了极大的折扣。日伪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但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的面子功夫,不值一提。在这三种性质的政权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掌握的资源最为有限、面临的处境最为艰难,但仍抱着争取不饿死一个灾民之理念,尽最大努力开展救灾,挽救了无数灾民之宝贵生命。

其次,实施救灾之措施。在这次救灾活动中,边区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并不算新颖,这些措施可谓古已有之。但可贵的是,为促进这些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帮助灾民度过灾荒,边区政府可谓煞费苦心。例如,为了恢复灾区生产,边区政府提出的“男的参加运输,女的参加纺织”,不仅是战胜灾荒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充分体现了边区主张男女平等、妇女可抵半边天的思想认识;在发展生产过程中,边区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互助,推动了边区合作社事业的发展;为防止蝗蝻生发,蝗卵可换小米的做法也可谓一举两得。正是由于边区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固有救灾措施的指导之下,继承创新,为战胜灾荒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救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万众一心之精神。边区政府在开展救灾活动中,政府人员、军队、民众精诚合作。边区政府制定救灾计划,推动救灾开展,保障救灾运行,发挥了其救灾主导和主体之职责;军队响应政府号召,与民众同甘共苦,体现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价值追求,体现了其人民子弟兵的本质;民众在政府和军队的帮助之下,积极投入生产之中,用自己的力量来向天灾宣战。正是由于灾区的万众一心,边区最终战胜了灾荒。这可以说是边区政府对抗灾荒最成功之经验。

参考文献:

[1]戎子和.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简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第1册)[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3]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区一九四二、一九四三两年的救灾总结[Z].1944-08-01.

[4]齐武编著.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上海:复旦大学,2003.

[6]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第3册)[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7]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8]黄烜良.硝河风云——河南省内黄县千口村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7.

责任编辑 张荣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灾民边区救灾
航母救灾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9岁男孩过生日不要礼物 要给灾民买比萨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