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
2015-12-30田建军
田建军
[摘 要] 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在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文艺事业是途径,文化体制改革是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建设思想 逻辑结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是特定民族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和形式。“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1]p409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文化建设也卓有成效。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逐渐展开,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一、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马克思曾经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深刻批判,认为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掩蔽人们现实生活和交往关系的真相,以便维护一种长治久安的统治。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来服务的,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其次,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重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句话24个字,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体现着共同富裕、人民至上、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它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
三、理想信念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习近平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对领导干部,他谆谆告诫: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对青年学生,他语重心长:“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源泉
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他说,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五、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途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现实途径。习近平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3]。
六、文艺工作是文化建设的现实抓手
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作品是传承文化、宣扬价值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勉励文艺工作者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七、体制改革是文化建设的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在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文艺事业是途径;文化体制改革是保障。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文化建设的有机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人民日报,2014-02-26.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人民日报,2014-01-02.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