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2015-12-30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智能手机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赵振华,万明莉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移动英语学习以其互动性、趣味性、个性化等特点,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受访学生移动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移动英语学习课程内容、类型、模式和呈现时间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其调查数据为移动语言学习课程设计和学习系统开发的提供了依据和有利参考。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英语学习;需求分析;课程设计

万明莉(1963-),女,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和英美文化对比。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技术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它融合了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功能,具有便捷、移动、互动和及时性的特点,其强大的学习功能也日趋被使用者认可。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联网操作,共享大量的应用程序和学习资源。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语言学习的理想平台,它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成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能够延长大学生课后英语学习的时间、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改善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学习需求。基于手机的移动英语学习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和消极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加工外来信息和构建知识意义;教师也由原来灌输学生知识转变为协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英语学习将是未来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需求调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平台的出现,为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移动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方式,其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发展很快,但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够成熟。一方面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深入,缺乏实证性研究和相关数据的佐证,因此不能完全有效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软件领域开发的产品缺乏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指导,有些脱离了教学实践。因此,问卷调查旨在收集切实可信的调查数据,为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的实施与开发、教学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针对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30名全日制本科生展开(见表1)。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220名,二年级学生210名;理工类学生225人,文科类205人。男女生比例大体相当,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三)研究工具

调查使用的研究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13.0对学习者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和平均值分析。调查问卷综合运用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种形式。调查问卷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相关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和有关英语学习工具使用调查,及英语移动学习需求分析。前两部分由开放式问题组成,其中相关介绍部分主要是为了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个人基本信息部分用于甄别受访者的类型,更广泛地收集不同专业的学生,以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有关英语学习工具使用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工具使用现状;第三部分为调查问卷主体部分,意在了解学生基于智能手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态度及其学习的期待和要求,主要涉及课程内容需求、课程类型需求和学习方式需求和课程呈现时间等方面的调查。第三部分采用封闭式问题,对不同的同意程度采用五点制里克特量表确定:非常不同意= 1,不同意= 2,不确定=3,同意= 4,非常同意= 5。问卷主体由四个分量表构成,共计24个题目。

随机发放问卷430份,收回有效问卷399份,回收率92.8%,本次调查具有统计意义。回收有效问卷实测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问卷信度

由表2可知,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信度都基本上在0.70以上,问卷信度良好,是可靠的测量工具。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工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7.4%的受访者拥有可联网的智能手机,超过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比例61.2%。有关手机上网速度满意度的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手机上网速度,62.3%的受访者对手机上网速度较为满意,对手机上网速度不太满意的受访者占19.5%,对手机上网速度非常不满意的受访者为9.4%。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具有现实可行性。

目前使用最频繁的英语学习电子工具是笔记本电脑(48.6%),其次分别为台式PC机(30.1%),手机(12.8%),MP3/MP4(7.3%),电子词典及学习机(1.2%)。96.6%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移动语言学习”这一概念。有关“是否曾经使用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调查显示,只有2.9%的受访者选择了从未试过用手机学习,有高达74.4%的受访者曾将学习资料如文档、MP3或视频下载到手机进行学习和浏览,曾下载并运行过手机语言学习软件的受访学生占11.4%,11.3%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英语学习WAP网站及其提供的移动英语学习服务。有关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的偏爱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Android系统占69.5%,其次为Symbian系统占8.2%,2.8 %的受访者选择了IOS系统,有高达19.5%的受访者选择不清楚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调查结果说明受访者有很强的移动英语学习的需求。智能手机虽已经普及,但如何运用其功能和属性于英语学习并未被使用者所充分了解。一方面手机强大的语言学习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目前可利用的学习软件和网站不多,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意识不足有关。但对于大多数受访者而言,移动语言学习已经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潜意识行为,即大多数受访者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移动学习”,但实际上许多学生移动学习的行为已经发生了。

(二)英语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1.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需求方面(如表3所示),受访者最希望通过移动英语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技能,此项的平均分(M=4.69)高居此类需求榜首,其次是希望扩充单词量(M=4.16),依次是口语(M =3.86)、阅读(M=3.77)、翻译(M=3.56)、语法(M=3.11)、写作(M=3.0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意识到以听说技能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迫切想提高自身的听说能力的需求。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由于授课人数、课时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师更强调学生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更希望通过移动英语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对于词汇学习,受访者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在有关手机语言学习的软件中,学生接触较早的和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金山词霸、有道等词汇软件,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此外,英语词汇学习可以利用课间、吃饭、等车等零星、片段的时间,它符合移动学习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的规律。因此学生期待能通过移动平台接收老师的相关词汇学习信息,如新词的语音、词义、词性、搭配和练习等,不断强化和加强记忆,以提高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

表3 学生移动英语学习课程内容需求调查

2.课程类型。有关手机提供的英语课程类型调查中(见表4),课后答疑(M =4.74)、课前导入听说强化(M =4.67)、四、六级扩展(M =4.49)的平均分位列前三位,其次是英语新闻手机报(M =4.31)、英语影视和歌曲欣赏(M=3.97)、课后习题讲解(M =3.76)、英美文化简介(M =3.22)和课堂内容巩固(M =2.95)。调查数据说明学生期望通过手机移动平台,对课堂上学习的英语进行强化和补充。课后答疑和课前导入听说强化等环节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大班授课,在课堂上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一一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也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基于手机移动平台,学生即可以在线与老师进行交流、答疑和互动,又可以通过相关手机学习软件达到非同步的非实时交互,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学生通过移动英语学习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调查结果还表明英语新闻手机报、英语影视和歌曲欣赏和英美文化简介等课程也颇受学生欢迎。开发此类课程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表4 学生移动英语学习课程类型需求表

3.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语言学习模式。此部分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受试者对三大移动语言学习模式的需求展开,即基于短消息的学习模式、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模式和基于无线Internet的学习模式(见表5)。

表5 学生移动英语学习模式需求

首先,移动学习客户端模式获得了绝大多数受访者的肯定,其平均分位列三种调查模式之首。有关客户端模式的调查涉及到双语词典、QQ及微信等客户端和英语学习网站开发的客户端三种方式的调查。其中双语词典(M=4.97)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常用的手机双语词典主要有金山词霸、有道词典、百度词典等。这些词典除具有查词、例句、朗读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录音、翻译等句子功能,学生还可将生词加入生词本以便能随时随地复习。手机双语词典日趋完善的功能将为教师日后课程设计提供有用的借鉴和参考。QQ、微信等客户端模式(M=4.86)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便捷,教师可以通过它们和学生及时互动,发布学习资料等。再有,针对学生语言学习开发的客户端(M=4.67)将是移动语言学习的主流,如中国日报的“China Daily听天下”中英双语手机客户端,上海外语出版社开发的“大学英语精读掌中宝”等。

其次,基于短信息模式(M =4.43)得分位于第二。短消息模式以其简单、快捷的特点深受师生喜爱。其对终端机和客户端的要求不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编辑短信,通过飞信等软件将学习内容以文本或语音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学生也能通过短信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通过短信发送提高了问题解决的速度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完善了学习问答、课程辅导、活动通知等环节。

最后,受访学生也对基于链接浏览模式(M =3.54)给予肯定。学习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通过WAP协议来访问服务器,如教师微博、英语学习论坛、外语学习网站和教师个人网站等。这一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资料获取平台。但由于受到WAP资费的影响,学生选择这一模式相对较少。

4.课程呈现时长。在有关移动英语学习的课程呈显时长的调查中(见表6),大多数受访学生选择了2-5分钟(M =4.87)和5-10分钟(M =4.43),即学生希望每次移动英语学习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是零散的,10分钟左右的课程更符合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移动语言学习的需要。

表6 课程呈现时长

三、结论及启示

(一)提高学生对移动英语学习的意识

从上述调查可知,学生对移动英语学习的理解还很模糊,大多数受访学生虽已经潜意识地参与了移动英语学习,但对其内涵、方法和理念并不十分了解。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移动学习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渗入关于移动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策略,使他们加深对移动英语学习的理解,改进对移动英语学习的态度,让他们更积极参与和投入学习。

(二)实现移动英语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衔接

上述调查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后答疑和课前听说练习有很强的需求。移动英语学习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微缩和生搬硬套。因此,在移动英语学习设计时要把移动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有机衔接起来,通过智能手机构建课前教学任务,如教学内容的发布、英语词汇、听力活动模拟等;课后加强小组交流以及课外调研、课后答疑等。通过移动英语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计划和利用课余时间,从而使移动英语学习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三)课程设计以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原则,适应学生弹性时间要求

从上述调查可知,学生对移动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有一定要求,对英美电影、歌曲及文化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兼顾英语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寓教于乐,增加学习资料的趣味性。特别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移动英语学习过程中,趣味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机。课程内容不能只是课本内容的简单移植,更要为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多维度提供丰富和有趣的英语知识。其次,课程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调查表明移动英语学习的互动性也是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学英语课普遍大班授课,班级人数多,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课程要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要以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交互服务为主旨。课程设计要以加强教学辅导、讨论答疑和查询为方向,实现其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实时交互与不同步的非实时交互。同时要注意课程设计本着适用为度的原则,内容短小精悍,适应学生对弹性学习的需求,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广的参与度。

总之,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难题,其中关键之一就是适合移动英语学习的课程内容开发尚未取得突破,移动学习系统尚需完善,课程学习资源贫乏。对大学生移动英语学习的需求调查,了解当今学生移动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其感兴趣的课程内容、移动学习资源类型,以及关注的学习重点、热点等,有助于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移动英语学习课程和资源,并开发出方便师生之间交流、反馈和评价的移动英语学习系统,改善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移动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自主学习方式,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其课程开发还任重道远,希望调查研究数据可为日后移动英语学习课程设计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Park,Y.A.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Mobile Learning: Categorizing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to Four Typ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11(12) :78-102.

[2]Wong,L.H.&Looi,C.-K..What Seams Do We Remove in Mobile-Assisted Seamless Learn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omputers&Education,2011 (4) :2364-2381.

[3]黄龙翔.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移动语言学习研究——新加坡学生校外成语学习及创作活动历程探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 (2) :67-73.

[4]王敏娟,Toni Barone,Scott Simpson等.移动学习的案例研究及内容分析——以mGage项目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 (8) :14-19.

[5]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 (4) :5-20.

[6]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5-79.

[7]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120-123.

[8]田剪秋.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9(3) :22-27.

[9]李彦敏.移动答疑系统设计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8(5) :42-45.

(责任编辑:王佩)

Needs Analysis on Mobile English Learning Based on Smartphones

ZHAO Zhen-hua,WAN Ming-l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Guilin Institute of Aerospace,Guilin Guizhou 541004,China)

Abstract:With its interactive,interesting and personalized features,mobile English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suppl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teachings.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students’status and their needs of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on content,type,mode and time,the analysis provides the evidence and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design and study system exploring of mobile language learning.

Key words:smartphones; mobile English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curriculum design

作者简介:赵振华(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GB269)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课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移动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2013JB14)

*收稿日期:2014-10-20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