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覆盖对毛竹鞭笋生长的影响
2015-12-30唐隆校周智峰潘建华
唐隆校,周智峰,潘建华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林地覆盖对毛竹鞭笋生长的影响
唐隆校,周智峰,潘建华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对大小年明显的笋竹两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林地进行覆盖试验,研究覆盖对鞭笋产量和地下竹鞭的鞭径和总鞭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笋小年的11月,对毛竹林地进行地面覆盖,覆盖45 ~60 d后,覆盖林地鞭笋产量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2 ~ 3倍,达到极显著差异(p值 < 0.01);覆盖挖鞭笋与不覆盖不挖鞭笋之间地下竹鞭总鞭长增加17.4%,平均鞭径粗度增加4.3%;对覆盖的林地通过及时挖除细小鞭的笋,留养和填埋粗壮鞭的笋,弱鞭强挖、壮鞭弱挖,可以解决采用覆盖技术后对毛竹林地的地下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鞭径下降问题。
覆盖;毛竹林;鞭笋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鞭笋高效经营技术研究,对地下鞭结构和特性研究较多[1~5],培育鞭笋高产的研究虽然也有,但效果不佳,一般产量在750 ~ 1 500 kg/hm2[6]。利用现有毛竹林,选择适宜的地方,实行高产毛竹鞭笋开发技术,可在夏、秋两季供应鞭笋,取得较高经济效益[7]。林地覆盖有利于地面保温和增加地面持水及保肥能力,并且覆盖材料本身腐烂分解的有机质也有利于竹鞭的生长发育,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毛竹林地覆盖,调查分析毛竹鞭笋的产量、地下竹鞭的总长度、鞭径等因子,旨在了解毛竹鞭笋生长的规律,为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28º 35′ ~ 28º 37′ N,119º 13′ ~ 119º 15′ E,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海拔165 ~ 1 724 m,土壤为山地红壤,pH 5.3 ~ 6.0,土层深度均在60 cm以上。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9.7℃,年降水量1 212.5 mm,≥10℃年积温5 273.3℃,无霜期223 d,相对湿度79%。
1.2 试验设计
采用多年、多地点综合分析的方法。选择不同地点、具有代表性的农户5户,在大小年明显、2010年为春笋小年的毛竹纯林中进行试验,试验林地概况见表1。
表1 试验点基本情况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experiment plot
1.2.1 鞭笋产量 在2010年和2012年(春笋小年)连续3 a对林地进行覆盖,覆盖方法:先浇水,然后铺上厚度为20 cm的干稻草,再在稻草上浇水,以用手挤压至稻草不出水但手上有水印即可;之后在稻草上铺厚度15 cm砻糠。试验在覆盖林地的中心地段设覆盖,选择与覆盖地段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相似的不覆盖的林地中心作为对照,对照林地与覆盖林地进行统一施肥,覆盖林地的覆盖物在冬笋采收时挖开,每个处理间保留10 m作为隔离带,样地为20 m×30 m的长方形样地。挖掘鞭笋技术要求:梅雨季节少挖,以养鞭为主,对粗壮浅鞭及时深埋30 cm;伏天以挖鞭笋为主,养鞭为辅,并且做到挖除细小鞭的笋,留养粗壮鞭的笋,弱鞭强挖、壮鞭弱挖[8],每年都进行鞭笋采挖。对样地中每年鞭笋产量进行记录。其数据从林地覆盖后的第二年开始采集,连续4 a。
1.2.2 地下竹鞭 在每户试验小区均设置覆盖样地中挖鞭笋(A)与不覆盖样地中挖鞭笋(B)以及不覆盖样地中不挖鞭笋(ck)的3种处理,于2014年11月5-8日,在每个处理中分别随机选择2013年留养的、胸径在8 ~ 10 cm且竹鞭去鞭方向1.5 m范围内主鞭上没有毛竹的母竹作为调查地下竹鞭的对象。调查范围:以母竹竹蔸为中心,左右方向各100 cm,上下方向各50 cm,调查深度50 cm。将挖出来的竹鞭,进行逐条测量鞭径大小、竹鞭长度。量测距离和竹鞭长度用300 cm长的钢卷尺,量测竹鞭鞭径用测树用的钢围尺。
1.3 分析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软件进行t值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鞭笋产量
为观测毛竹林地覆盖对鞭笋产量影响,将毛竹林地覆盖(春笋小年)后第二年和第三年样地400 m2中采收的鞭笋数量,整理成表2。
表2 鞭笋产量统计分析Table 2 Statistic analysis on yield of rhizome shoot
由表2可知,鞭笋产量2011年<2012年,2012年>2013年,2013年<2014年,存在一年少,一年多的现象,说明毛竹春笋大小年的林地,其鞭笋产量也有大小年之分。从本次调查可知:2010年春笋小年,11月鞭笋生长结束时,开始覆盖,第二年,2011年春笋大年,鞭笋产量少,覆盖后的第三年,2012年春笋小年,鞭笋产量高,2013年与 2014年也一样,即春笋大年,鞭笋是小年;春笋小年,鞭笋是大年。究其原因:可能是春笋大年,大量笋芽萌发,长成竹笋,控制了鞭笋芽的萌发;另外,大量的鞭笋笋芽分化萌发,同样也会控制笋芽的萌发。所以,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地中,其鞭笋的产量也存在着一年多,一年少,循环交替的大小年现象。
表 2还显示,毛竹林地覆盖可以使鞭笋产量显著增加,覆盖与不覆盖样地之间鞭笋的产量,2011年增加124.7%,2012年增加238.8%,2013年增加198.5%,2014年增加112.2%。采用t检验,经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1,说明覆盖与不覆盖样地之间鞭笋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能与采用地面覆盖既可保持地面温度,又能增加地面持水和保肥能力有关;同时,覆盖材料经过腐烂分解,其有机质正好被生长发育的竹鞭利用和吸收所致。由此可见,在春笋小年的11月,对毛竹林地采用地面覆盖技术后,可极显著地提高鞭笋产量。
2.2 地下鞭变化
单位面积竹鞭数量主要有鞭的长度和鞭径大小来决定的,有研究认为,试验地采用覆盖技术后对林地的地下结构有影响,使地下竹鞭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鞭径有所下降[9~11]。那么,对覆盖的林地通过合理地采挖鞭笋,是否可以解决地下竹鞭总鞭长和鞭径下降的问题。为此,将5个调查点2 m2中地下竹鞭总鞭长和平均鞭径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地下竹鞭变化分析Table 3 Statistic analysis on change of rhizome length and diameter
由表3可知,毛竹林地采用覆盖并进行鞭笋的科学采挖,覆盖比不覆盖地下竹鞭总鞭长增加1.3%,平均鞭径粗度增加0.5%;覆盖挖鞭笋比不覆盖不挖鞭笋地下竹鞭总鞭长增加17.4%,平均鞭径粗度增加4.3%。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地下竹鞭总鞭长度处理间F值 = 12.047 24>F0.01692 661,说明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与连强牡等研究的结果[12]相一致,而平均鞭径粗度处理间F值 = 0.554 41<F0.01692 661,说明虽然有增加,但尚达不到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覆盖林地的覆盖物在冬笋采收时就挖开,覆盖45 ~ 60d,时间不是很长;覆盖期间又是处于鞭笋生长的结束期,不会对竹鞭正常生长带来大的影响。其次,有研究表明:采挖鞭笋时,将细鞭和弱鞭挖除,并对粗壮的浅鞭进行了深埋后,就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由此可见,对覆盖的林地通过合理地采挖鞭笋,不仅能增加鞭笋的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还可以解决采用覆盖技术后对毛竹林地的地下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鞭径下降问题。
3 结论
在春笋小年的11月,对毛竹林地进行地面覆盖,覆盖45 ~ 60 d后,开始采挖冬笋,其鞭笋产量可增加2 ~ 3倍,可见毛竹林地覆盖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冬笋产量[13~15],也能极显著地提高鞭笋产量。但春笋大年时鞭笋产量只有33 ~ 39 kg/667m2,春笋小年鞭笋产量却高达167 ~ 176 kg/667m2,表明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地中,其鞭笋的产量也存在着循环交替的大小年现象。
对覆盖的林地通过及时挖除细小鞭的笋,留养和填埋粗壮鞭的笋,弱鞭强挖、壮鞭弱挖,每年都进行鞭笋采挖,不仅能解决采用覆盖技术促使春笋早发后林地的地下总鞭长和幼壮龄鞭的鞭径下降问题。而且,还可以极显著地增加鞭笋产量、单位面积中地下竹鞭总鞭长以及促使竹鞭平均鞭径略有增粗。
毛竹林地覆盖有利于地面保温和增加地面持水及保肥能力,覆盖材料本身腐烂分解的有机质也有利于竹鞭的生长发育,值得在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管理中推广应用。
[2]胡超宗,张仁照.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规律与竹笋个体发育的关系[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0,7(4):322-328.
[3]邱尔发,陈存及,范辉华,等. 毛竹种源竹鞭生长进程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2):245-250.
[4]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楠竹鞭根系统与出笋、退笋、成竹的关系[J]. 中国林业科学,1977(3):177-184.
[5]蔡亮,张瑞霖,李春福,等. 基于竹鞭状态分析的抑制毛竹林扩散的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5):68-70.
[6]迟莹莹,鲁小珍,陈永江. 北亚热带毛竹鞭笋高产培育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11,38(2):4-6.
[7]周早弘. 毛竹鞭笋开发技术探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2):53-54.
[8]毛达民,陆媛媛,郑林水,等. 鞭笋挖掘后对毛竹竹鞭生长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5):833-836.
[9]周国模,金爱武,何钧潮,等. 覆盖保护地栽培措施对雷竹笋用林丰产性能的影响[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19(2):52-54.
[10]金爱武,周国模,郑炳松,等. 覆盖保护地栽培对雷竹地下鞭的影响[J]. 竹子研究汇刊,1998,17(4):36-39.
[11]王波,汪奎宏,李琴,等. 地面覆盖对毛竹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2012,10(1):20-22.
[12]连强牡,罗龙发,田晓萍. 浅谈挖掘毛竹鞭笋的意义及提高鞭笋产量的技术措施[J].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1):44-47.
[13]何钧潮,方伟,沈振明. 雷竹笋用林二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15(3):257-261.
[14]胡卫滨,童文仁,芦志能,等. 毛竹覆盖初步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2,32(6):64-66.
[15]陈建华,佘婷婷,谷战英,等. 不同地表覆盖对毛竹笋高及地径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4):10-13.
Effect of Mulching on Rhizome Shoot Growth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Stand
TANG Long-xiao,ZHOU Zhi-feng,PAN Jian-hua
(Shuichang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Suichang 323300,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mulching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stands with evident on-off year in Suichang, Zhejiang province from November of 2010. Duration of mulching was about 45-60 days.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yield of rhizome shoot in mulching stands increased 2-3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no mulching). Rhizome in stand with treatment of mulching and harvesting rhizome shoot was 17.4% longer and 4.3% larger than that in stand without any treatment. Besides, the stands were needed to remove fine shoot and rhizome, keep and cover large rhizome.
mulching;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stand; rhizome shoot
S795
B
1001-3776(2015)04-0081-04
2015-01-05;
:2015-06-11
唐隆校(1964-),男,浙江遂昌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