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该如何指向学生

2015-12-29刘寿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李时珍蝈蝈爱迪生

刘寿华

在“教什么”比“怎么教”更深入人心的时候,笔者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怎么教”就不重要。相反,在“教什么”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的时候,教学的智慧、教学的艺术则更多表现为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其实,对于“怎么教”,我们讨论得也不是不多,然而一谈“怎么教”我们指向更多的就是教师,就是教师要怎么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很少考虑学生在“怎么教”中的位置、角色与作用。现在,把“怎么教”的指向定位在“学生”身上,不仅是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更是对学习规律、学习过程科学性的尊重与发现。

一、展示学生“已知”

传统的“怎么教”就是把教师的设计在课堂上逐渐呈现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当然是学生所不知道的以及要知道的,这种教学活动的中心依然是教师。笔者认为,指向“学生”的教学策略,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自己通过自学后的收获,即“已知”的内容。不要以为这个环节是浪费时间,这恰恰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一种体现。展示学生已知,是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之上,是“先学后教”、课堂翻转的真正体现;展示学生已知,是教师把握真实学情、选择教学起点的重要依据,从而确定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可见,看似小小的改变对于促进阅读教学的变革意义重大。

学生在展示学习已知的过程中,更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或思维过程,这对别的学生就是一种启发,一种指导。这实际也是我们“教学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向——学习方法,要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而来自同伴的经验、影响,比教师的说教更容易被同龄的同学认可、效仿、相互激励。不少教师在出示课题时也常常要学生提问或质疑,其实不妨先问一问“你读了这几个字,已读懂了什么”或“你已知道了什么”。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学生就会说“读了课题知道是写蝈蝈的”“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把蝈蝈送给别人的”“是把蝈蝈送给了盲婆婆”……读了第8课《小鹰学飞》这一课题,可以知道课文是写小鹰学习飞行的事。用“群文阅读”思路,再看这一单元的其他3个课题:《青蛙看海》知道是写小青蛙看大海的事,《狼和小羊》是写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事,《狐狸和乌鸦》是写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事。

读课题可以问一问学生明白或知道了什么,同样,读课文或读某一段落后也可以问一问学生明白或知道了什么。如读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段,学生从“捉回了”就会知道送蝈蝈的人(小朋友)是在外面捉到蝈蝈的,从“乐呵呵”知道那个小朋友是很高兴、很开心的,从“喜滋滋”知道那个小朋友把心爱的东西送人,也是很开心、很乐意的,从“邻居家的盲婆婆”知道他们是邻居,甚至有学生想到“他们平时处得很好”……这种分享“已知”的过程不正是学生展示学习收获、获得学习认同的经历吗?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学生自己不会做的事,要鼓励他们自己学着做,想办法做。知道了学生的已知,教师就不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没了,或问个没完没了,就不会出现低效或无效教学。

二、激发学生“想知”

通常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往往是哪种方法效果更好、更受学生欢迎,而很少考虑学生是否想学、愿学。有些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学生看似非常积极、非常投入,事实上正是不少学生慢慢学会了迎合教师,而自己对于学习、对于求知的欲望并不强烈。而在平常的阅读课堂上,教学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求知欲更难得到激发。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求知的欲望都是存在的;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欲望往往更加强烈,这也是我们教学的动力之一。问学生“想知”,就是教在学生疑惑处、难点处。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围绕“送”问:是谁送的?为什么送?怎么送?送的结果怎样?“盲婆婆”是个什么样的婆婆?围绕“蝈蝈”问:蝈蝈是什么东西?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为什么送蝈蝈,不送别的东西?读了第一段问:为什么是一只“绿色的蝈蝈”?乐呵呵地捉回来了一只绿色的蝈蝈,为什么还“喜滋滋”地送给盲婆婆?盲婆婆眼睛都看不见了,还要蝈蝈干什么……

问题出来了,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要学会把“皮球”踢回给学生——“有谁知道答案?”或引导学生讨论,寻找答案,或引导学生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途径。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西湖》,学生读到“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时问“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为什么用逗号,而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一句中却用顿号?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读这两句话,有学生发现“流云”的变化是“转眼间”发生的,如果用逗号就表达不出变化快来,而《西湖》的作者是如数家珍般慢慢数着说的,就该用逗号,就好像一边指着一边说。

阅读课上,教师一方面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另一方面可以将多媒体手段有机、适时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图、文、声、像,从多层次、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立体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得以简化,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诱导式、讲授式等增添了生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须知”

“怎么教”的另一个重要指向是引导学生“须知”。所谓“须知”,就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应该知道也必须要知道与掌握的内容。这是因为语文学习有一定的模糊性,不少学生在课堂学习后也是模模糊糊、懵懵懂懂,总觉得语文课学多学少一个样,甚至是学与不学一个样。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适当时候要把课堂的语文知识、阅读要求、学习目标等内容进行明确化,让学生在“须知”的相关要求中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教师来问,问在关键处,问在矛盾处,问在学生似是而非、易于忽略处。

当然,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对于文本内容往往比较重视,而容易忽视文本的写作方法,而这恰恰是学生须知的重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作者为什么选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人为例?要学生找出这三个人的异同。他们的共同点是:目标专一——李时珍“从小立志”,爱迪生“迷恋电学实验”,齐白石“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他们都能持之以恒——李时珍“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们的不同点是:他们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人——李时珍是中国明代医药学家,爱迪生是美国19世纪大发明家,这两位是历史上的杰出人才,应“古今中外”中的“古”;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应“古今中外”中的“今”;李时珍与齐白石是我国的名人,应“古今中外”中的“中”;爱迪生是美国的名人,应“古今中外”中的“外”。3个名人中有医药学家,有发明家,有书画家,概指各项事业,各个领域。他们的成功条件也不一样——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就有条件从事医学、医药学研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自谋生计,没有条件;齐白石是木匠出身,26岁才开始学画,半路出家。引导学生这样一比较,就明白了:不管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哪个领域,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都能取得成功!选取典型时要考虑各个方面,全面地说明问题!这一问,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全面了;把学生关注内容转到关注表达上;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阅读教学的指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我们这里谈到的相关内容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某些方面,是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内容。随着对语文课程、阅读特征的深入研究,我们对于阅读教学的指向会有更清晰的把握。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215000)

猜你喜欢

李时珍蝈蝈爱迪生
会唱歌的蝈蝈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的“135岁”
李时珍问路
礼物
上帝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