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修,时代当下的精神供养
2015-12-29王琼
王 琼
我们知道,中国人重道但不轻言道,虽然“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但是却一直被日本沿用。在世界茶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台湾茶艺可以说是为人熟知并值得尊重的。中国大陆,作为茶叶起源地,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有过繁荣昌盛,有过衰微低迷,但因为一片叶子的生生不息,茶的精神从未断层断代,这也确定了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源远流长。
然而,在茶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的爱茶人,我们该以怎样的表达来迎接“茶为国饮”的时代需求,中国的茶文化究竟该有怎样的语境,国人的饮茶习惯在承袭传统之后该如何与时俱进,而我们又该怎样接引这样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福报与智慧呢?
我常常这样扪心自问,陷入深深的思考。 一杯茶,几片树叶而已,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和能量,越想越明白,这终归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诉求,因此对于茶的虔诚与恭敬,便愈发真实的从内心深处升起。同时,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方式,试图把茶的能量导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让所有我们相信且期待的美好,变成可触摸的现实—于是,便有了茶修。
茶修,是以“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为导向,通过对行茶的专业与艺术的表达,于生活中日日行茶,时时自持的过程,进而借茶修为,以茶养德,以达到内外兼修,同养太和的美好生命境界。同时,茶修又是一种缩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落地于生活的修行方式。修,重在践行,修行,就是时时修正日常行为。
茶修,之于我们每一个人,是自我觉知,自我修正,自我完成的过程。因为在一杯茶的澄明里,我们感知到了安顿,而这份安顿在浮躁与匆忙的时代背景下变得弥足珍贵。我们需要安顿,而恰恰又很难真正的安顿下来,为此我们一直在寻找探究,希望可以打开一条通道,能够链接生命里原有的宁静。
当我遇到了茶,走进了茶的芬芳世界,这一抹清凉带我找到了回归的路径,更明确地引导我踏上实现生命意义的茶修之路。因此,于一杯茶的甘苦中,修正完善自己;于一杯茶的幸福中,分享利益他人。
十九年的学习与探索,我欣喜地明了,茶,不是宗教,但已然成为了我一生的信仰。我喜欢在行茶时,有所规矩,有所次第,有所敬畏,这样才能有所自然,有所自在,有所欢喜。
与茶相伴的幸运
为与一泡茶相约,我们从准备出发,为的是修得那份茶人的淡定与从容;展布茶席,简约单纯,褪去繁复,让行为与情绪一并做减法;放空自己,由礼敬开始,于专注中获得色香味韵的统一、人茶合一的喜悦……因此,于一道茶的冲泡过程里,我们清晰地感知到,放下自己方得安顿;在一次次的沏沏倒倒中,真实地意识到重复的力量;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去弯腰鞠躬,或者为做好一个请茶礼而不断地践行时,我们才深刻的明白,恭敬他人,庄严的是自己……感恩一杯智慧的茶,让生命可以融入其中,获得可以接纳现实的能力和转化现状的能量。
与茶相伴,是一件幸运的事,而用“修”的方式把茶与自我成就链接起来,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就此以茶为师,借绿茶主修静雅,红茶主修温暖,白茶主修内敛,黑茶主修平衡……凡有所修,皆有所获。用茶之情怀自勉,不管是外在的言谈举止,还是内在的情志模式,都会帮助我们平衡一切因生命而存在的关系,而这也就是茶修之于生命成长的意义所在。
一杯茶的色、香、味、形、韵,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为此,我们在侍茶的过程中对其独有的茶汤呈现、美学构架、生命本质进行思考,也试图通过这样的探索与学习,完成文化的梳理与时代背景下的茶文化表达,让一杯茶更加落地地与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契合。当我们能够真实地认同这样一份对茶的诠释,并在每一天的生活里践修时,那么一杯物质的茶就在修的过程中变得“可载道,可传道”了。
茶既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而茶修,既是个人的生命修行,又是时代当下的文化需求与精神供养;既是链接美好的纽带,又是传递智慧与能量的桥梁。我们真实地理解茶修,真正地于生活中践行,那么,一片茶,停在哪里都是归宿;一颗心,行在哪里都会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