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未来发展模式

2015-12-29王建学

职业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哈尔滨历史

王建学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6)

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未来发展模式

王建学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6)

哈尔滨是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遗产之一,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附属地殖民城市。在沙俄与其他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势力的影响之下,客观上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早期对外开埠的国际商贸城市之一,并形成了多样的欧式建筑风格。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则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以《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为指导,在构建哈尔滨未来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中,以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为点,以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为主线,以市区水域为辅线进行综合整治,以哈尔滨历史文化区域为核心规划发展区域,共同打造独具欧式建筑特色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欧式建筑;未来发展

二十世纪初,哈尔滨因沙俄中东铁路的修筑,形成了沙俄独霸哈尔滨的局面。1905年哈尔滨开辟为商埠,各国政治、经济势力纷纷涌进,客观上形成了独特的欧式建筑文化体系,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美誉。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哈尔滨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近年来,哈尔滨市城市规划部门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与宝贵的经验,使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保护与发展走向了规范与科学的模式。

一、在建设哈尔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名城的历程中,欧式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2011年5月17日,国务院批复了《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名城保护工作思路,同时也提高对哈尔滨名城保护价值的认识。

(一)哈尔滨是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遗产。

图一 1906年哈尔滨城市规划简图

图二 1930年哈尔滨城市规划简图

(二)哈尔滨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附属地殖民城市。

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被其独霸为铁路附属地。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是沙俄殖民政治与文化对哈尔滨早期建筑影响的历史见证。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日俄帝国瓜分了东北地区。伴随沙俄与日本对东三省铁路附属地的侵略,承载铁路附属地建筑文化特色建筑随之而起。190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满洲善后协约》,条约规定开放奉天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长春、哈尔滨、宁古塔、珲春;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等16处为商埠。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万人商人、资本家到哈尔滨经商办企业,各国政治、经济势力纷纷涌进哈尔滨,改变了沙俄独霸哈尔滨的局面,客观上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早期对外开埠的国际商贸城市之一。

(三)哈尔滨是近代欧式建筑艺术博物馆。

沙俄入住哈尔滨之时,正值新艺术运动席卷欧美各国之际。沙俄又将之传入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之中,使新艺术建筑成为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风格类型。20世纪初哈尔滨秦家岗地区(现南岗区)即以官方认可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主,加之传统的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使这两者成为沙俄在哈尔滨采用数量最多的建筑模式。哈尔滨等地开埠之后,成为中国早期国际商贸城市。各国商业建筑与使馆建筑多以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为主,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还有大量的折衷主义、巴洛克建筑范式等。宗教建筑,则以拜占庭风格为主加之少量的哥特式建筑。这些浓郁的欧式建筑,使哈尔滨成为近代欧式建筑艺术博物馆。

(四)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

“中华巴洛克”,由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提出,此类建筑以哈尔滨道外区建筑为代表,少量见于沈阳与大连等城市。“中华巴洛克”采用折衷主义手法,将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纹样相结合。哈尔滨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达53.11公顷,北起升平街,南至南勋街,东起十道街,西至景阳街,有257个传统院落。沿街建筑,外墙的立面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装饰与雕花则采用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福、禄、吉祥之美学特征。在“中华巴洛克”式的沿街建筑的庭院内部空间,则为二、三层的中国传统四合院,被哈尔滨人称为“圈楼”。这种中西文化兼容的建筑特征,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是哈尔滨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图三 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 第一、第二批保护建筑

二、面向未来—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

2011年,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强调“以保护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及保持和发展20世纪初形成的城市风貌特色为主,重点保护城市形态、城市格局、传统风貌、历史建筑等,继承和发扬城市传统文化。重点保护老城整体格局与风貌,严格控制老城建筑形态与色彩及老城区的建筑高度,保护好城市传统轴线、建城初期的传统道路格局”,为未来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是扎实开展惠企走访,及时输血民营企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困难。金融机构要扛起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缓解民企融资困难,积极为广大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要积极开展对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走访工作,认真梳理走访企业的共性问题,找准企业的融资痛点难点,通过推进企业在线融资,提升小微企业授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信贷工厂批量授信规模等方式,切实做到“对症下药”。

(一)以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为点

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以2006年哈尔滨市规划局确定的245栋保护建筑为基础。随后,201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保护建筑更名为历史建筑,并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170个。至此,哈尔滨市公布的历史建筑共有415处,并重新对其进行梳理和分类,将原有的11个分类扩大至22个。其中,除少量中国传统建筑、犹太建筑与侵华日军罪证遗址之外,大部分均为欧式建筑。

2012年,哈尔滨市第五批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在全市8个城区进行全面普查,进一步深入发掘与保护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为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2014年6月,由“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百年经典历史传承”《哈尔滨415座老建筑摄影》、《老建筑特点及故事征文大赛》向全社会征稿,丰富了哈尔滨历史建筑的内容,为传承与保护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以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为主线,以市区水域为辅线

1.以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为主线

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主要集中在南岗区、道里区与道外区三个历史文化区域。其中南岗区以大直街、红军街、中山路为主,加之花园街、果戈里大街以及阿什河街;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主,加之经纬街、友谊路;道外区以靖宇大街为主,重点为南二道街、南三道街。大直街沿线突出中东铁路的主题特色,以各公路站点、一号线各地铁站点为延展,烘托这一主题,提升中东铁路历史的厚重感。以大直街两侧中东铁路体系内建筑为主旋律,辅以领事馆建筑、宗教建筑两大类建筑主题,再现20世纪初哈尔滨早期城市风貌。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核心主线,扩大到周围20多条辅街。以原有欧式保护建筑风格为基调,制定不同阶段行动纲领及相适应的投资改造计划,建立系统性的改造框架,逐步提升和延展道里区中央大街商业圈特色文化建筑风貌,彰显与构建多元商业及文化空间。道外区“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主要集中于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与南勋街两侧,经系统改造之后,将全面展现哈尔滨早期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建筑风尚。

2.以市区水域为辅线

哈尔滨“十二五”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之中,为形成独具北国特色的“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将实施一江(松花江)、三纵(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四横(松花江北岸风景长廊、松花江南岸风景长廊、呼兰河及沿岸湿地、滨绥铁路线)的生态廊道建设。马家沟流经果戈里大街附近区域,在现有俄罗斯民贸交易街区的基础上,打造了迷人的俄罗斯河园。这一成功的改造范例,为哈尔滨内河与街道交汇处打造以水体景观为主的生态景观,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松花江北岸风景长廊与松花江南岸风景长廊的打造,结合原有的俄罗斯传统木构架历史建筑,设以俄罗斯风格的柱廊、亭子,打造俄罗斯风格的生态长廊,将为哈尔滨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城市建筑风格增添独特的魅力。

(三)以哈尔滨历史风貌街区与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区域

在2012年9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中,确定了道里、道外、南岗3个历史城区、13个历史文化街区与9处历史风貌街区。其中圣·索菲亚教堂地区、铁路局、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中央大街、道外传统商市、红军街-博物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太阳岛、哈飞家属区、斯大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均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建筑与历史地段管理,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曾组织二十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编制了《博物馆广场综合整治规划》、《中央大街步行街及辅街一、二、三期综合整治规划》、《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详细规划》、《索菲亚教堂广场综合整治规划》、《太阳岛俄罗斯小镇规划》、《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圣伊维尔教堂修缮整治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对于未来全面开展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构建哈尔滨未来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中,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指导下,将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与市区水域,历史文化区域、历史风貌街区与历史文化街区等区域相结合,统筹规划,共同打造独具欧式建筑特色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

【1】俞滨洋主编;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学会编.哈尔滨印·象上1897-1949中英文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宋珊珊;刘松茯,哈尔滨近代城市肌理探究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

【3】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大事记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

【4】李述笑编著.哈尔滨历史编年1896-1949.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6.01.

【5】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网站http://www.upp. cn.

【6】《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7】《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7-2020)》.

【8】《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9】《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

(编辑 赵欣宇)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of Harbin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s

WANGJianxue
(HeilongjiangCollege ofTourism,Harbin 150086)

Harb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heritages of modern western city planning thought,and the modern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lonial city of railway subsidiary.Under the influence of Russia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economy and political power,Harbin became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ities in China,which opened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arly time,and formed a variety of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s."Chinese Baroque"architecture in Daowaiqu District of Harbin is the witness of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The"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Harbin protection plan (2011-2020)"as the guide,work together to build Harbin a historic city with unique European styl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with the European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s the point,the main streets of Harbin formed in early modern times as the main line,the city water area as subordinate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when planningthe development mode ofHarbin in the future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ofHarbin as the core of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Harbin;European architecture;future development

G712

B

1672-0601(2015)06-0104-04

注:此文章为《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文章。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哈尔滨历史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失去玉桂叶的日子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刘派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