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5-12-29张兰珂,陈均平,魏素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

·外科与麻醉·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张兰珂陈均平魏素志

(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邢台054031)

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由于外伤所致的急性失血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全血。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情况。比较输血前后两组血小板(PLT)和凝血4项水平的差异。观察输血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两组患者的HGB、HCT、PLT和凝血4项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观察组的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21.3%(P<0.05)。结论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能够使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的血容量迅速增加,更加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凝血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外伤急性失血;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No.20120561)

外伤急性失血患者由于机体缺血而出现呼吸异常、神志模糊、脏器衰竭、休克,甚至死亡〔1〕。临床上外伤急性失血患者抢救治疗主要通过输血补液(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方式,现阶段主要包括输注全血和输注悬浮红细胞(即成分输血)〔2〕,两种输血方式对患者血液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分析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急性出血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42~75岁〔平均(54.1±7.8)〕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41例,坠跌摔倒19例,刀伤15例;其中13例患者脏器衰竭,11例患者出现休克。观察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40~78岁〔平均(56.2±8.5)〕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43例,坠跌摔倒18例,刀伤14例;其中12例患者脏器衰竭,10例患者出现休克。两组性别比、年龄、受伤原因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血常规的检测应用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HF7-3000的血常规检测仪,应用配套的试剂和质控品。选择南京瑞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型号为AYW9001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盒质控品由北京美创新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查明患者的出血原因并立即给予有效的止血,对照组患者予输注全血,输注量2 500~2 700 ml。观察组患者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量约2 000 ml,根据需要对部分患者输注纤维蛋白原(FIB)制剂、浓缩血小板(PLT)等。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输血前后两组PLT和凝血4项水平。凝血4项主要为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我院检验科进行检测。观察输血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溶血反应、发热与过敏反应。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行χ2、t检验。

2结果

2.1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变化见表1,表2。输血前,两组HGB、HCT、PLT和凝血4项比较无差异(P>0.05)。输血后,观察组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输血前后HGB、HCT水平变化

表2 两组输血前后PLT及凝血4项水平的变化

第一作者:张兰珂(1971-),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2.2不良反应观察组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热1例,过敏反应1例),低于对照组16例,溶血反应3例,发热8例,过敏反应5例)(P<0.05)。

3讨论

外伤急性失血的患者普遍存在HGB、HCT、PLT及FIB较正常值降低〔3〕,而PT、TT、APTT较正常值上升,因此上述指标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和借鉴〔4〕。沈诺等〔5〕认为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建立输液通道时颈外静脉应是首选。

临床输血在危重患者与外伤大量失血患者的救治中应用十分广泛,是比较常见的支持性及代偿性疗法〔6〕,是临床维持血容量、血压,防止休克的重要措施,但其也有其副作用。医务人员应该对失血患者失血总量以及循环血容量做出准确的评估〔7〕,对于保证患者脏器功能、促进科学合理地输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通过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增加血浆蛋白,增强血液携氧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抵抗能力是保证患者度过危险期的保障〔9,10〕。本研究结果表明了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在改善外伤急性出血中的疗效优于成分出血,与罗涛等〔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还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挥有效的输血救治作用。

4参考文献

1何锦添,李春兰,何伟清.成分输血在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128.

2黄建华,张鑫,侯军民.临床输注悬浮红细胞的相关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94-5.

3温志红.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及时补充血浆的必要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072-3.

4Busch M,Chamberland M,Epstein J,etal.Oversight and monitoring of blood safe in the Uunited stares〔J〕.Vox Sang,2009;77(2):67-76.

5沈诺,谢红春.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几种静脉输液途径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77-8.

6袁杰,石天,罗艳.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07-8.

7叶一冰,秦杰,李方顺.大量成分输血在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66-7.

8李丽,丁良臣.成分输血与输全血在外伤急性失血患者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7):664-5.

9邢英新,刘敬红,王凤霞,等.成分输血在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511-2.

10 Varon 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labile blood pressure during acut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and other hypertensive crises〔J〕.Am J Emerg Med,2007;25(8):949-59.

11罗涛,杨军.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2):51-3.

〔2014-03-12修回〕

(编辑袁左鸣)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
益肾活血汤辅助西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