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测评

2015-12-29王艳秀副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石家庄050031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

■ 王艳秀 副教授(1、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石家庄 050031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12)

引言

根据企业的成长理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为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需要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本文根据2010-2014年出版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评价。DEA是评价效率最有效的非参数方法,近年来不但是国外,而且在国内也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评价也选择DEA模型进行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空间发展逻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空间拓展逻辑。其发展的“质”与“量”与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人才环境与资源、产业集群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偶然的因素或机会事件也会直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路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也是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其它产业一样会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从我国地方区域条件差异来看,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等优势,所以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如表1所示,不同地方区域条件比较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在人才优势、市场需求,还是在产业集群与技术优势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解释了该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现明显强势的原因。比如:上海市在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就已经达到1.09万亿,较2010年增长12.2%,规模保持在全国领先行列。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有学者对我国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S曲线进行了初步的判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绝大部分产业都处于一个技术快速增长的阶段,生物医药、新药开发、疫苗和抗体等相关产业处于S曲线的尾端附近,海洋产业、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物联网等产业处于S曲线的中部,在技术方面体现持续的高增长态势,从发展前景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杨银厂等,2015)。

(二)不同地区发展规模与就业效应存在明显差距

从不同地区的企业个数和就业人数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和江苏省,2012年广东省的利税达到1942.9亿元,江苏省的利税达到1901.5亿元,从业人员的平均数分别为3842156和2486148人,企业个数分别为5059个和4598个。两个省份的利税之和占全国利税比重的40.49%,从业人员比重占到48.88%。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从业人数依次递减,每个地区的从业人数都不万人,尤其是西藏地区从业人数才有1130人。

从资产总计数量来看,广东和江苏省依然位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资产总计分别为18503.9亿元和13781.6亿元,总资产占全国比重达到42.14%。2012年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按照资产总计进行降序排列,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小的地区,如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悬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利能力

从2012年我国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的利润来看,江苏省位居第一位,利润总额达1282亿元,广东省排在第二位,此指标为1110.9亿元,两省利润总和高达2392亿元,占全国利润总额比重的38.67%左右;而从资产利润率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的资产利润率为9.3%和6%,资产的利用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企业平均规模小、利润额较低的地区却呈现了总资产利润率最高的现象,广西资产利润率最高,为23.68%,海南的资产利润率排列第二,为16.87%,远超其他省市地区(见表2,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显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发展空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基于DEA模型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

为了对我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根据可比性、易操作和科学性的原则,本文选择从业人员平均数、资产总计、研发经费总支出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利润、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对2012年31个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运用DEA软件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综合效率的平均值是0.777,17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在平均水平以上,9个地区的总效率达到1,占全国比重为29.03%。

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来看,各地区纯技术效率平均值是0.846,18个地区纯技术效率高于平均水平,12个地区纯技术效率为1,占全国比重为38.71%,0.8-1之间的地区占比64.52%。各地区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是0.920,20个地区高于平均水平,0.8-1之间的地区占比83.87%,规模效益递减的地区比重为51.61%,即投入增加后,产出的增长比例可能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从数据分析的整体情况来看,新疆、宁夏和青海等地区的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比较低,而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比较高,结合前面的数据分析来看,这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也较好,但是绝大部分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还不十分理想,成长能力偏低,如江西、河南等地都处于规模效益递减阶段,普遍存在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状况,需要针对现阶段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性地区扶持措施,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好“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间的关系,立足促进原始创新设计产业发展策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保护和支持下也要有选择地扩大开放领域,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提高产业外向发展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利用国内外的技术与资源,实现多种效益共赢。

(一)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化现象出现

在开放经济体系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向发展需要结合地区优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把关,加强地区科技优势与产业进行积极对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努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对于产业的发展定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需要确立主攻方向,突出产业特色,加强各产业之的关联度,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创新的支持体系,加强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向发展要积极体现产业的特色,突出产业地区发展优势,各地区要对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督促产业研发与创新发展,对引进的创新技术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的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自主创新和积极掌握核心技术,谨防出现产品重复建设与低端化现象。

(二)因地制宜扶植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发展

表1 不同地方区域条件比较

表2 2012年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情况

各地区要因此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建立产业联动机制,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做到互联互通,形成资源整合、突出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优惠利率贷款、技术支持与指导等措施,激励经济行为主体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工作,自觉努力促进产业战略化发展。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根据地域特点、产业基础,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选择本地区科学、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认真落实国家扶植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对地区重点扶持产业的关注,做到企业发展积极稳健,政府要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和认证等服务,帮助微观经济主体建立自主创新的目标;加强技术升级与资金投放,积极引导外来资本的投入,督促地区产业链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探索跨国区域合作新模式

国外技术要素的引进与利用也是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商品的国际交换是带动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最基本形式,但发达国家通过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对技术向国外扩散进行管制,所以,加强跨国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国与国间的技术的外溢,有利于我国冲破这种技术上的规则。随着跨国区域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地方区域合作方式的局限性也会日益凸显,这必然要求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出现。跨国的区域合作要涉及到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文化背景、安全合作等多种问题,但这也为跨国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供新的契机。区域合作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跨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断地整合,地方经济合作已成为可以预期的基本趋势,若能结合此趋势把握机遇,积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国技术合作与交流,可以更有利于快速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比较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在保障产业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促进产业外向发展。

1.2012-2013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R].中国报告大厅,http://www.chinabgao.com/report/print448633.html,2013-4-25

2.杨银厂,李光文.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逻辑及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新兴产业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