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效果的多种因素解析
2015-12-29陈晓丹
陈晓丹
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效果的多种因素解析
陈晓丹
电影《追风筝的人》,根据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主要描述了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少年阿米尔与兄弟哈桑之间复杂的情感。小说在叙事的时候采用了二元对立的结构,将他们二人之间的牺牲与救赎、亲情与友情、背叛与忠诚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和矛盾展现了出来。在小说中,父亲与阿米尔和哈桑三者之间是通过风筝而联系在一起的,由此风筝也成为了全篇的叙事线索,这一切都关乎于阿富汗当地的一种斗风筝习俗,阿米尔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获得父亲的认可,而作为阿米尔“小仆人”哈桑则希望为主人追到风筝以获得他们之间的友谊,故事的转折也就从这里开始了。[1]在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关于风筝的刻画总会给人一种牵强之感,对于那些曾经阅读过原著的人来说,在观影的过程中看到影片处理风筝的情节总会觉得不够突出而感到失望。原著中的风筝是贯穿全篇的线索,也是他们父子三人之间的纽带,其重要性就可见一斑。
电影《追风筝的人》在改编上映之后,来自观众的评价各不相同,总体上来看,对于那些曾经阅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对电影的负面评价是多于正面评价。在正面的评价中,人们关注的多是电影音乐起到了很好的帮衬作用,悠扬大气,场景设置也比较真实,电影在制作方面可谓精良,并且对于饰演哈桑的演员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在负面的评价中观众多是将目光集中在了电影的细节处理、人物塑造刻画上,这对于影片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来说有失真诚,人物深层的情感和意义没有被很好地呈现出来。当然在有些人看来,电影在故事的呈现方面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叙事方式如流水账似的平庸、直叙。
电影《追风筝的人》海报
一、小说《追风筝的人》创作概况
美籍阿富汗人胡赛尼的首部作品《追风筝的人》已经出版,就成为了全球畅销的经典著作,这部小说之所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分不开的。胡赛尼一家迁入美国也是无奈之举,那时阿富汗国内发生内战,战争造成很多生命的逝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一家迫不得已迁入了美国,和另外三个家庭拥挤地生活在一所小房子里。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一家的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其自己所说,在祖国他们有着很多的土地和房子,但是到了美国之后他们就只能要求衣可遮体。巨大的转变给作者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随着他们渐渐地融入到美国社会的生活之后,阿富汗同胞厄运的消息仍会使他们产生愧疚之情,再想到以前儿时玩伴的父亲被枪杀的情景,作者内心总会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涌上来。这些真实因素都被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时融入到了作品中,并且围绕着负疚以及救赎的主题所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而这类情感也都是一个人在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所体悟的,所以当小说《追风筝的人》出版之后,就立刻吸引了大批读者。[2]
二、制约电影改编的因素分析
(一)艺术形式的差异
从艺术的形式来看,电影和小说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他们在叙述方式上都各有特点,观众和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运用也不一样。文字是小说家思想表达的主要媒介,而音画则是电影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前者抽象有韵味,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脑中很多画面都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悟进行想象的,所以其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更为开放性的空间,也能使得更为抽象而复杂的刻画描写体现出来;后者具象而生动,能够过视听结合、音画合一的手段,将各种抽象的思想主体,运用具象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影艺术欣赏主要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所以它给观众的感官刺激更为直接,在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方面不如文字。而当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时候,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就限制了对小说中抽象意思的表达,电影将人的直观情绪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但是却少了文字阅读过程中思维转换和思考所产生的意蕴,因而其在人物情感展现和塑造方面就稍显不足。[3]小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包含真切情感的小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跟着作者的笔触,去一起体会他与哈桑、父亲、他乡和祖国等之间复杂而纠结的情感变化,这种文字的引导仿佛就使读者自己重新领略和经历了一遍故事中主人中经历的事情,最后与阿米尔一起走上了“重新做回好人”的道路。而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更是将读者的心彻底地俘获,而这句话在电影中间却一直都没有出现。
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时间转换上要比电影更加具有优势,因为文字的书写能够更好地实现内容情节上时空的统一和转换,并以时间带动空间,而电影相对来说则在空间的变化上更有优势,并依此带动时间的变化。正如电影《追风筝的人》展现的那样,电影镜头在美国、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三个不同的空间进行自由转换,而时间的概念却只能通过字幕凸出,而且因为电影制作和主体呈现的时空差异,再加上其直观具象的特点,所以其在时空的呈现和转换方面有着人工化、虚拟化的特征,并不像小说通过文字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所以电影在这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和突兀的特点。
(二)政治文化的影响
在对小说《追风筝的人》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外界因素对最终电影呈现的效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诸如政治、文化和商业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第一部由阿富汗人写的英文小说,也是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但是其在出版之后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成功地吸引到更多的人关注阿富汗战争,小说在呈现方面涉及到阿富汗的社会与生活、政治变动、种族与宗教、战争等等诸多的方面,为读者更好地了解阿富汗及其发生的战争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而当这部小说要被改变成电影之时,其就必定会被政治和文化因素所影响,因为鉴于阿富汗和美国之间的复杂的政治关系,这部由阿富汗人写的作品在美国的受众必定会受到政治影响。原著中作者离开阿富汗是苏军入侵阿富汗之时,那是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爆发,在小说中虽然苏军侵略阿富汗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并且涉及到较多的政治敏感话题,而电影在呈现的过程中,则是多次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对苏联及其政党的仇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已经被政治绑架了,而作者只是想通过以战争为线索,来表达他对那错综复杂的乡情、友情和亲情的反思,并没有将过多的笔墨浪费在对战争的突出上面。
(三)人为因素的制约
电影《追风筝的人》在改编的过程中,因为创作的主体不一样,所以必定会受到不同创作主体人为因素的制约,所以当导演在接到小说作家的这部作品时,首先他们在呈现方式的考量上面就不相同,小说作家更擅长的是通过文字的描写来将情感倾注于纸上,但是电影导演则是通过运用摄像机以一种表演的直观方式将原本平面化的东西立体化,所以当小说《追风筝的人》在遇到一位新主人的时候,该怎么被对待并不是说它自己可以决定了的。就像一个孩子换了一位母亲,他们在照顾和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必定不会完全一样,因为两个人在思维意识方面不可能做到同一。而且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必定也会考虑到演员的演绎和观众的审美趣味,虽然导演可能在拍摄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按照演员根据自己的指导来演绎,但是无论如何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都会融入自己的对角色的理解,不同的演员对于角色有着不同的理解;除此之外,导演在拍摄的过程,对观众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尊重也是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影(尤其是商业方面)的价值实现。[4]
电影《追风筝的人》的导演马克·福斯特曾经多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有着很高的电影执导功力。导演在执导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充实了原著,影片对人民生活状况和阿富汗政治生活呈现作了减少,并且对喀布尔富足、恬淡的生活用烂漫的手法进行了处理,但是电影在背景呈现方面用力不深,这也是其显得单薄的愿意之一,而且在人俗塑造的过程中心理描写和情感刻画不够深刻,这和演员的选角也有一定的关系,较为亮眼的是哈桑的饰演者有着让人惊喜的演出,获得了观众一致的好评。但是电影在对哈桑兔唇的呈现方面做了省略,而这恰是作者在小说中着重突出的一种复杂情感,因为哈桑的兔唇,其父亲为他请来了医生进行整容,这件事情也引起了阿米尔深深的嫉妒与厌恶,即使是在面对那个愿意为他而付出生命的哈桑时也不例外。阿米尔对于哈桑的情感很是复杂,尽管其在内心深处将其当做自己的弟弟、朋友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他对哈桑还有着一种矛盾的心理,怕他夺走自己的父亲,于是他利用诡计诬陷了哈桑偷了自己的东西,这样哈桑就永远地离开了。但是这种复杂的情感在电影镜头下的演绎都未能让读者满意,毕竟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评判的标准摆在那里。
总体上看来,这部电影在故事的呈现方面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只不过限于小说在之前取得的极大成功,并以饱满的情感因素作为此部小说的重要特点,这就给电影的改编和呈现带来了难度,不管大家如何看待这部改变的电影,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做出的判断,都是无所谓对错的主观感觉,也都体现了自己对于电影或小说的不同理解。
[1]王莹.论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的得与失[J].新乡学院学报,2014(9).
[2]赵文心.重现与缺失——谈电影《追风筝的人》对同名小说的改编[J].世界文化,2009(9):17-19.
[3]贺晓武.小说比电影更动人:谈《追风筝的人》的改编[J].电影文学,2009(2):66-67.
[4]徐健钊.电影《追风筝的人》对同名小说的改编琐谈[J].考试周刊,2014(80):41-42.
陈晓丹,女,河南安阳人,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应用、二语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