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50例
2015-12-28余晓琳陈军平
余晓琳,陈军平
(1.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50例
余晓琳1,2,陈军平1,2
(1.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李氏清暑益气汤;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脾虚湿困
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78.51%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特征性的血脂谱包括空腹和餐后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或轻度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上我们也发现: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居多,而且以脾气亏虚、痰浊阻遏证较为常见。针对这类病人,我们予以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后血糖达标但仍伴有高TG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2.46±5.78)岁;空腹血糖平均(6.05±0.50)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8.63±1.35)mmol/L,TG(3.74±0.78)mmol/L。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15±7.24)岁;空腹血糖平均(6.04±0.51)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8.40±1.64)mmol/L,TG(3.70±0.83)mmol/L。2组性别、年龄、血糖、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FBG)≥7.0
1.2.2 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标准依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TG≥1.7 mmol/L。
1.2.3 中医辨证标准按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的高脂血症脾气虚证和痰浊阻遏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①脾气虚证:主症为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异常(溏、烂、先硬后溏、时溏时硬);次症为神疲懒言,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恶心呕吐,脘闷,肠鸣,面色萎黄,浮肿,排便无力,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②痰浊阻遏证:主症为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麻沉重,舌胖,苔滑腻,脉弦滑;次症为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
1.2.4 纳入标准凡调整生活方式及服用降糖药物后FPG<7.0 mmol/L,2hBG<11.1 mmol/L,而TG≥1.7 mmol/L,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未服用降脂药,自愿参加试验并坚持门诊服药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1.2.5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其他严重疾病者;④LDL-C≥3.37 mmol/L者;⑤不愿意合作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能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及精神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继续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节(减少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限盐等[1]。
2.1.2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李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9 g,白术10 g,葛根20 g,泽泻10 g,苍术12 g,青皮12 g,陈皮12 g,黄柏9 g,升麻6 g。加减:大便溏者去黄柏,加白扁豆15 g,山药15 g;食少纳呆者加山楂15 g,谷芽12 g,麦芽12 g。每日1剂,两煎药液相混,分3次餐前服用。
2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比较。2组在治疗1个疗程里降糖药不作调整(考虑到二甲双胍、格列酮类药物对血脂的影响),均不得增加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
2.2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定FPG、2hBG、TG、肝肾功能,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测定采用脂酶法。
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为主症、次症,并根据无、轻、中、重程度分为4级。主症分别记作0、2、4、6分;次症分别记作0、1、2、3分。计算治疗前后证候积分。①临床痊愈:与治疗前比较,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与治疗前比较,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③有效:与治疗前比较,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④无效:与治疗前比较,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3.2 结果
3.2.1 2组治疗前后TG变化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TG的变化(x±s)mmol/L
3.2.2 2组治疗前后FBG、2hBG的变化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BG、2hBG变化(x±s)mmol/L
3.2.3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在服药期间有1例出现轻微上腹不适,未经治疗自行缓解。治疗组2例和对照组1例在运动时出现饥饿感、心慌,进食后缓解。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
4 讨论
高TG是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常见类型,《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强调首先应该控制血糖和开始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其次给予贝特类药物。由于服用贝特类后常见胃肠道不适和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很多病人希望有其他的治疗方法。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高TG以脾虚湿困常见,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TG的基本病机,痰浊为其病理产物。《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萎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患者平素过食肥甘,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失健运。明·李中梓《医宗必读》云:“惟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中焦失于健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清浊不分,饮食中的糟粕、杂质混淆入水谷精微,继而进入营血,化为膏脂停于脉内,犹如《汤本求真》所云之“污秽之血”,发为高脂血症。清暑益气汤出自李东垣,他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非常重视生发脾胃之阳。李氏清暑益气汤是这一学术思想的代表方剂,方中苍术、白术运脾祛湿为方之首;黄芪、升麻、党参益气升阳;陈皮、泽泻、黄柏祛湿化浊;葛根、麦冬、五味子清热生津。全方契合脾虚湿困的病机。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坚持治疗性生活方式后,FBG、2hBG、TG均有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TG的患者坚持糖尿病低脂饮食、有氧运动、血糖血脂监测等治疗性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且治疗后TG、2hBG下降优于对照组,可能与改善甘油三酯、餐后血糖升高的共同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相关。李氏清暑益气汤能降低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TG的患者TG、2hBG,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为我们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提供新的思路。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S].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9):700.
[2]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43.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2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63,81-85,89.
R587.2
B
1000-338X(2015)04-0028-02
2014-08-10
余晓琳(1978—),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糖尿病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mmol/L,餐后2 h血糖(2hBG)≥11.1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