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熨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腹胀护理观察
2015-12-28郑惠萍何淑平张杏玉陈莉王继勇
郑惠萍,何淑平,张杏玉,陈莉,王继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药熨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腹胀护理观察
郑惠萍,何淑平,张杏玉,陈莉,王继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食管癌术后;腹胀;药熨法;中医护理
腹胀是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常见并发症,临床以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有时甚至可产生严重的后果,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术后的恢复十分重要。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腹胀,中医认为是因为手术影响,气机郁滞导致。我科应用由理气消滞中药组成的药熨法治疗本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1]关于术后腹胀的诊断标准,食管癌患者术后自觉腹胀感;查体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或可见腹部隆起;术后肛门无排便排气。
1.2 纳入标准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未接受药物治疗,愿意接受药熨法护理治疗。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腹膜炎、腹水、尿潴留等引起的腹胀;②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或腹部有伤口者;③皮肤容易过敏者;④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
1.4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9岁,平均(65.21±9.51)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5个月,平均(46.35±8.91)d;术式: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16例,胃食管弓上吻合24例,弓下吻合20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期21例,Ⅲ期23例,Ⅳ期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3岁,平均(63.91±8.49)岁;病程最短7 d,最长6个月,平均(51.32±9.11)d;术式: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18例,胃食管弓上吻合27例,弓下吻合15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25例,Ⅲ期19例,Ⅳ期4例。2组年龄、病程、性别、术式、病理分期比较经统计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进行严格的术后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和白蛋白等,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熨法。药熨法是将药物加热后在相关穴位适时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行气作用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2]。药熨方:厚朴20 g,枳壳30 g,大腹皮15 g,吴茱萸15 g,小茴香15 g,莱菔子50 g。将上方用少许食醋搅拌后置于锅中,用文火炒后,温度在60~70°左右为宜;装入以30 cm×30 cm医用纱布制成布袋中,先于腹部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置于腹部,用力均匀在腹部上脘、中脘和下脘穴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增强,同时速度减慢。药熨法由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士操作,患者出现腹胀即可以开始使用,每次20min,每天上下午各1次。药熨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安排舒适体位。
2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腹胀时即接受护理干预,观察期为手术后3 d内。观察期间如果病情加重,或腹胀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退出观察,由临床医生采取措施处理。
3 观察指标
3.1 腹胀程度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标准,0级:无腹胀,腹软平坦;1级:轻微腹胀,腹膨隆按之软,但无明显不适;2级:中度腹胀,腹膨隆按之如鼓,质若鼻尖,有气体游走痛和切口胀痛,能忍受;3级:重度腹胀,腹部膨隆胀满,皮肤紧绷,叩之鼓音,切口胀痛,患者烦躁。
3.2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到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
4 结果
4.1 2组治疗前后腹胀程度分级改善比较见表1。
4.2 2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时间为(33.15±12.01)h,对照组平均时间为(48.16± 18.21)h,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腹胀程度分级改善比较
5 讨论
食管癌术后患者由于胃位置改变影响胃的蠕动,术后正压的胸胃在负压的胸腔内,两者之间的压力梯度,易使胃体膨胀,产生腹胀症状;食管癌手术中较长时间的牵拉、搓揉胃壁,使胃肠道相对缺血,胃肠壁黏膜损伤,组织渗血、水肿,也可以造成胃蠕动减慢;此外手术中胃迷走神经损伤,患者对于手术及预后的忧虑和紧张,都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抑制胃动力,也是胃肠排空延迟重要因素[4]。中医认为食道癌的病机为饮食劳倦、情志不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经脉不痛,形成气滞、痰阻、血瘀等邪气阻滞于食管,日久生癌,阻塞食管,使食管狭窄。病邪日久不去,耗伤津血,脏腑失养,食管干涩,则饮食难下,邪气阻滞为其基本病机。接受创伤性手术治疗,更易致气机阻滞,导致出现腹胀症状十分普遍[5]。
药熨法由厚朴、枳壳、大腹皮、吴茱萸、小茴香和莱菔子组成,上述药物均可归脾胃大肠经[6]。诸药合用,起到理气消滞之功效,用于缓解食管癌术后出现腹胀症状,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起到良好的效果。且药熨法制备简单,操作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107.
[2]中华中医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05-20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5.
[4]张熙曾.食管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01-102.
[5]许文科,潘立群.食管癌术后中医药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0):216-218.
[6]王义祁.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8-108.
R248.2
B
1000-338X(2015)04-0062-02
2015-06-06
郑惠萍(1769-),女,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