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2015-12-28

关键词:课程设置留学生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邓百意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针对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专业属性仍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导致某些课程的设置过难、过专或者过易、过浅;二是汉语技能课型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失衡;三是实践课程未能真正满足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需求,在师资上也存在短板。文章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专业的前身名为现代汉语专业,创办于1975年。当时,北京语言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试办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学历教育专业,专业定名为现代汉语专业,学制初步定为三年。1976年,教育部作出《关于现代汉语专业学制问题的批复》,正式批准该专业成立,学制从三年调整为四年,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从事现代汉语研究能力的汉语翻译和大中学校现代汉语师资方面的人才。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现代汉语系正式挂牌成立,按规定该专业学生毕业时可授予学士学位。至此,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开始走向了专业化、学历化的发展道路。1993年7月,现代汉语专业更名为汉语言专业。随着专业更名的完成,李杨、吕必松等一批对外汉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系统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的教研团队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上确立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基本模式和重要课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育又走过了二十几个年头,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从上个世纪末的几十所扩张到本世纪的超过百所,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此期间围绕其课程体系的探讨研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讨论的范围领域及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2002年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正式印发,其第六条“课程设置”一栏明确“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强求一律,各校可自行设课”,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给了各高校很大的灵活处理度,与此同时,也使得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规范性和科学性问题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加突出。

从目前各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三个大的问题,本文即主要围绕这三大问题进行相应分析,进而探讨具体的应对策略。

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专业属性仍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其结果导致某些课程的设置过难、过专、过深或者过易、过俗、过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从学科属性上来说,汉语言专业归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102,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的亲缘关系很近,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有近似乃至重合之处。但这两个专业之间的专业区分度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汉语言专业面向的培养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属于以二语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应用语言学专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而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目的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以及相关文艺理论素养,能够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生源的异质和培养诉求的分野决定了这两个看似近似的专业其实应该要有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用不同的专业培养需求。

汉语言专业处在起步阶段的上个世纪70~80年代,由于普遍存在将该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混同理解的情况,使得两个专业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过于趋同。以具有代表性的1982年北京语言大学(当时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汉语言专业课表[1]为例:

注:“周学时”一栏中“/”前为上学期,“/”后为下学期。

这份课表包括了《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现代汉语虚词》、《名著语言分析》、《文选》、《文言阅读》、《古文选读》、《小说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等门类众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类课程,总课时量还不小。欲使母语非汉语的外籍学生通过一两年语言技能课学习之后马上投入到与中国学生深度和难度相差不大的中文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专业认知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上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学生汉语水平要求比较高的《现代汉语虚词》、《文言阅读》、《古文选读》之类的专业课程,各高校基本不再开设,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专业知识性强的课程门类也有所缩减,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授课难度依旧偏大,且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2002年公布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作为汉语言专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课程设置一览表”在吸收了上个世纪末相关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近十年来新开设汉语言专业的高校在具体设课时对该一览表即便不是全盘照搬,也确实借鉴较多。以比较典型的汉语言本体知识类课程为例,《大纲》中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包括《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古代汉语》,学时数按照每个学期17周计算,除了《现代汉语语音》占34学时以外,其他课程计划为68学时,五门课程的总学时数达到306个,开课时间贯穿了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与这么大的授课时数匹配的是求全求备的专业知识体系。目前汉语言本体知识教材基本针对中国学生开发,比较缺乏能够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这使得汉语水平明显偏低的留学生不得不与母语为中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共享类同教材,留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既要面对更新知识系统和结构的问题,也要面对大量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词汇,仅课前预习一项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普遍存在畏学情绪。

第二方面的问题是由于各校自行设课的灵活度比较大,故不免出现标准混乱,乃至因人设课的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到知识的渐进性与系统性。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有意识地根据留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有一定偏向性的选择和调整,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到底该遵循何种标准进行拣择,各校的标准并不统一,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明显。如上所示现代汉语课程,有不少学校将之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专题课,总课时量达到200个课时,讲求点-线-面俱到。也有部分学校只开一门现代汉语课程,一学期授完,课时量未超过40学时,知识点处理得过于浅显、浮泛,难成系统。甚至有学校干脆将现代汉语理论课程从必修课中剥离,仅列为选修课。在中国文化课的开设上,也不乏类似现象。如北京语言大学有针对性开设的文化类课程多达20多门,门类覆盖面十分广泛,而一些相关师资可能比较缺乏的学校(其中有985和211高校),则只能开设2-3门甚至更少。如此无序化的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下去的话,势必影响到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在不同学校之间出现比较极端的两极分化。

其实对汉语言专业属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从专业开办之初到今天,一直有人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总的来说,反对在汉语言教学上将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与中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混为一谈已经是统一的看法,认为汉语言本科不应单纯以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为主,而应更注重学生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至少两方面兼重,也基本成为共识。为了实现汉语言专业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真正切实有效地培养出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适应国际人才市场和本土化市场需要的通用型汉语人才或复合型汉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平衡留学生汉语水平总体较低与专业课程对语言的总体要求较高这个矛盾。在留学生仅仅通过一两年汉语技能课程学习,其汉语水平总体不可能达到较高程度的客观前提下,重新定位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在不求全求备的同时,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无论是30多个学时还是100-200个学时,都程度不一地存在将专业课程处理得过易过浅或者过难过深的问题。

这种内容的调整与难度的降低,笔者认为不能仅靠各学校、各教师自行其政,自谋出路,需要有专门的团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对各知识点-线-面进行难易层次分级,再由各学校根据各自开设的不同专业方向,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匹配的授课时数。即使这一点在短期内难以全面统筹,基于国际汉语学习热潮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以及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的事实,为了避免更多的良莠不齐,我们至少可以在汉语本体知识教材的开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编订出系列与汉语言文学系教材有显著差异的,明确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材(还应包括适合留学生汉语水平的课下必读书目),充分重视该专业强调语言应用方面的特点和需求。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都没有必要像中文系的教材那样全面系统详尽地描述其理论框架,不必将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理论问题大写特写,而应该强调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法、语义等方面的本质区别,并以这种对比为基础,理性地分析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本质特征作为讲授的重点。”[2]只有在充分认识到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属性、特点、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做到不高估、不低估、不盲目、不随意,既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避免学生因出现畏学、厌学情绪而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汉语技能课型的比重问题。

作为注重二语习得的偏应用型语言学专业,以培养学生规范化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技能课程无疑是核心课程,不少高校将此类课程标定为学科基础课,与设定为专业课程的汉语言文化本体知识类课型区分开来。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汉语技能课程由综合课、听力课、读写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构成,其授课时数,大学一年级有918学时(按每学期17个教学周计算),二年级和三年级均为544学时,四年级是204学时,四年合计达到2210学时,课时总量非常大。在现实处理中,几乎没有高校能实施这样一个课时量计划,大部分高校开设语言技能型课程的课时总量在1300-1700课时之间。对于一些对学生入学汉语水平有要求(一般设定为不低于HSK3级水平)的高校来说,课时总量还可能比1300更低一点。这种课时计划能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呢?虽然有人指出现在学生的汉语专业水准较上个世纪80年代,其实是有下降,但如果仅以毕业时学生HSK5级(有的学校要求HSK6级)的通过率作为标准来衡量,1300-1700之间的语言技能课学时总量大体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存在显见的失衡,具体来看,学生“说”的能力要强于“写”的能力,“读”的能力又强于“听”的能力,特别是“说”与“写”之间的能力差异比较大。

就语言分技能课型的课时比例来说,口语课、听力课或者听说课往往占有更大的比重,其课时总量明显超过阅读课、写作课或者读写课的课时量。其中口语课与写作课之间的比例落差尤其大。以中山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三年级课表为例,口语课(有的方向是听说课)每周4节,写作课每周2节,说明即使到了对学生的汉语规范性书面表达要求比较高的中高年级,学校仍倾向于将更多的课时量放在听说能力的训练上,而不是书面语的表达。作为应用语言学专业,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本身并不算不妥,尤其在低年级阶段,无论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为后续专业学习夯实基础的角度,都需要听说能力的快速提升,但是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具备相应的书面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为了使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能够从容面对,适时加强对学生书面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必要。目前为大一学生开设专门写作训练课程的高校并不算太多,大部分高校选择从大二第一学期甚至第二学期开始设课,大三的写作课一般能够延续,每个学期的周课时数为两节,比起阅读、听力和口语来,课时数确有不小的差距。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考量,该课程的设课计划达不到预设的培养目标,其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吕必松先生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即使是高年级学生写出的文章,文体不伦不类的现象相当严重。”[3]

以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既然写作素养的养成一般滞后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低年级阶段,开设写作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只有当学生已经形成了语篇表达能力之后,写作课方有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基于汉语书面表达的载体——汉字具有不同于绝大多数语言书写形式的特性,留学生(特别是欧美及非洲学生)往往在汉字的准确记忆与书写上存在较大障碍,再加上汉语的词汇运用及结构语法与其母语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从单个汉字的书写到组词,再到词组、句型的运用,最后到语篇的构设,每一步都需要突破难关。如果不把这些难关分解到不同学习段逐个击破,而希望能压缩在1-2年的较短时间内全面解决,必然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解决的方案有二:一是在低年级阶段,与听力、口语等课型同步开设写作课型。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不宜直接从语篇表达训练进入,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字词书写和基础句型的规范表达入手,开设写作基础课(或者把简单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开成读写入门课)。随着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再逐步发展到以培养语段、语篇表达能力为目标的高阶写作练习。总之,循序渐进应该成为写作能力训练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不能一蹴而就。二是可以在初级阶段的综合课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汉字及基本句型书写能力的训练,使得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并行不悖,避免出现明显的长短腿现象。在写作课的具体授课环节中,还需多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口语语体与书面语语体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增加书面表达得体性训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根据表达的场合、对象以及交际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第三个大的问题是实践课的设置问题。

所谓实践课,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前期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出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个世纪80年代,极少有针对汉语言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以上文所引北京语言学院课表为例,只在大四课表里列了“毕业论文”一栏,且不是必修课。至本世纪初,实践课的门类有所增加,《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计划的实践课包含了实习、讲座和学位论文撰写三种形式,其中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讲座和学位论文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采取了更灵活的处理形式。最近十年,各高校划归为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除了专题讲座、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以外,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文化考察、社会调查、旅游观光、一对一助学活动甚至汉语志愿者服务项目等。其中专题讲座是课内学习,其他几种都是课外学习和体验形式。

根据笔者在海南大学留学生中所做的调查,各国学生普遍喜欢课外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对于文化考察、社会调查、旅游观光等尤其感兴趣。但同时也发现,如果单单由教师带领学生出去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或者是简单的文化考察,这种缺乏精心设计的一过式课外活动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实践效果,学生期待有体验更深入、交流更丰富的实践学习活动。

文化考察、旅游观光、社会调查等形式能否进一步锻炼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只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更多的指导作用,不但对实践的内容和目的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每个具体环节和步骤都应有细致的计划。活动之前可以采取课堂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先对本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对象有初步了解,由教师把要完成的实践任务以及具体实施策略提前告知学生,同时可预设出几个相关问题,供学生进行初步探讨,让他们脑子里有个初步成形的认识。其后再按照前期制定的计划带领学生有步骤地实施本次活动。活动完成之后,还应该要有第二次课堂讨论的机会,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篇幅的实践报告。通过课内有目的地预热-课外有步骤地实施-课内讨论总结三部曲,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应该会有更多创获。

对于汉语言专业学生而言,实践的内容既包括汉语言,又可以涵盖汉语文化,是语言与文化的复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上列各形式之外,它还可以有更多样的形式。上个世纪末期开始,一些高校开始为留学生开设中华武术、中国书法等文化选修课程,到本世纪,文化选修课程门类更加丰富,武术和书法之外,国画、中国歌曲、京剧、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等课型也开始出现。这些课型基本都归于选修课系列,有学校单列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海南大学)。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体验性这两个显在特点而言,上述课程无疑可列入实践课的范畴。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开课门类多寡不一。

目前武术、音乐、绘画、书法等更侧重于文化体验与实践的课型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方面。由于各高校留学生学院一般没有水准较高的艺术类专门人才,相关师资只能依靠外聘解决。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条件看,还有可能从本校相关院系中寻求合适的师资,而对那些专业性强的高校(比如医学院)而言,恐怕只能从外校甚至社会人员中寻觅有此专长的人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的流动性都比较大,很难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因此也难以形成连续一贯的教学理念。专业性高校存在的问题尤大,相关课型的执教者本身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和教学资质都值得怀疑。目前这种现状,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建议各校不要盲目设课,宁可少而精,也不要多而全,尽量避免过于业余的现象。也有学校在选聘汉语言专业教学师资的时候,除了考量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水准之外,在同等条件下,倾向于选择有相关艺术专长的人才,以备选修课之需,这不失为两兼之道,只是如此良才,恐怕也不好寻觅。

总的来说,经过近40年的发展,留学生汉语言课程设置在不断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当然也不免存在各种问题,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需求。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就教学中感触比较深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一点个人浅见作为参考。不管将来的课程体系面向哪个方向作何种调整,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培养,须要符合三个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本专业办学定位及专业特色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相符合;各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相符合。只要把握好这三个原则,后续调整都将有其实际意义,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该专业的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48.

[2]陈绂.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35.

[3]吕必松.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C]∥李润新.世界少儿汉语教学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48.

(责任编辑:王学振)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ents

DENG Bai-yi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foreign students: firstly,the misconcep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na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major,which leads to either the excessive difficulty and professionalism or excessive simplicity and superficiality of some courses; secondly,the disproportionality of various Chinese skill courses,which results in the imbalance between students’ability in oral expression and writing; thirdly,the inability of practice courses to satisfy students’need for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and to propos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overseas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undergraduate program; curriculum

作者简介:邓百意(1980-),女,湖南湘潭人,文学博士,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留学生汉语教学。

收稿日期:2015-06-19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教研项目“(留学生)汉语言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hdjy1350)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5)-08-0139-06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