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型语言环境建设在认知语用学会话含意研究中的作用研究
2015-12-27安亚卓宿雅然
安亚卓 宿雅然 洪 宇 刘 影
(哈尔滨金融学院150020)
会话含意的认知处理是人们在日常语料中不可避免的活动,认知语用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探讨会话含意是如何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交际就是以表达意图和识别意图作为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要获知信息和意图,认知推理机制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区别说话人意义和字面意义之间的差异,会话含意理论就是一种类似的认知机制。这不仅仅取决于句子的命题内容;而依赖一定的语境条件。只有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听话人才能形成一定的假设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一方面这是人们推理的过程,是一个依赖语境因素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语境必须结合交际事件的社交因素。本文着重讨论交际环境的建设对多重会话含义产生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官方指定语言为单一汉语;长久以来二语习得者囿于传统课堂,缺乏二语环境进行真实场景中的会话含义的理解的训练。与输入型语言训练方式不同,笔者提出建立输出型语言环境。输出型语言环境就是以输出为目的,通过建立封闭的二语环境,让处于此环境中的二语习得者以交流需求引发二语交际,在不同真实场景下,进行会话含意的分析和理解。
一、输出型语言环境建设对语境信息研究的重要作用
会话含义理论告诉我们:比如话语“I’m exhausted now!”,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理解:a.Shall we goback home now?b.I won’t read a lot today.c.Time to go to bed now.d.You do the housework today.以上含意产生于不同语境条件,可见同一个话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可能隐含不同的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必须依赖语境条件。对会话含意的研究必须取得与语言环境的关联,并以语言环境的建设为基础。本研究中语境均指以非文本语境,以现实环境下的多种语境为研究对象,以二语习得者口语的表达的准确性,关联性,即时性为语意研究的外部指标测量体系。
但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尤其是在我国的语言环境下,我国没有像新加坡,像香港等国际化特征明显的国家或者城市一样,有使用英语的环境,所以就是要在汉语的条件下,解决英语运用这一难题。在总结英语运用能力不好的原因中,没有环境成为一项重要原因,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二三年级的随机问卷中,61份有效问卷(多选)选择分布为92%的选项为没有环境练习,其次20%为学校不重视,15%为没有考级要求,不想学口语没有用为2%。如下表所示1。
语言环境的问题是制约会话进行以及会话含意理解推断的重要因素。
输出型语言环境是基于2007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上,针对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中,长期存在一种重输入轻输出的不对称现象,文秋芳(2008)撰文提出从二语习得输出心里机制进行重新认识。英语输入主要指的是听力与阅读,输出主要指的是说与写。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都是以增加学生输入量为主,以考察输入为主要评价学生方法。说与写这一英语运用环节最为重要的两个技能却被长期忽视。相对比与输入,输出也是外语教学的难点。尤其当师资主要以出国学习经历很少的国内外语教师为主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最初由Merrill 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是其长期以来研究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结晶,在此研究中,输入方法与输出方法进行对照使用。所有课程都以法语(学习者的目的语)教学,以便让他们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然而,经测试,学生虽然在听力与阅读理解方面能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口语与写作方面无法达到目标语水平。“反而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性,而且还具有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 (Noticing function)、进行假设验证(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和自觉反思(Metalinguistic function)等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其次,第二语言环境的建立能够使得语言会话是基于一定的语境之下,易于语言习得者的理解和推理,促进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交流,提高交流能力。
二、建设输出型语言环境促进会话含意研究
在汉语环境下如何建设输出型语言环境,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外语环境的缺失使得二语习得者在对会话含意的理解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处于盲区,降低了二语习得者口语的表达的准确性,关联性,即时性;对会话含义的研究也因为缺乏外语环境作为基础而表面化。
笔者提出建立封闭的外语训练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允许使用母语,语言习得者要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生活的各种活动。其原理为,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生活中的各项活动,而必须遵守不能使用母语的规定。
在哈尔滨金融学院英语封闭训练项目实验中,笔者在为期4天的训练活动中,随机抽取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参加,学生处于真实的现实环境之中,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和活动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均使用英语作为交流语言。多样的环境和各种活动的设计,均使学生处于各种语境之下,在不同语境之下,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语言表达,手势,表情等方式在外在需求的引发下进行输出训练。引入外教,作为语言环境的营造着和监督者,使语言环境更符合语言运用的要求。
项目实验经过前测和后测,设置了难易程度相近的口语题目以便进行比较,整个过程对学生回答进行录音,经学生录音对比(可向笔者索取),发现学生的会话表达更加流利,语意更加准确,增加了语言的即时性和关联性,学生根据设置的场景进行语言应对的反应速度明显增加,团队成员交流较为顺畅,团队成员可以独立完成必须经过沟通交流完成的各项活动任务,基本满足会话要求。
本项目后测口语学习效果评价中口语学习效果评价分布为封闭训练68.5%和外教练习33.3%美剧网络20.4%培训机构5.6%英语角和晨读1.9%背诵1.9%精读课0朗诵0(3人次无作答,14人次复选,按照选项出现的频率计算比率,即按照复选计算)(前后选项对比分布表如下)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活动前学生倾向于和外教进行训练的方式,除此之外,选择看网络美剧,利用网络来获得英语口语以及去培训机构进行口语培训较多。而在活动之后,更过同学知道了封闭的口语训练方法,转而选择此种方法训练口语的选择占比为68.5%,位列第一,同时和外教联系,仍然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三、建设输出型语言环境促进会话含意研究的几点建议
为此提出建议如下:1.在高校环境中,可以进行为期一周或多周的语言封闭训练。在汉语环境下,建立相对独立的外语语境。真实语境环境可以作为进行会话含义研究的重要环境,输出型语言环境的建立为会话含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作用。语境的真实性是对传统课堂二语习得环境的有益补充,不仅仅能够促使二语习得者能够收到真实环境的语言激发,由需求引发语言交流的目的,而且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下,对多重会话含义进行选择,增加对会话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2.采用封闭外语训练环境,通过建立输出型语言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真实再现多种语境,在不同语境下,语言习得者进行会话的语意的理解和分析。如上文举出的例子:话语“I’m exhausted now!”,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理解:a.Shall we go back home now?b.I won’t read a lot today.c.Time to go to bed now.d.You dothe housework today.不同语境条件,可能隐含不同的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必须依赖语境条件。如果语言习得者处于不同的语境之下,则能够更好理解话语的多重含义,并从中做出选择。在封闭外语环境下,语言习得者面临生活学习交友解决各类问题等多种真实生活场景,场景的不确定性以及多重性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场景模拟的不足,给会话语意的研究带来了众多全新的真实场景下发生的会话作为研究案例,对封闭外语环境下的观察和研究,以语言习得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语言习得者应用第二语言进行会话时对多重语境下会话含义的掌握和薄弱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规律,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指导。
3.根据201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口英语潜意识培养实践项目研究”的开展情况,和进行的问卷等实证数据的搜集,发现高校二语外教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待改善。外教资源是进行二语习得的重要资源,二语习得者通过与外教的交流分析会话含义,加深语言学习的理解,增强交流的准确性。传统课堂仍是以教师教授为主,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囿于教室课堂等环境的影响,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有限。因此造成单方主动性的会话较多,传袭传统课堂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主。因而笔者提出并呼吁,在高校环境下,外教资源不仅仅走入课堂,更要走入二语习得者也就是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场景中,人为为其提供真实场景的建立机制并进行长效性管理,使其纳入到高校二语习得者学习的重要内容中。
四、总结
在我国汉语环境下,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而言,二语环境的缺失不仅仅不能完全从传统课堂上得到弥补,而且语境的缺失,导致不同语境下会话含意不能被二语习得者得到更好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因而封闭语言环境下,与传统输入学习方式不同,以输出为导向,引发二语习得者在封闭二语环境下进行沟通和会话交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会话含意的分析和研究,因而输出型语言环境建设针对认知语用学下的会话含意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1]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34-37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3]邱璐婷任丹戎双娇马志成.外教资源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调查研究[J].社科纵横.2012(9).299-300
[4]束定芳.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目标与内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2-56
[5]安亚卓.复合型金融人才英语口语开口训练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