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聊平台:自主分层预习 弱化英语两极现象*
2015-12-27文郜敏
文 郜 敏
借助网聊平台:自主分层预习 弱化英语两极现象*
文 郜 敏
一、“预习”的提出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对于提升课堂实效性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分层教学也带来了新的学习差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们积极采取各种方法。例如,如何提高热身环节的实效,不同时间段视频材料的呈现对于课堂学习的作用,分层教学的实施以及和组内教师共同研究了有效、多样、减负的课后作业等,这些尝试和实践为教师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素材,也服务了很多学生。但是至今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仍然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两极分化现象依然严重。这一现象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更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怎样弱化这一现象,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和探索的教学难题。许多教师也尝试过很多办法,如课后个性化辅导,寻求家长的帮助,成立学习小组等,但是困惑依然存在,那就是效果不明显:英语学困生学得很辛苦,他们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不显著。
早在战国时子思所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为:无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获得成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须教。”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探索,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告诉学生。可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多么重要。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生。如果学生能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持之以恒,那么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预习主要分为三类:即大预习(学期预习、新材料预习),中预习(章预习、阶段预习),小预习(节预习、课前预习)。结合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目前我带领学生着重进行课时的课前预习。
二、“预习”的历程
1.实践初期:渗透预习意识
接受理念,改变行动。正确的行动才能很好地落实我们的理念,从而较好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一开始,想当然地认为预习就是让学生自己课前预习下一个新的课时,因为从检验效果上是最直观的。于是笔者将英语家庭作业变更为了:预习Lesson ×,可是实施了2周后,发现还是在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实施,而那些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表现得和以往没有多少变化,如此看来这项“预习”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没能起到实质性的影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笔者对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访谈式调研,涉及笔者所任教4个班的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3个层次,才恍然大悟,不是预习的理念不好,是没有把预习的重要性渗透给学生,导致了预习的实效性不强。
2.实践中期:指导有效预习
基于上次对学生的访谈式调研,也从一部分学生的反馈中得出:学生对于课前预习,只有态度上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学生们最缺乏的是具体的预习指导。下面通过一些阶段性实例说明。
在预习理念提出初期,学生的预习成果呈现——完成课后练习(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们虽然完成了课后练习,但是听说读写的技能是否在预习的过程中真的得到训练和提高?例如图1所示这节故事课,课堂后期参与故事复述、表演环节的学生人数和层次与原来比差别不明显,这就说明了学困生可能在听、读、说的技能方面的输入不够,以至于课堂上不能够很好地参与读、说的输出。基于此,我再次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和听读的分层次数要求。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重在听、说、读、写技能的获得,其中“听”和“读”两项技能是教师在校因为受到时间等条件的约束而最不容易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所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足够量的“听”和“读”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督促学生切实进行课前听读预习,笔者请家长帮忙签字,以确认学生进行了该项学习行为。这个阶段学生的预习呈现——听读签字,完成课后练习(如图2所示)。
图2
可是这样预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读、说的能力并没有明显变化,那些英语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是“默不作声”,问题出在了哪里?就在笔者深深困惑的时候,学校提出了“导学单”的使用,这使笔者眼前一亮,好像找到了实施理念的“工具”。但是随之而来问题是如何设计“导学单”?这样,学校各教研组开展了充足的调研、学习、教研和讨论进行导学单的设计。并分学科、分年级进行尝试。图3~图5是我校语、数、英3个学科的导学单示例。
图3 四年级下册语文
图4 三年级下册数学
图5 五年级下册英语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课前导学单的设计也不同,语文学科重在新字词以及课文的理解上,数学学科重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概念的理解上,而英语学科知识点比较琐碎,有词句的认读理解,有句子的仿写等,显然这种导学单的使用不便于摸清学生的听说基础,也不便于指导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在预习时不能完全训练四项英语技能,这样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哑巴英语”。
笔者看到学生语文书首页贴着一张“语文预习小贴士”,上面详细给出了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的步骤和任务。于是立即请教教学主管校长,并在该理念的启发下尝试制定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英语预习步骤。
3.实践现状:研究预习反馈
有了详细的预习指导步骤,学生在预习时有“法”(方法)可依。图6是一位学生按照“预习指导”进行自主预习后的书面呈现。
徐穆实打破了中文冗长分散的句子结构拆分成短小部分,结合直译方法将具有浓重宗教仪式感的风葬习俗展现给西方读者。最后,徐穆实采用“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的意译形式的标题获得了良好的“译后”翻译效果。一些研究者评论道,正是徐穆实和出版机构共同的努力才使得英译本《右岸》在欧美主流世界俘获口碑[6]。
图6
通过学生课前个性化的自主预习,记录自己的疑难点,课堂上,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一起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长处,共同解决在课前预习中记录的疑难点,如果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点会全班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难点,教师始终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者,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而最能体现主体性的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因为疑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展[1]。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个性化预习,记录自己的疑难点,再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小组的帮助得以解决,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图7是一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自主课前预习的成果展示。
图7
这位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开始使用音标认读词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质”的进步。而且,基于这位同学的积极辐射影响,其他学生也开始尝试这种学习方法或者寻求别的学习工具的帮助,例如网络的使用,学习机的使用,词典/电子词典的使用,主动求助家长等人的帮助。可见不同学业层次和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都在积极探索,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从“指导”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了“听”和“读”的建议实施次数,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进行了足够的听、读输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困生减弱新知学习困难,因为他通过预习,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次数,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2],在课前就对新知做到了“心中有数”,会更加明确自己在这一堂课上的“需求”同为一节故事课,在学生没有按照“指导”进行充分预习前,到课堂最后的展示环节参与复述、表演的人数大概有班级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如果学生按照“指导”进行了充分有效地预习,到课堂展示环节,能够参与复述、表演的人数能达到三分之二之多,有的班级能达到百分之百。而且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么在教材知识点范围内,班级里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所减弱,这样间接的帮助学困生树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良性的学习习惯循环,促使其不断努力进步。
三、借助网聊平台 学生自主进行预习交流
通过近两年的学生课前“自主分层预习”实践,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持续保持并提高,基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预习习惯基本形成,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形成更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我进一步借助网络工具,努力为学生们搭建更好的学习、互助平台。
借助网聊平台的初期笔者创设了一个英语学习QQ群,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在QQ群里交流互动,或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随着学生们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互动性较强的交流后,大家开始在QQ群里晒自己的预习成果(练习的完成,预习时自主进行的标注等)。既然“预习指导”中提倡学生进行听读训练,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检阅,为什么不能把学生们听读的练习在群里交流呢?这样一方面,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为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做了示范,另一方面,学生们更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课前预习交流更加立体,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学习内容,例如原版绘本的讲解阅读,原版电影赏析等,如果把阅读绘本和赏析原版电影作为一种预习奖赏,可谓是课内课外双丰收!
英语QQ群的使用,对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园地,但是操作起来比较烦琐。新的网聊工具——微信,就在这时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工具,它不但能进行文字、图片、语音的实时传输,现在还能进行小视频的实时录制和发送,而且操作起来较QQ群更加的便捷。
新的网聊社交工具使我们的学习方式变得便捷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但是作为未成年人,在使用这些网聊工具时,教师和家长还是要适时适度地介入,引导他们如何健康使用,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预习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课堂,学生在充分有效地预习后,课堂上教师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帮助者和组织者,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无法解决的学习困难,组织学生共同解决个体学习困难,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们解决“班级困难”;等扫清所有困难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充分的操练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表现的积极性,也树立了他们更坚定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预习指导”实施近两年来,笔者任教的4个自然班的英语成绩较三年级有了较大提高,四年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中有2个班为全优班,在很大程度上消灭或者说弱化了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学生课前自主分层预习的优点不仅仅体现为卷面成绩,更在于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在课堂上乐于展示的积极性地极大提高。在这种热情的激励和持续下,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技能也进一步提高,在课前分层预习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创建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但是个别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影响,他们课前预习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我想下一步我将着重研究如何帮助这一小部分学生提高课前预习效率,最大化的发掘其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争取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更为把学生们培养为终生的学习者奠定扎实的基础。
[1] 杨彩霞.立足基点 促使“翻转课堂”效率最大化:关注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4(9):89.
[2]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作者信息
郜敏,本科,小教高级,英语教研组组长。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群体课题《海淀区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