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5-12-26顾静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顾静
(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在我站建立慢病档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建档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高血压护理常规,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前和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2014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多方面的,社区作为高血压服药和配药的一个平台,对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次拟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在我站建立慢病档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建档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65.03±5.03)岁,男性15人,女性15人;对照组平均年龄(65.43±5.43)岁,男性11人,女性19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指标:(1)建档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高血压护理常规,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健康指导 在患者及其家属建档的即刻就给予热情的接待,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消除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给患者提供高血压疾病的相关信息,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患者服用高血压药物的不良情绪,为病人创造一种和谐、耐心的心理环境,让其放松心态,愉快地接受高血压治疗和护理。调整患者服药急躁心态,消除心理障碍,让患者认识到服用高血压药物的长期性。
1.3.2 睡眠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交谈病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规范的睡眠习惯,及时消除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
1.3.3 语言交流 每次患者来配药时,护士与患者交流,用热情的态度帮助患者一起解决服药过程中的问题,让患者感受到安全与信任。护士看到患者进入站点后,以轻松的语调、亲切地说:"您好,你还记得我吗?你有什么不适,尽管告诉我"。
1.3.4 简化疗程,减少服药种类、频率和数量 我们护理人员采用长效剂和缓释剂,减少患者服药次数,延长服用药物的使用间隔,长效剂和缓释剂能起到维持长久的降压血浓度,避免短效药物血压波动的不良影响,造成影响心、肾等重要脏器的血供不足。
1.3.5 尽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很多患者在降压药物没有起效前,会感到自己病情在加重,对药物效果会产生怀疑,可能会中断服药,而且长期服药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如头痛、低血压、性功能下降等,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我们护理人员配合医生,采用小剂量逐渐增减法,使患者在治疗中获益大而副作用小,寻找每位患者的最小有效剂量。
1.3.6 加强随访护理 我们护理人员以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询问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因为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很可能不会自觉与护士联系。因此,我们建立随访卡,并且让患者家属提醒患者随访,还可以在每次随访医患见面时设置下一个可达到的短期的治疗目标,有利于患者遵从治疗,积极地完成目标,提高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1.4 评价标准 评价护理前和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1.5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_)±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和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和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3.小结
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1]。但是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特别是没有头晕、头痛等无症状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多数患者没有高血压带来的疾病感觉,就不能遵从医嘱服用药物[2]。
我们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理解、重视患者的体验反馈。按照患者的建议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并且通过多方面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服用药物的抵抗心理,争取从多方面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行[3]。在研究结束时,我们发现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红,金若虹.宝钢高血压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8(27):1-8.
[2] 戴俊明,张蓓燕.部分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1,18(2): 101-107.
[3] 陈维清,叶晓青. 235例非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2014,58(3):1315-1319.